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奥和他的同事们是以科学方法研究处于工作环境中的人的先驱。后来的研究者受过更专业的社会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训练,他们采用更系统的研究方法,因此被称为“行为科学家”而不是“人际关系理论家”。
霍桑试验及其结论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劳工关系法”,企业中工会相继成立,劳资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在这以后,霍桑试验的影响才逐步扩大,一些企业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研究和处理“工业关系”,一些大学设立了相应的课程。人际关系学说及其观点逐步进入企业。1948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性的“工业关系研究会”。
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次跨学科的学术讨论会上,有人提议用一个统一的名称来囊括有关企业人性方面的研究,以促进这类研究的发展。当时,有人提议用“社会科学”,因担心使人联想到“社会主义”而未接受。最后,与会者普遍赞成使用“行为科学”这个名称。会后,福特基金会成立了“行为科学部”,次年又建立“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并在1953年拨款委托哈佛、史坦福、芝加哥、密执安等大学从事行为科学的研究。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等也相继拨款支持这类研究。1956年,美国出版了第一期《行为科学》杂志。
从此以后,许多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从行为的特点、行为的环境、行为的过程以及行为的原因等多种角度展开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使行为科学成为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理论研究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企业管理人员重视人的因素,强调人力资源的开发,注意改善企业的人际关系,注意使组织的需要与其成员的需要协调一致,等等。
所谓行为科学,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由于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组织和群体内、在一定的主管人员的领导和控制下表现的,因此,它不仅与个体的行为基础有关,还要受到群体环境和管理人员领导方式的影响。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也涉及了下述各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关于个体行为的研究。这是行为科学的主体内容。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导向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当人们有了某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以前,就会去从事某种活动,表现出一定的行为。个体行为理论就是关于行为原因、行为过程以及行为结果的研究。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有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Henzberg)的双因素理论,弗隆(Vroom)的期望理论以及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等。
(2)关于群体行为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人际关系理论的继续。群体行为的理论除了包括对正式群体(组织)与非正式群体(组织)的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等方面的继续探讨外,还包括了关于群体的沟通与冲突以及群体的动态发展(群体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
(3)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职工是在一定主管人员的控制下进行工作的,主管的领导方式必然会对职工的士气和工作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分析领导者对人性的不同假设;另一方面是关于不同领导方式的分析。前者如麦格雷戈(Mc.Gergor)的x、y理论,阿吉利斯(Ch.Argyris)的成熟—不成熟理论;后者如坦南鲍姆(R.Tonnebaum)和施密特(W.H.Schmiolt)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斯多基尔(R.M.Stogdill)和沙特尔(C.L.Shartle)的四分图理论以及布莱克(R.Blake)和莫顿(T.S.Mouton)的管理方格理论等。
这些理论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