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故事化学习有效吗?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故事化学习有效吗?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幸福的是,孩子们都好棒,还没教,就会算了。那么接下来,不如我们拓展拓展,换一种玩法:用故事去理解更难的计算。会算是会用的基础。会讲故事是理解算理、算法的好办法。请孩子们用最喜欢的方式画“15+8-6”的数学故事。我给孩子们的建议是:把A4纸对折再对折,一步步画,用4个小图来讲清楚你心中的故事。15+8-6,第一步15+8是进位加法,得到和23,而23-6可是退位减法,计算有一定难度,是后续的学习内容。孩子们当堂作画。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学:故事化学习有效吗?

二年级,初识滋味。

一节课,只能教好少好少的东西。

年段集体备课后,我们决定先上100以内的加减法。孩子初学笔算,掌握格式是个要紧内容。

很幸福的是,孩子们都好棒,还没教,就会算了。于是,我问:“35+2,2只能和5相加吗?2为什么不能和十位上的3相加呢?”

孩子们不看小棒图都能把道理说明白。看起来,算理、算法都会了。接下来就需要孩子来了解算的全过程。35与2合起来,是一个怎样的数学故事?“你能画小棒来讲清楚这个故事吗?也可以画圈圈讲。”

慢慢也就一起梳理出了这些故事:

从最直观的小棒图、圈圈图,到位值清晰的计数器图,再到横式和竖式,算理、算法应该是清晰明了了。到了这种时候,如果再继续念叨,会让小朋友厌烦。那么接下来,不如我们拓展拓展,换一种玩法:用故事去理解更难的计算。

会算是会用的基础。会讲故事是理解算理、算法的好办法。那就开始“画故事”吧。请孩子们用最喜欢的方式画“15+8-6”的数学故事。故事要在一大张纸上创作。我给孩子们的建议是:把A4纸对折再对折,一步步画,用4个小图来讲清楚你心中的故事。(www.xing528.com)

15+8-6,第一步15+8是进位加法,得到和23,而23-6可是退位减法,计算有一定难度,是后续的学习内容。所以现在不需要算出结果,而是要展现和训练一下孩子们对于加减法意义的理解。不过,数学故事如果成功画出来了,最后的结果也往往跟着出来了。

孩子们当堂作画。画出来的故事,有的需要文字辅助,有的可以直接解读出来。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是类似佳欣画的这种静态图了,利用实线和虚线,表达了增加与减少。

第二类是连环画式,无文字版,加减法的故事很清晰。毛柯清的卡车装货故事。

第三类是有文字,有图。没有图只看文字也能看明白这个故事。比如李泽的故事里有可爱的妈妈和她,用铅笔的增减变化表达了这个故事。

当我们看到这些作品的时候,需要明白一个孩子完成一个数学任务的功能是什么。除了显而易见的借助故事情境理解算理、孕伏算法、综合性发展孩子的数学素养之外,还要多一个视角,去看到隐形的数学作业(任务)的最大功能。

对孩子来说,在听明白要求之后,就开始全神贯注地去完成一个数学作业(任务),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那能发挥出作业(任务)的最大功能。在这个当堂画的过程中,他们元认知层面的自我调控力得到了发展,没有教师的言语干扰,没有同伴的交流影响,他们就是静静地去思索、策划自己的数学故事。从他们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孩子们聚精会神了很长时间,细腻地去表达、去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学故事,那种喜欢,那种全身心的投入,在知识素养之外帮助二年级的小学生默默发展了较长时间投入的自我控制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