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学教学规划方法:俞特的清晰思考路径

数学教学规划方法:俞特的清晰思考路径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俞特显然有更清晰的思考路径,要让孩子从不需要走向需要,要明白等量关系的含义、感受方程真正的价值。俞特提出用“三节课”厘清分数的教学,量的教学、率的教学、两者混合对比的教学,真的非常清晰、明白、有理,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但是,把数学理得“明白”了,“心中就有了秤”,合理规划,缓步落实,一定能把数学课教“对”,让孩子觉得数学更讲道理了,更好明白了。

数学教学规划方法:俞特的清晰思考路径

《种子课2.0——如何教对数学课》里,解释了我们日常教学中的不少教学困惑,于教师、于家长,都是一本有意思的解惑妙书。

比如方程。我也曾经被孩子对方程的“不喜欢”所困扰,所以直接在认识“方程”时就切入到后续的较复杂问题中去。俞特显然有更清晰的思考路径,要让孩子从不需要走向需要,要明白等量关系的含义、感受方程真正的价值。

但是,我们明白了这点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后续思考:如何把这些想法与我们的日常教学很好地融合起来。因为,拿着教材、拿着课堂作业本每天走进教室的一线教师,常态之下都是要一个一个例题、一页一页作业去有序推进的。毕竟家常一日日,不是上一节公开课,有理念有想法,漂亮地表达过就可以了。

那么,我们现在把“方程”往前看,直到小学毕业考,我们都可能遇不到孩子对方程的“自发需求”。所以,认识了方程后,干脆想个明白,自己编一些典型的用方程解答更方便的数学问题,让孩子感受“方程是最好的数学”。

比如分数。俞特提出用“三节课”厘清分数的教学,量的教学、率的教学、两者混合对比的教学,真的非常清晰、明白、有理,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认可。(www.xing528.com)

但是,我们的娃在三年级初识分数时,人教版教材例题和作业本的习题是以“率”为主的。于是捧着教材和作业本的一线教师就又遇到了“你讲得很有道理呀,可我的学生得会做这些作业呀”的问题。

怎么办?俞特说,“量”的教学,靠的是学生的“明白”,学生有沉甸甸的生活经验。那么,我在想,我们不妨在二年级下册认识“平均分”,认识“等分除”“包含除”“有余数除法”之后展开分数的“量”的教学。到了三年级,就去跟着教材认识“率”,到了五年级跟着教材比较“量”和“率”。这样就顺了许多吧?不是说教材不能改变,只是作为一线教师真的有很多无奈,你不教这个,区里期末抽测时考这块内容呢?那时又有谁能替我们说一句?

但是,把数学理得“明白”了,“心中就有了秤”,合理规划,缓步落实,一定能把数学课教“对”,让孩子觉得数学更讲道理了,更好明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