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理学:组织的含义、特点和关键要素

管理学:组织的含义、特点和关键要素

时间:2023-08-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将前者称为组织体系,而将后者称为组织结构。组织的关键要素不是一个建筑、一套政策和程序,组织是由人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是无形的。组织是一个权力与责任的系统组织是反映部门和上下级关系的网络,权力和责任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保证。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都会使组织内部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偏离组织目标。

管理学:组织的含义、特点和关键要素

当今组织面临着世纪之交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国际环境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反应、灵活多变、组织创新与信息技术已成为今天组织成功致胜的法宝。传统的组织结构和旧的经营理念不再灵活、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层出不穷,组织需要变革、需要创新、需要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转变。

那么,究竟什么是组织呢?

切斯特·巴纳德认为,组织是一个有意识地对人的活动或力量进行协调的关系,是两个以上的人自觉协作的活动或力量所组成的一个体系。根据这一定义,当具备下列条件时,一个组织就成立了。这些条件是:①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②这些人愿意做出贡献;③达到一个共同目的。因此,一个组织的构成要素是:信息交流、做贡献的意愿和共同的目的。

组织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一般将前者称为组织体系,而将后者称为组织结构。组织的关键要素不是一个建筑、一套政策和程序,组织是由人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是无形的。因此,我们可以把组织定义为:

(1)组织是一个社会实体

从实体角度来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组织内部必然要进行分工与合作,没有分工与合作的群体不能成为组织,分工与合作体现了组织的有效性。亚当·斯密早就指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仅仅有分工,不把合作关系引入组织,通过合作降低交易成本,科斯笔下的企业就不会诞生了。企业根据需要设立不同的部门,这是一种分工;每个部门都专门从事一种特定的工作,同时各个部门之间又相互配合,这是一种合作。只有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实现“1+1>2”(两人以上)的综合效率

(2)组织必须具有确定的目标(www.xing528.com)

任何组织都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存在的,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例如,一个国家的目标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个企业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得赢利;一所大学的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从本质上讲,组织本身就是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或工具。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走到一起产生了合作意愿,这只是组织存在的基本条件,还必须有一个协作的目的,协作意愿才能发展,组织才能存续下去。

(3)组织是一个权力与责任的系统

组织是反映部门和上下级关系的网络,权力和责任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保证。这是由于分工之后,为了使各部门、各工种、各人员各司其职,就要赋予其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权力,同时明确各部门及个人的责任。有权无责或有责无权都会使组织内部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从而偏离组织目标。因此,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体系,这是组织目标实现的保证。

(4)组织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组织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发挥其功能的,环境与组织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尽相同的,组织存在于不同类型的环境中。劳伦斯和罗斯奇通过对环境的性质及其对组织的影响的研究表明,组织结构及其功能随环境的不同而不同,稳定环境中的组织一般有正规的结构。当组织需要对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做出反应时,部门间的界限同组织间的界限一样变得灵活不定。没有顾客、竞争者和外部环境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组织便不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