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系统评价的本质是社会工作研究文献回顾,但与传统的描述性文献回顾不同的是社会工作系统评价是针对特定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以系统地进行文献检索、质量评价、数据提取与分析,提取可靠的研究数据整合证据,为社会工作实践决策提供有效、可靠且严谨的证据参考。通过系统评价产生有效、可靠且严谨的证据是系统评价最终达到的目标,证据的全面性、透明性和严谨性也成为社会工作系统评价最基本、最关键和最重要的问题。
(一)全面性(Comprehensiveness)
社会工作系统评价的全面性要求研究者在进行系统评价过程中对发表、未发表及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报告,从而对此研究领域提供一个全面的研究概况。在系统评价的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遗漏有价值的信息,最常见的是来自检索词和检索资料全面性的挑战。
检索词的全面性往往来自语言、词语和拼法等问题:
第一,检索语言。系统评价要求全面检索所有语言种类的数据库和其他文献资料,虽然学术界以英语为主要学术语言,但是仍存在大量的其他语言的相关资料。因此,在进行检索时往往由于语言困难无法收集到相关资料或者即使收集到了相关资料常常因无法理解而在纳入时也将其舍弃,从而可能导致遗漏了重要信息。
第二,检索词语。由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地区之间往往采用不同的专业术语,因此在检索词往往容易忽视此问题。比如,社会工作教育中的实践学习在英国是“practice learning”,而在澳大利亚是“field education”。还有,intervention在中国大陆是“干预”,而在台湾地区则是“处遇”。
第三,检索词拼法。即使是同一种语言,也由于地区差异往往拼法不一,如counselling/counseling等。
检索资料全面性不仅与制定检索词的全面性相关,还与能检索和收集到的文献与资料相关。信息化时代的检索资料往往依靠电子数据库资料,而不少文献往往还没有实现电子化,需要进行手工检索进行补充。无论是电子版的还是纸质版的,一般能检索到的都是公开发表的资料,而未发表的灰色文献往往因为结果与研究者预期不符而被拒绝发表,这样的研究结果会在系统评价提取数据时未能纳入而使得最后评价有失偏颇。同时,由于系统评价者所在的机构因经费等原因未能全部购买所有数据库也会造成检索不全面。此外,社会工作研究领域非常广,未能如循证医学系统评价形成相对固定且集中的研究数据库,因此容易遗漏许多重要数据库的检索。制定全面的检索策略搜索全面的资料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经费,然而在目前的研究界和实务界难以实现,因此在全面检索时也容易忽略大量的信息,达不到检索全面性的标准。
(二)透明性(Transparent)(www.xing528.com)
社会工作系统研究强调研究的可复制性,要求系统评价过程和结果必须是透明的,以便另一组研究人员能够复制文献检索,并在相关的情况下得出相同的结论。因此,在系统评价中要提供完整透明的文字说明,如:检索策略,包括所使用的检索词和检索资料库情况;纳入/排除标准,以什么样的标准删除了哪些文献和纳入哪些文献;质量评价工具,采用该评价工具的原因和评价的标准说明与结果;数据提取,提取数据的标准与工具、数据内容与展示,存在发表偏倚可能;数据分析结果说明,包括如何进行的、如何得到结果、如何做出结论等。
(三)严密性(Rigor)
严密性指的是采取结构化的措施以确保系统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比如Cochrane和Campbell协作网有详细和严格的要求,要求研究者必须严格遵循机构的评审,并在其网站注册,包括制定详细的计划书,在系统评价之前提交同行评议。然后研究者再跟进相关研究进行严格的检索,检索要依据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还有,系统评价设计了一系列程序,往往要求由来自实践领域专家、信息专家、统计人员和具有系统评价专业知识的人员组建研究团队。社会工作的传统研究往往是单兵作战,团队研究对此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团队研究不仅仅是由于系统评价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检索与评价文献时由于个人对文献的理解不一样而容易产生偏差,尤其是社会工作的研究文献,往往注重定性的描述,不如量化研究清晰明了,倘若不同的评价者背对背进行评价可以较好地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社会工作的系统评价源于循证医学,而医学把随机对照试验奉为黄金定律,强调实证主义主导的研究模式,往往忽视案主的角色、经验和知识在“成效”检验评价过程中的价值,完全无视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关系及其“互为主题的存在(Inter Subjectivity)”特性。社会工作中实践的“成效”一直都是要靠社会工作者在特定的情景中灵活运用知识,并与案主的关系来促成改变达成,大量的实务研究存在个别性、偶然性及流动性。对此,证据合成尤其是定性研究的合成对于我国循证社会工作的发展非常重要,但这也是我国循证社会工作研究的难点。
系统评价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社会工作传统研究中的描述性文献回顾(Narrative Review)的证据综合研究方法,对大多数社会工作者和研究者而言还相当陌生,如何让国内的社会工作者更好地了解、掌握和应用系统评价呢?最便捷和最有效的途径是举办系统评价相关培训。目前,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与美国南加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已经联合举办了4期“循证社会工作高级研究方法研修班”,来自全国75所高校的100名学员了解了循证社会工作的理念、掌握了系统评价的技术和方法,但对于全国4000余人的社会工作专任教师和76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而言还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下一步还要继续推动系统评价方法的培训,除了举办研修班,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远程教学模式,惠及更多的社会工作研究者。
国内的系统评价是在国内循证医学和国际循证社会工作实践影响下发展起来的,目前系统评价在循证医学和国际循证社会工作均已发展比较成熟,也出版了不少相关书籍和教材,循证理念深入医学界和国际社会工作界。但中国社会工作存在着专业化和本土化特性,不适合直接将循证医学和国际社会工作系统评价直接移植过来。此外,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教材基本上延续了社会学研究方法教材体系,不符合社会工作循证实践的专业特性。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得中国300余所社会工作高校每年培养的3万多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本上缺乏系统评价理论和方法的训练。系统评价专业教材的编写和循证方法纳入高校教学体系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由于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涉及的相关领域非常广泛与多样多元,系统评价要求全面检索相关资料,更大的困难来自相关数据库的选择。这往往要求系统评价研究中需要邀请信息检索人员加入,但对目前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界而言,由于学科壁垒往往缺乏这样的信息技术人员。为此,可以根据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方向,建立相关系统评价检索数据库,让系统评价研究者能够快速并且全面地检索到相关文献,为循证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