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办公室里翻看杂志,看到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的辩课篇。
金奎:我比较赞同郁老师的观点,从很多量中抽象出,自然而然过渡到“率”。其实,在孩子眼里,1米和单位“1”是一样的,无法分割。
宋煜阳:“量”和“率”的序列问题,需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展开实证研究。我们目前的设想是单元总课时保持不变,更多地融入量的学习。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学习用分数表示数量;第二课时,认识几分之几,继续学习用几分之几表示数量并抽象出分率;第三课时,从“量”“率”两个维度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第四课时,分数与分率,对“量”“率”两个维度进行区分。
刘善娜(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作为一线教师,听了今天两节拓宽视野的课,更关心的是接下来应该怎么教。教材和配套练习中均是以“率”为主。如果三年级只教学“量”,后续小数的教学如何处理?我想,教材这样编排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具体教学中,个人感觉“率”更好,带单位的量理解起来反而困难。
我简直是“反派”一样的存在,这就是辩课活动本身的魅力。
其实,活动当天我就写了段文字。杂志上言简意赅,具体地说,我当时的想法是这样的:
从“辩”的角度而言,我表达了两点:一是从一线教师的实践操作性而产生的疑问,二是关于如何打破教材现有序列的疑问。
先说可操作性。当下对于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以“量”引入,已成基本共识。主要源于对自然数的认识,从数物体的个数起步,从“量”而来,把分数纳入数的体系比较顺。但是,当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分数单元,整个单元均以“率”为主在进行教学。这就意味着“教学评”均从“率”出发,一线教师从哪里去拿从“量”启动教学的底气?这个勇气需要我们抱团研究,实证研究,才能有。这绝不是将五年级的“分数单位”“分数与除法”“量”往下移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量”“率”一起教,那是将难点下移至三年级,学生面对相似学材可能更容易混淆。
再说如何打破教材的现有序列。目前,教材的编排是三年级“率”,五年级“量”“率”,六年级“比”意义出现,当然有其自身的逻辑体系。现在三年级已经出现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知识点,分数“率”领域能出现的学习内容基本都出现了,五年级主攻“量”“率”难点。如果要突破教材,先确定动不动小数的教学序列。如果动小数的教学序列,那实证研究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如果不动小数的教学序列,那么我觉得分数在第一学段的学习是必须要触及“率”的。我觉得像苏明强老师那样从1234到分数,然后都在数线上表示的抽象引入,挺好的。这样引入之后,数源于数,似乎分数单位、真分数、假分数也可以触及——但是仍然都停留在“率”的领域教学。至于分数与除法等触及“量”的仍然放到第二学段去。毕竟,像四分之一米等有关量的具象感知,是有分数、小数互化能力的学生更能留痕。这样是不是有可行性?想想觉得蛮有意思。(www.xing528.com)
但是在阅读了俞正强老师的《种子课2.0》之后,我的想法又有了变化。
虽然想法有变化,但是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我真的不赞同在分数初步认识的时候,把“量”与“率”放在一起教。
“量”“率”到底先教什么好?摇摆摇摆,还真难说。
如果“量”先教,也仅仅只能教真分数状态下的1个物体的几分之几。敏烽说:“就像汪杰说过的,给学生看一米长的纸条,找四分之一米,学生能找对,给学生两米长的纸条,找四分之一米,很多学生也是平均分成4份,找其中的一份。”认同这个例子。显然,此时体现的是学生更容易理解“率”层面的“关系”。学生有“平均分”的扎实垫基,应该也是个原因。后续分数表示“量”的时候,是可以借助小数的生活经验的,现在小数未学,也算是丢失了一条路径,这是否“合算”?“量”的前经验是“半个”“小半个”“小小半个”,而“率”的知识经验是“平均分成几份”“倍”。
那么,为什么现在普遍认同“量”先教了呢?
无论如何,三年级上册“分数初步认识”,是一定要教“率”的,一个单元的教材、配套作业,无可回避。我要怎么教才好?
最后,我决定这么试试:二年级下册,从“平均分”的不同结果角度,认识分数的简单的“量”意义;三年级上册,把“倍”单元与“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融合,完成“关系”层面的认识;五年级下册,对比辨析,完成分数的意义认识。
26日,正好开启“有余数的除法”单元,马上就试试看。我们的幸福就是试验田就在身边,有想法,有疑惑,就走进去“实验”看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