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一本倭情變詐日增,勢益猖獗,萬分可虞,懇乞聖明早赐議處以伐狂謀,以圖治安事。
該巡按遼東監察御史李時孳題前事等因,奉聖旨:『兵部看了來説。』欽此。
又該朝鮮國王李昖奏《爲倭寇充斥遍據各道》,奉聖旨:『兵部作速看議來説。』欽此。欽遵通抄送司,案呈到部。
看得遼東巡按李時孳題稱:『倭奴侵陷朝鮮,迤西犯遼,不言可知。倏忽秋末冬初,風勁地乾,乘其未定,似可馳騁。但遼左兵弱,倭虜相仍,分防愈寡。要再於薊鎮添調精兵三五千,連前議山海關住札火器手三千名,各選委智勇將官〔五〕統領赴遼,與先發到谷燧、駱尚志馬步軍兵共三千名,本鎮再選軍丁五七千名,謡爲十萬聲勢,過江與朝鮮兵將併力征剿。仍乞移會經略大臣早爲查議。』又該朝鮮國王李昖奏稱:『倭賊毒焰方熾,今分屯鉅郡,沿路設備,爲計愈深,宜及今剿滅。若事機一失,貽患非細。小邦各道官曹被賊攔住,不得領兵來赴,日望天兵救援。』各一節。
爲照蠢爾倭奴,竄伏海島,譎詐異常,朝貢不通,乃敢一旦大肆狂圖,剽掠朝鮮,使二百年忠順屬藩蕩無寧宇。其復假名求貢,儲蓄異謀,養虎終須貽患。所據遼東按臣請添南北將兵,乘冬初地凍,倭巢未定之時奮擊毋失,自是一策。既經按臣與朝鮮國王題奏前來,相應覆請,合候命下本部,備咨經略衙門,於各省直地方選將、調兵、集糧、儲餉,置造器械、衣甲,督率前往救援屬國,征討逆倭外,再照戡禍定亂,雖臣子致身之忠,而懋賞酬功,實大君御世之典,故以哱劉么麼小醜,尚不吝封拜之條以激忠烈,今倭奴擁數十萬之兵,其勢孰與哱劉?據朝鮮之衆,其志孰與哱劉?乘舟遇風,瞬息千里,其便利孰與哱劉?萬一狂逞,震驚陵京,其重孰與哱劉?則大議封賞以示鼓勵,胡可緩者?今此征討,必須先得平壤,方可漸復王京。成功固有次第,懸賞亦有差等。合無昭示遠近,若能恢復平壤城令朝鮮王守之,則倭無由至天津,而已固我之門庭矣,其文武諸臣臨時從優升賞;若有擒斬倭酋關白平秀吉、妖僧玄蘇等及恢復朝鮮國者,賞銀一萬兩,封伯世襲;其見有侯、伯世襲者,遞進爲公、侯,皆世襲之;如在倭中有係中國之人,能反邪歸正,或擒平秀吉等來降,一體封拜受賞;其率衆來歸者,皆授以官爵。庶上懸不次之殊恩,下奮直前之勇敢,大捷可期矣。
奉聖旨:『俱依議行。』欽此。
校勘記 (www.xing528.com)
〔一〕陳紳 侯繼高《全浙兵制》卷二《近報倭警》作『陳申』,《宣祖實録》作『陳信』。
〔二〕許儀後 底本原作『許儀后』,按前兵科給事中吴鴻功題奏作『許儀後』,又《全浙兵制》卷二《近報倭警》亦作『許儀後』,今據改。
〔三〕嚮導 底本原作『嚮道』,當爲『嚮導』的刊刻之誤,徑改。
〔四〕屯聚 底本原作『頓聚』,按古漢語中無『頓聚』用例,而本書他處均作『屯聚』,今據改。
〔五〕將官 底本原作『將宫』,『宫』當爲『官』的刊刻之誤,徑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