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略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上述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演进的回顾及现状的分析,结合企业实行战略管理的有关经验教训,战略管理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对环境变化的研究不够,导致战略缺乏“预见”能力和灵活快速的应变机制。在企业实践上表现为传统的战略规划或计划的“刚性”无法解决战略的长期性与企业竞争环境快速多变的矛盾。
(2)战略思维方式线性化,忽视人的能动性。以往的战略研究,基本上是一种线性思维方式,忽视了对环境变化的混沌性和不可预见性、事物发展的非线性的研究,也没有研究人主动利用甚至制造变化、驾驭局势的能力。
(3)大部分战略研究都是建立在产业组织分析框架之上的,无法回答竞争是如何产生与保持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主导战略理论研究的是产业组织理论。然而,在战略研究中完全依赖产业组织理论不是没有缺陷的,表现在:
①贝恩对产业组织理论的深入研究排斥任何企业内部理论,把企业当做一个“黑箱”,波特的《竞争战略》一书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征,对企业及其能力的忽视是波特对战略进行产业分析的主要缺憾。
②现代产业组织的均衡性倾向太强,无法把握竞争形成的源泉与过程。
(4)企业能力理论缺乏强有力的实证基础和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论证;而战略联盟从理论到实践还是困难重重,有待于其他理论(如组织理论)的突破和基础设施(如信息与通讯设施)、相关法律(如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撑条件的进一步完善。
2.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战略管理研究要解决上述问题并走出困境,必须强调战略的博弈性和应变能力,出路在于转变战略思维方式,并寻求更广泛的理论支持和方法上的突破。
(1)战略思维方式的转变。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首先是战略思维方式的转变,要提高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从线性的战略思维方式转变到非线性的战略思想方式。充分研究环境的混沌性和不可预见性、事物发展的非线性,研究人主动利用变化、甚至制造变化、驾驭局势的能力,增强战略的“预见”力和应变能力。(www.xing528.com)
(2)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拓宽。战略管理在理论上的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是由作为其研究基石的经济学理论决定的。经济学在战略管理研究中能够推动有关方面的深入进行,因为经济学为研究提供了语义清晰、表述明确的理论,提供了一套用来作为战略研究的强有力的知识体系,这使战略研究问题被更准确地描述出来并给出界定清楚的概念;经济理论能增强解决战略问题的思维能力,以便使战略思维更容易接近实践,概念更加清晰,并增强战略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换句话说,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
·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如何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对环境变化的高度敏感性?
在经济学向战略理论研究的渗透与交融中,已经有三次较大的发展。
第一次是对波特(1980)提出的战略产业分析方法的不满与日俱增,这一分歧可以追溯到经济学中早期以德姆塞茨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反对贝恩—梅森的“结构—行为—绩效”理论时对分析方法的争论。
第二次是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理论的争议。对新古典企业生产职能论的批判导致了替代分析方法的出现。
第三次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经验实证引起了人们对位势学派的质疑。罗曼尔特(Rumelt,1974,1982)的分析表明,超额利润的源泉是企业具有的特殊性,而非产业间的关系。
在未来的研究中,战略研究的理论基础将进一步拓宽,并将与经济理论、心理学、组织理论、复杂性科学(Complexity Science,包括系统动力学、混沌理论、自组织理论等)、组织学习理论等在更大的和更深的层次上渗透、交融。
(3)战略研究的方法趋向多种理论的整合。未来的战略管理必须研究企业适应环境的可预测的与不可预测的变化,进而提出各种状态下进行博弈的对策或规则。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寻求方法上的突破,这种突破来自以博弈论为主要分析工具,并把其他相关的学科或理论加以有效整合,从而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理性分析与非理性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当前这个经济转型时期,竞争亟需战略理论的指导,以便赢得竞争优势。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演进的回顾及对当前研究现状的探讨,我们看到,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存在许多缺陷,阻碍了管理作用的发挥。未来战略管理必须围绕竞争优势的创造与维护这一核心问题,增强战略的“预见”力和应变能力,为此,战略管理研究必须转变战略思维方式,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与经济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进一步渗透与交融,在研究方法上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同时有效整合多种理论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