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循证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与实践探索

循证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摆脱这样的困境,社会工作者积极提升专业性、独特性及规范性,同时也因社会工作专业的多样性造就了当今社会工作研究的百花齐放。循证实践以倡导社会工作专业者在帮助实践者与管理人员识别、选择与执行对案主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受到社会工作界较为广泛的支持,已逐步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工作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式。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整个社会工作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循证社会工作:研究方法与实践探索

社会工作创建后长期大量参照心理学社会学、辅导及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务模式,令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专业知识基础)及科学性一直备受争议。为摆脱这样的困境,社会工作者积极提升专业性、独特性及规范性,同时也因社会工作专业的多样性造就了当今社会工作研究的百花齐放。社会工作研究以下列4种研究类型为主:

第一,改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或提供与介入成效(Effectiveness)有关的证据的研究。以社会工作评估研究(Social Work Evaluative Research)和循证实践研究(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为代表,强调基于严格评估的研究证据基础上指导社会工作实务并提升其成效。

第二,建构和发展与社会问题、社会政策及实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建构理论/知识为本(Theory/Knowledge Generation)的社会工作研究为代表,例如运用主题分析(Theme Analysis)或扎根理论(Ground Theory)等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的社会工作研究。

第三,提升生活质量、实践智慧以及个人与组织学习和发展的研究。以经验为本的社会工作研究为代表,例如一线社会工作者的研究(Practitioner Research)及用户主导研究(User-led Research)。(www.xing528.com)

第四,促进社会融合、社会公正及社会变迁的研究。以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为代表,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倡导和促进社会融合和社会变迁。

近些年来,随着问责时代的来临,如何在社会资源稀缺的福利脉络下通过设计和输送有效益的社会服务,以寻求更好、更高效的助人方法提高社会服务成效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共同兴趣和首要目标。循证实践(EBP)以倡导社会工作专业者在帮助实践者与管理人员识别、选择与执行对案主进行有效干预从而受到社会工作界较为广泛的支持,已逐步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工作研究的主流研究范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西方循证社会工作研究界在交叉学科和与服务机构的合作下,开发干预措施,通过建立证据转化平台推广、传播有效的干预措施,然后由专业机构与学术界合作转化干预研究成果、加以应用并进一步研究。2008年以来,社会工作领域的另一项趋势是实务研究数量显著增加,学界和实务界之间关系的变化呼吁提高实务研究的相关标准,增加对实务研究各类活动的进一步了解,以便在资源稀缺的福利结构脉络中有效推动实务研究。

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后至2006年后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种社会工作机构喷涌而出,各类实务项目遍地开花,各省社会工作教育蓬勃发展。从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整个社会工作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研究人员基数大,但成果较少,尤其是高水平的研究更少。从研究数量来看,在“中国知网”以“社会工作”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2006年起“社会工作”相关期刊论文总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仅2017年就达2010篇,其中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数量有较大增长,然而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发表的文章仅为166篇。从研究质量来看,大多数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还停留在案例介绍和实务介绍层面,零散的、局部性的研究比较多,在研究范式上大多遵循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范式,社会工作学科的专业性、独特性、科学性和规范性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