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产业革命。这场革命使以手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向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过渡。产业制度使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管理思想的革命,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相继产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产品的复杂程度与工作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企业经理人员也逐渐摆脱了其他工作,专门从事管理。
最早在企业管理中使用科学管理方法的,当推瓦特和包尔顿。1796年,瓦特和包尔顿在英国建立索豪工程铸造厂时就开始负责这家工厂的管理,对管理事务进行了分工,瓦特主持组织工作与行政管理,包尔顿负责销售与商业活动。他们为工厂制定了许多管理制度,并在组织工厂的生产与销售活动中运用了许多管理技术,比如:他们组织市场调查,向欧洲大陆派出许多代表搜集可能影响蒸汽机需求的资料,并据此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编制生产计划;依据工作流程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机器的空间布置,组织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部件标准化;在会计与成本核算方面,他们建立了详尽的统计记录和控制系统,采用了原料成本、人工费用、产品库存等分别记账的会计制度,从而能够计算工厂制造的每台机器的成本和每个部门所获的利润;在人事管理方面,他们进行了工作效率研究,制定了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培训计划,实行按成果支付工资的方法,并试图改进职工的福利,为职工建立了一套互助保险制度。瓦特与包尔顿在管理实践中的这些探索甚至会令今天的管理学家感到惊奇。
罗伯特·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是19世纪初期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也是杰出的管理学先驱者,他最早播种下了人事管理的种子。欧文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只有处在适宜的物质和道德环境下,人才能培养出好的品德。为了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是正确的,为了培养人的美德,欧文在他自己的工厂里进行了一系列劳动管理方面的改革:停止雇用10岁以下的童工,将原来雇用的童工送入学校学习;其余的人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10小时3刻钟;禁止对工人进行体罚;为工人提供厂内膳食;设立按成本向工人销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以及通过建造工人住宅与修筑道路来改善工人生活的社区环境等等。
为了吸引其他实业家也来关心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改善,欧文正确地指出了人的因素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他在自传中写道:“如果对无生命的机器给予适当的注意就能产生如此有利的结果,那么如果对你的极为重要的构造更为奇特的有生命的机器给予相同的关注的话,什么样的结果不可以期望取得呢?”他嘲笑那些实业家同事们只注意把数以千计的钱和许多时间用来购买和改进机器,而不愿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他认为,如果把同样数目的钱和时间用来改善劳动的话,那么带来的收益将不是资本的5%、10%或15%,在许多情况下甚至会是100%。他宣称自己在纽兰纳克的工厂获得了50%的利润,还说不久将会达到100%,而这主要是关心人的结果。
欧文在关于人的因素方面的思考和实践,使得一些现代学者把他称为现代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三)亚当·斯密
苏格兰的政治经济学家与哲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国富论》。该著作不但对经济和政治理论的发展有着突出贡献,而且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贡献。他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说明了劳动给制造业带来的变化。
斯密写道:如果一名工人没有受到过专门的训练,恐怕工作一天也难以制造出一枚针来,如果希望他每天制造20枚针那就更不可能了。如果把制针程序分为若干项,每一项就都变成一门特殊的工作。一个人担任抽线工作,另一个人专门拉直,第三个人负责剪断,第四个人进行磨尖,第五个人打孔并磨角。这样一来,平均一个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针,生产效率提高的幅度是相当惊人的。他认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简单的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第二,分工节省了通常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其他工作所损失的时间。
第三,分工使劳动简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机器。而新机械的发明和应用,又使劳动进一步简化和减少,从而使得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工作。
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分析,后来发展成为管理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四)查尔斯·巴贝奇
在产业革命后期,对管理思想贡献最大的人物应是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巴贝奇是数学家、科学家和作家,曾于1828~1837年在剑桥大学任数学教授,并在1833年设计了一种能自动执行指令、具有现代计算机的所有基本因素(包括储存设备、穿孔卡输入系统、机外储存系统)的“分析机器”。正因如此,有人把巴贝奇称做“计算机之父”。
作为一个数学家,巴贝奇一生始终对经济问题和管理问题有浓厚的兴趣。他在进行管理研究时曾走遍英国和欧洲大陆,了解有关制造业方面的各种问题,并研究了经理人员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巴贝奇以自己的亲身经验,奉劝当时的经理人员尽量采用劳动分工。1832年,他发表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在这本书中,巴贝奇继续进行了亚当·斯密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通过研究和成本分析,他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他的解释比斯密更全面、更细致。劳动分工使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是:
(1)节省了学习所需要的时间;
(2)节省了学习期间所耗费的材料;
(3)节省了从一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所需要的时间;
(4)经常从事某一工作,肌肉能够得到锻炼,不易引起疲劳;
(5)节省了改变工具、调整工具所需要的时间;
(6)重复同一操作,技术熟练,工作速度较快;
(7)注意力集中于单一作业,便于改进工具和机器。
巴贝奇还提出了一种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以此来调动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他认为,工人除了拿工资外,还应按工厂所创利润的百分比额外地得到一部分报酬。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
(1)每个工人的利益同工厂的发展及其所创利润的多少直接相关;
(2)每个工人都会关心浪费和管理不善等问题;
(3)能促使每个部门改进工作;(www.xing528.com)
(4)有助于激励工人提高技术及品德;
(5)工人同雇主的利益一致,可以消除隔阂,共求企业的发展。
巴贝奇的这种工资加利润的分享制度,虽然有其阶级性,但他的这种管理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仍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巴贝奇的另一贡献是他在其著作《机械与制造业经济学》中对经理人员提出的许多建设性意见。这些意见如下:
(1)分析制造程序及成本;
(2)应用时间研究技术;
(3)搜集资料时应使用印好的标准表格;
(4)分析企业机构的实际工作时,宜采用比较分析法;
(5)应研究各种不同颜色的纸张与油墨的效果,以确定何种颜色不易使眼睛疲劳;
(6)提问题时,要研究如何发问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7)应以所得到的统计资料为基础来确定所需;
(8)生产程序的管理应该集权化,以求经济;
(9)应重视研究发展工作;
(10)应考虑厂址是否邻近原料供应地,以确定厂址位置;
(11)应建立一套对人人都有利的建议制度。
巴贝奇的这些思想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较前人甚至同代人有较大的进步。他几乎研究了制造业的各个方面,提出的许多原则不但适用于企业,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组织。
这一时期,小瓦特、欧文、斯密、巴贝奇等人的管理思想呈现出如下特点:
(1)靠个人的经验从事生产和管理。由于是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这就意味着没有“管理阶层”,既没有普遍适用的有关如何进行管理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共同的管理行为准则。因此,早期的管理人员通常凭自己的经验来管理,管理工作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个性特点和工作作风。
(2)企业管理者由资本家直接担任。由于劳动三要素是由资本聚集起来的,拥有资本的工厂主也就成了当然的企业管理者。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厂主开始认识到,单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已经越来越难以胜任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最好的办法是让那些有管理才能的人来代替自己做一些管理工作,于是后期出现了“特种雇佣人员”——厂长、监工、领班等。尽管如此,企业的总体管理还是由资本家亲自掌握的。
(3)管理的重点是解决分工与协作问题。当时的管理仅着眼于如何进行分工协作,以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或怎样减少资金的消耗,提高工人的日产量指标,以取得更多的利润。管理的内容局限于生产管理、工资管理和成本管理。
欧文、斯密以及其他一些人对于早期工厂管理的思考虽然是零散的,但对后来的科学管理和其他管理理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五)美国的“管理运动”
在小瓦特、欧文、斯密、巴贝奇后,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在此之后,尽管工厂制度及其管理经验从英国推广到其他国家,可是由于缺乏持续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动力,因此管理理论没有大的进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美国的“管理运动”。
19世纪40年代末,美国掀起了铁路建设的热潮,由此导致了美国铁路企业的成长。由于修筑铁路所需的巨额资本惟有通过资本市场才能筹集,使美国铁路企业几乎一开始就走上了公司制道路,从此公司制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形式风靡世界。股份公司使企业规模突破了个人资本量的限制,使得投资巨大拥有数千、数万员工的企业成为现实,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铁路管理是一个全新的管理,如协调困难、发生事故、运输成本高等等,面对这些严峻挑战的是大批新型的经理人员。他们在实践中创新了许多管理思想:如乔治·W.惠斯勒设立了现代化的分工仔细的内部组织结构;麦卡勒姆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组织结构设计的6条基本原则,明确了权责关系;J.汤姆森形成了一套分权的、权力机构与职能部门分设的组织形式——这就是后来M型组织结构的雏形;在1849 ~1862年间长期担任《美国铁路杂志》主编的亨利·普尔(Henry Poor)总结出了组织、沟通、信息等三条基本管理原则,他还注意到企业中人的因素,提出:灌输团队精神,克服照章办事的僵化作风,保持人的自觉性、各部门的活力和服务精神,消除“把人看做机器”等超前的管理思想。铁路企业的成长和管理创新成为美国“管理运动”的先声。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发起的“电气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兴起,这些产业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管理运动应运而生。
19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市场疲软,需求持续下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家们开始把注意力从技术转移到组织管理上来。这是“管理运动”在整个工业界开始的契机。1886年,新成立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年会召开,改进组织管理成为探讨的主题。耶鲁—汤制造公司总经理亨利·汤(Henry Towne)于1870年就开始研究系统的高效率管理方法。在1886年的年会上,他发表了《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主题讲话,呼吁建立一门管理的科学。在这次会议上,亨利·梅特卡发表论文总结了1881年在他管理的兵工厂中实行的一种从完备监督流程入手,分析控制管理费用的“车间一定单记账制度”;奥柏林·斯密提交的论文探讨了固定资产核算问题,引起了很大反响。此后,“管理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在管理运动中,管理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管理思想连续地从偶然、片段和不完备的分析,发展到一种影响人们经济工作的较完整的思想和理论;管理思想和理论的探讨、传播通过独立的管理学术团体——协会、出版物和会议来进行,并形成了较成熟的学术规范;管理人员成为一种职业,管理技能通过教育来培养。这些都对以后的管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