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趣的定义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索某种事物,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对有兴趣的事物,个体愿意关注,愿意了解与之有关的知识,愿意探索与之有关的未知领域。职业兴趣就是个体力求了解某种职业或进行某项职业活动的心理倾向。个人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并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
(二)兴趣的产生与发展
兴趣的发展经历一定的阶段性:有趣、乐趣、志趣。
有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人们由于对某一事物好奇,而格外注意,并由此产生了兴趣。看了一部小说,听到一首歌,参观了一个展览,玩了一个游戏,尝试了某项活动,都会激起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例如,偶尔看到一部电视,对里面塑造的教师角色很喜欢,尝试与小朋友们玩教学游戏,觉得很有趣。然而,若是没有进一步的刺激或感悟,没有对这个事物的一定的知识积累,这种与新奇感联系的兴趣往往短暂易逝。从这个角度上说,兴趣的产生与个体的涉猎范围有关。保持心态开放、多做尝试、扩大视野有利于培养或发现兴趣所在。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不稳定、多变,容易转移。
乐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对感到有趣的事物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产生了参与意识,兴趣趋向稳定和专一,深入而具有长久性,成为一种爱好。例如,对教学感兴趣的同学加入培训或辅导学生课业的组织。
志趣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当乐趣同你的理想、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时,乐趣便变成了志趣。志趣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自觉性,个体愿意把全部精力投注在与志趣相关的工作上,即使遇到障碍,志趣也会推动着个体孜孜不倦地前进以求成功。例如,对教育感兴趣的同学即使家人反对也要报考师范学校,做一名教师。
(三)兴趣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职业兴趣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它能增进个体对职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兴趣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
职业兴趣会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是人们选择职业时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对有兴趣的职业,人们会有积极追求、深入了解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引领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相关的职业知识,勤于钻研,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说:“任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要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没有兴趣。换句话说,也就是有没有事业心,这不能有丝毫的强迫。比如搞物理实验,因为我有兴趣,我可以两天两夜,甚至三天三夜待在实验室里,守在仪器旁,我迫切地需要我所要探索的东西。”满怀兴趣去工作,就是“我要工作”,而不是“要我工作”。兴趣是选择职业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因为只有兴趣才能带给人奋斗的激情和创造的智慧,带给人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顺着兴趣的指引,更容易攀上事业的顶峰。
2.兴趣是职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兴趣是工作动力的主要源泉之一。一个人对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职业表现出肯定的态度,积极思考、探索和追求。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就能够发挥他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较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劳;而对工作缺乏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疲劳、厌倦。职业兴趣能使人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职业中取得新发现、新突破、新成果。工作环境对这些成就的积极反馈及取得的成就感本身都会进一步促进个体付出更大的努力,做出更大的成就,从而保持工作的持续动力。
3.兴趣需要职业的培养和保护
兴趣能够通过职业生涯来培养。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周围世界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和选择,很多人在30岁之前的职业兴趣还停留在有趣或乐趣的阶段,并未形成坚定的职业志趣。有很多人的职业志趣是在职业环境中通过职业活动激发和培养出来的。所以在没有尝试之前,并不能认为自己没有兴趣而轻易否决一个职业。比如遇到好的职业督导或通过自身努力,对所从事的职业了解增多,取得工作成就或得到同事的认可,积极反馈增多,就可能慢慢产生兴趣。这就是对工作由“相识”而逐渐“相爱”的心理发展历程,即所谓“干一行,爱一行”。
(四)兴趣探索的方法
那么怎样了解自己的兴趣呢?除了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及时反省之外,经常需要用到心理评估。所谓心理评估,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对心理特质的水平、特点做出全面的鉴定。这些方法包括标准化评估与非标准化评估。标准化评估指应用标准化心理测验或其他有明确实施过程、计分要求、解释规则的评估手段。这类评估的结构性相对较强,需要由专业人员来施测、计分和解释。非标准化评估没有严格的实施过程、计分要求和解释规则,一般结构性不强,如观察法、活动法等。
下面介绍几种探索兴趣的心理评估方法。
1.标准化评估
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兴趣测验是霍兰德自我探索量表(self detector search,SDS)。20世纪50年代霍兰德在提出特质取向的职业选择理论基础上,编制了职业偏好问卷,1971年进一步修订成为自我探索量表。几经修订,现在最新的版本是1994年发行的第四版自我探索量表,其包括两部分内容:自我导向探索问卷和职业索引。问卷部分包括:理想职业、喜欢做的活动、擅长做的活动、喜欢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自我评估、计分及职业查询等。测试者完成整个问卷后,可以根据自己在不同类型中的得分高低,得分最高的前三位构成自己兴趣类型的霍兰德代码。测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霍兰德代码到职业索引中查询自己适合从事的职业。
霍兰德所划分的六种职业兴趣类型分别是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www.xing528.com)
现实型的基本人格倾向是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典型职业:以物体、机械、动物等为对象,从事有规则的、明确的、有序的、系统的活动,如技术性职业(计算机硬件人员、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技能性职业(木匠、厨师、技工、修理工、农民、一般劳动者)。
研究型的基本人格倾向是分析型的、智慧的、有探究心的和内省的,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是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
典型职业:从事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独立的、带有研究性质的职业活动,如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电脑编程人员、医生、系统分析员。
艺术型的基本人格倾向是具有想象、冲动、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有创意等特点,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不善于事务性工作。
典型职业:要求具备艺术修养、创造力、表达能力和直觉,并将其用于语言、行为、声音、颜色和形式的审美、思索和感受,如艺术方面职业(演员、导演、艺术设计师、雕刻家、建筑师、摄影家、广告制作人),音乐方面职业(歌唱家、作曲家、乐队指挥),文学方面职业(小说家、诗人、剧作家)。
社会型的基本人格倾向是合作、友善助人、负责任、圆滑、善于社交言谈、善解人意等;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具有教育能力和与人相处等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
典型职业:从事提供信息、启迪、帮助、培训、开发或治疗等事务,如教师、公务员、咨询员、社会工作者等以与人接触为中心的社会服务型工作。
企业型的基本人格倾向是喜欢冒险、精力充沛、善于社交、自信心强;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喜欢从事为获得利益而操纵、驱动他人的活动;具备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
典型职业: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如项目经理、销售人员、营销管理人员、政府官员、企业领导、法官、律师。
常规型的基本人格倾向是顺从、谨慎、保守、实际、稳重、有效率、善于自我控制;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典型职业:从事记录整理档案资料、操作办公机械、处理数据资料等有系统有条理的活动,如秘书、办公室人员、记事员、会计、行政助理、图书馆管理员、出纳员、打字员、投资分析员。
2.非标准化评估
(1)叙事法。通过讲述生活经历中的事件来分析和澄清自己的兴趣所在。如你最喜欢的课程是什么?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会忘记时间?做什么事情你最有成就感?你最喜欢的三个人是谁?你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书籍、杂志?如果有时间,你最想去做什么?
通过对问题的回答,反思答案之间有没有内在一致性,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确认职业兴趣。
(2)活动法。通过一些活动来确认兴趣,如兴趣岛、生涯幻游、职业卡片分类等活动。
你第一选择的是你最主要的职业兴趣,次要选择的则是辅助性的兴趣所在。大家可以对照前面所介绍的霍兰德六种兴趣类型对自己进行分析。
生涯幻游是指通过冥想的方式,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想象自己要过的生活和从事的职业。如想象十年后典型的一天,对想象的内容和个体对此的感受进行分析,确认个体潜在的职业兴趣。
职业卡片分类是利用职业兴趣卡,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卡片按照喜好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以归纳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