根据本单元学习的有关汉字的知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关键语
关键语一:研究
研究的方法有两种:
根据本单元文本提供的材料,我们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与汉字有关的内容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搜集资料。
我们还可以围绕汉字的规范使用进行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式是实践调查,可以调查同学的作业本,也可以调查街头招牌、标语公告等文字的使用情况。
关键语二:报告
根据例文《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把活动中搜集、调查到的资料,按照一定格式步骤展现出来,形成研究报告。
文本相连
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单元,主题是了解汉字文化,遨游汉字王国。我们了解了汉字真有趣,搜集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了解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欣赏了书法名品,开展了猜字谜活动,还查找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
这次习作就是根据例文,写一篇关于汉字知识的研究报告。
构思点拨
选材立意: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汉字的知识,了解到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至今。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一些周边国家的文字产生过重要影响。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这次习作就是根据例文写一篇关于汉字知识的研究报告,习作的研究项目可以从以上提示中选择,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研究。
结构行文:
1.标题:
研究性报告要有一个标题,根据研究的内容确定,一般形式为《关于XXX的研究报告》。
2.步骤:
研究性报告的形式很多,但研究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最简单的研究性报告,大体可分为以下四步:
①问题的提出
②研究方法
③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④研究结论
语言表达:
研究报告属于学术性文体,要求语言平实,用词准确,一般用说明性文字来陈述,避免抒情性语言,也不能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报告的观点要正确有依据,不能随便下结论。
暖心提示:
在整理资料时,要注意筛选和归类,如果内容有冲突,尽量选用专业书籍和正规网站上的资料。对于同一类型的资料,可按照时间顺序或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归类。
报告的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简要地说明下列内容:课题提出的缘由;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这部分内容决定着这份研究报告的走向,一定要表达明确。研究报告的最后一项是“研究结论”,这项内容要解决开头提出的问题,是问题的答案。
请结合以下例文学习研究报告“问题提出”和“研究结论”部分的写法。
修改前:
关于“姓”与“氏”的研究报告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的年代,就有了姓氏。据说,姓氏最早的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有关。所以我想研究一下姓和氏的关系。
一、提出问题
1.姓和氏有怎样的关系?
2.姓和氏有怎样的来源?
二、研究方法
我查阅了书籍、报纸、网络等。
三、整理资料
1.姓和氏的关系。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从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族在早期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较多,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于亲属纽带,但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之间明确的谱系关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2.姓氏是什么意思?
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姓、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不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指姓名。
3.女性的姓氏变化。
本来女子的姓氏随自家,但嫁入了男子的家,就要随丈夫的姓,比如:男家姓官,女家姓晨,就叫官晨氏。
四、研究结论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英文字母是比不了的。最后,祝愿中国的文化继续发展,变得越来越深奥!
修改方向:这个结论与研究问题不相符合。想研究什么,结论部分就要对应什么,“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结论”要紧密关联,前后呼应。
修改后:
研究报告
中国人在三皇五帝的年代,就有了姓氏。据说,姓氏最早的起源与原始民族的图腾有关。所以我想研究一下姓和氏的关系。
一、提出问题
1.姓和氏有怎样的关系?
2.姓和氏有怎样的来源?
二、研究方法
我查阅了书籍、报纸、网络等。
三、整理资料
1.姓和氏的关系。
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从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姓族在早期因存立时间久远,亲属数目较多,分支族氏的增多,其成员间仍以自认的单系共同来源于亲属纽带,但未必都可以找到彼此之间明确的谱系关系。而氏一般皆有明确的、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始祖。
2.姓氏是什么意思?
对于所有同姓成员来说,其所属姓是同定的。氏名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姓、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秦汉以后,姓氏不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指姓名。
3.女性的姓氏变化。
本来女子的姓氏随自家,但嫁入了男子的家,就要随丈夫的姓,比如:男家姓官,女家姓晨,就叫官晨氏。
四、研究结论
1.先有姓,后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2.姓的起源较单一,氏的来源较多样。
3.从秦汉以来姓氏合为一体。
4.古代女子出嫁后把自家姓与夫家姓合起来称××氏。
放手练习
请从以下选题中任选一项,写一写“问题的提出”部分。
◆形声字的部首与字义的联系。
◆最容易写错和读错的字。
◆历代书法家及字体特点。
【教学目标】
能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了解研究性报告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阅读本单元有关汉字的各方面知识,收获一些灵感,为选择研究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读诗激趣,导入新课
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画。
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
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历史画卷……
那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研究一下关于汉字的知识?
二、重温课文,激发欲望
说说本单元我们了解了关于汉字的哪些知识。
回顾所学回答出:感受了汉字真有趣,搜集了体现汉字趣味的资料,了解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欣赏了书法名品,开展了猜字谜活动,还查找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
三、阅读提示,确定选材
1.你还想研究一下有关汉字的哪些知识?大屏幕出示研究范例:
(1)形声字的部首与字义的联系。
(2)最容易写错和读错的字。
(3)姓与氏的异同。
(4)名与字的区别。
(5)历代书法家及字体特点。
(6)有趣的汉字(谐音字、形近字、同音字、生僻字等)。
2.和同组同学说说自己对哪个选题最感兴趣,为什么感兴趣,想用什么方法去搜集资料。如果对以上范例都不感兴趣,就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来交流。
四、出示范文,学写报告
1.大屏幕展示《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学生自由阅读范文,说说这篇研究报告分为哪几步,谈谈你对每一步的理解。
老师引导学生明确: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描述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意义等;第二部分“研究方法”,描述此项研究用到的主要方法;第三部分“资料整理”,呈现经过筛选、梳理后的资料;第四部分“研究结论”,描述经过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3.提示学生注意:
(1)“资料整理”部分,不一定每篇研究报告都有,可视情况而定。
(2)关于研究报告的呈现方式,还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表格、图示,让人一目了然。
4.将重点内容整理成思维导图:
五、重点指导,完成初稿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研究对象,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www.xing528.com)
本组同学分头调查,再互相补充完善资料;也可以每位同学调查其中一项内容,再由组长综合起来。
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困惑:
1.同一小组同学调查的资料内容有冲突;
2.有些资料内容重复,但说法不同;
……
这时老师要适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在整理资料时,要特别注意筛选和归类。对于内容上有冲突的资料,可根据出处的权威性进行筛选,尽量选用专业书籍和正规网站的说法。对于同一类型的资料,可根据需要进行归类,比如按时间顺序归类、按问题的几个不同方面归类等。
六、点评修改,修改誊写
1.学生完成完整的习作,多媒体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问题是否明确;
(2)调查方法是否多样化;
(3)搜集到的资料是否能解决提出的问题;
(4)结论是否与问题对应。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
(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
(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具体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互助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关于“名”和“字”的研究报告
赵潞昕
一、问题的提出
听老师说汉字是一种文化,没有比中国汉字更美的东西了!老师说完后,潜在我内心深处的好奇瞬间爆发了,想起老师说过古代的人有“名”还有“字”,那为什么现代的人有“名”却没有“字”呢?一起去查查吧!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询“名”与“字”的关系。
3.去做一个社会调查,看看别人对“名”与“字”的理解。
三、资料整理
上网查询“名”与“字”的关系:“名”是在古代社会中使用的个人符号。自己称呼自己用“名”,他人称呼自己用“字”。“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称为“表字”。古人认为成年之后,直呼其名就是不礼貌的,所以取了一个“字”让人们称呼自己。
去图书馆,看《古人名字解诂》:名字解诂,既解说人的“名”与“字”之间的语义关系,属于训诂学。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
四、研究结论
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古代在男子20岁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在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代取字方式虽多种多样,但“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概括起来有三种:这些内容应该是调查资料,不算结论。1.取字最常见的方法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2.“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3.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
名字,虽然字不是很多,却有很多奥秘。它博大精深,它是每个人的名片。
1.研究方法中,用到什么就写什么,不必面面俱到。
2.要紧紧围绕问题来调查。
3.研究结论要简单明确,并与问题相对应。
关于“名”和“字”的研究报告
赵潞昕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读了《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看到书中每每提到人物时,就说姓×名×字×,我非常好奇——名和字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古代的人有“名”还有“字”,而现代的人只有“名”却没有“字”呢?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做了一个调查研究。
由读名著入手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二、研究方法
1.上网查询“名”与“字”的关系。
2.去图书馆查阅有关图书。看《古人名字解诂》,了解古人“名”与“字”的来历。
这两种方法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资料整理
1.古人为什么有“名”还有“字”:待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古代在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取“字”,女子在15岁许嫁时举行笄礼取字。古人认为成年之后,直呼其名就是不礼貌的,所以取了一个“字”让人们称呼自己。
写出了名与字的来历。
2.取名字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种:
写出了名与字的关系。
(1)取字最常见的方法是“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彼此能起解释的作用。
(2)“名”与“字”所取文字的含义正好相反相对。
(3)由此及彼,于联想中识雅趣。
四、研究结论
1.名和字的区别:
“名”是在古代社会中使用的个人符号。自己称呼自己用“名”,他人称呼自己用“字”。
2.名和字的联系:
结论比较完美地回答了开头的问题。
“字”常常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互为表里的,所以“字”又称为“表字”。
名字,虽然字不多,却有很多奥秘。它博大精深,它是每个人的名片。
关于汉字来历的研究报告
李雨晴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学校开展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了解到,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空间最广、人数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的创制和应用不仅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的文字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制的。
那么汉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是谁创造了汉字?为什么要发明汉字?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做了一项关于汉字起源的调查研究。
由学校活动引出研究话题。
二、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了解汉字产生的原因。
2.上网浏览资料,了解汉字的字体种类。
使用了常见的几种搜集资料的方法。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造字的故事。
三、调查研究情况和资料整理
使用表格形式展示调查到的内容。
四、研究结论
1.为什么要发明文字:
在远古时期,人类最初的语言只是口耳相传来表达,但随着人们交流范围的扩大、内容的丰富,语言无法传达到太过遥远的地方,由第三者转述,会产生意义出现偏差、信息损耗的现象,严重影响人类语言深入传播和人们扩大交往的愿望。因此,记录口头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诞生了。
2.是谁发明了文字:
关于这个问题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但这只是个传说,现今还无法证实。我们认为,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3.汉字是怎样演变的:
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地方,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分三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来历。
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化一直传承下来,始终没有间断过,也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从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作为中国人,我们为祖国的文字而自豪,我们都要认真书写中国的汉字!
总结全文,点明调查的意义。
1.内容:结论与问题紧密相连,一一对应。
2.形式:用表格形式展示调查研究情况,简单明确,让人一目了然。
关于“姓”与“氏”的关系的研究报告
刘恒嘉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书,书中有关于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的传说。我对“氏”很感兴趣——什么是氏?氏的起源是什么?氏与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现在没有“氏”这种称呼了呢?于是,我对“姓氏”做了一项调查研究。
由三个神话人物引出调查话题,显得很有趣味。
二、研究方法
我查阅了有关书籍,并在网络上搜集了资料。
使用了两种有效的调查方法。
三、搜集资料
1.什么是“氏”:
《新华字典》中的“氏”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古代姓和氏有区别,氏从姓分出,后来姓和氏不分了,姓、氏可以混用。第二种是:旧时称已婚的妇女,通常在夫姓后面加父姓,父姓后加“氏”。
2.“氏”的来历:
先秦时期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姓”是某一氏族公社的族号,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因此早期母系公社的姓氏中多为女字偏旁,如姜、姒、姚等。后来由于子孙繁殖,一族又分为若干分支,每支又有特殊的称号,这就是“氏”,氏是姓的分支。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时代,男子只称氏,而不称姓。且由于森严的等级制度,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有姓氏,平民是无姓氏的。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通称姓且取消了姓氏贵贱之分,天子平民均可有姓。这就是“姓”与“氏”的由来。
3.“氏”的种类:
从三个方面调查了有关“氏”的知识,而这三个方面抓住了人们最想了解的重点。
现代中国人的姓氏,来历很多,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别,即:以母系氏族部落名为姓;以国名为姓,如齐、鲁、晋等;以乡、亭之名为姓,常见的有裴、陆、阎、郝、欧阳等;以居住地为姓,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
四、研究结论
姓和氏本有分别,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指姓名。
结论简单明确,言简意赅。
1.内容:问题由神话引入,增强了研究的趣味性。
2.形式:从“氏”的概念、来历和种类三方面展开调查,条分缕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