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意识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毕业是青年时代的辉煌时刻,是人生旅途的重大转折点。学有所成的大学生,面对祖国和社会的挑选,无不紧张和兴奋,都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个最理想、最能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工作岗位,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因此,求职择业的问题就成了在校大学生特别是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以及社会、家庭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刚刚或即将毕业踏上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择业并非轻而易举,除了需要对人生和社会抱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外,还必须了解职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增强职业意识。
对于职业的含义,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地取得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
职业意识是个人对社会上存在的职业的认知、看法和个人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的选择偏好及职业实践中的情感、态度、意志和品质。职业意识包括就业意识和从业意识。就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的看法,从业意识指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和任职角色的看法。
职业意识是通过法律、法规、行业自律、规章制度、企业条文来体现的。职业意识有社会共性,同时也具有行业或企业特点。它是每一个人从业的最基本的意识,也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
职业意识既影响个人的就业和择业方向,又影响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
(二)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
大学生人力资源化的过程是大学生专业化、社会化、职业化的过程。对于学校来说,这个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大学生职业意识的指导。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必须自觉、主动地进行思考和行动,积极配合校方,投身于职业意识的培养和加强。
(1)更新学校教育观念。要克服大学教育中的“强调知识教育,忽视态度、习惯和能力培养”的通病。联合国2007年世界青年报告指出,尽管当代青年是历史上受教育状况最好的一代,但是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在以灌输为主的教育观等方面的影响下,我国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差,缺乏创新精神,求稳惧变,循规蹈矩,就业面窄,职业生涯曲折。而在精神、能力教育观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积极主动,灵活性高,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这个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界和学生本人的深刻反思。
(2)拓展职业指导工作,突出职业意识的引导。职业指导工作要改变原来那种停留于“抱抱佛脚”“办好手续”的模式;要积极拓展,进一步加强职业指导实践工作的正规化、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建设,贴近学生需要;要面向市场、面向职业,对学生做全景式、个性化、前瞻性的职业指导。
(3)鼓励学生深入各行各业进行社会实践,以增进职业知识和职业兴趣。关于职业知识,光学习课本是不够的,更多的要通过社会实践得以了解。到厂矿企业和服务场所可以直接了解企业、职业的产品、工艺,也可以了解职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技能的要求。(www.xing528.com)
(4)寓大学生职业意识引导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在我国高校中,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除了实行导师制的学校外,职业指导工作是由思想政治工作者来承担的。价值观、人生观属于思想教育范畴,融职业意识引导于思想教育是可行的,也是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问题与解决实际需要相结合的体现。
(5)认识“职商”,确立“职业锚”。智商(IQ)已经是我们熟知的概念,近年来情商(EQ)也逐渐受到了重视,而职商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通常意义上的“职商”,主要包括自我职业意识和自我职场信息系统两大方面。自我职业意识主要在职业定位方面,其中,定位的科学性是首要的。自我职场信息系统建立的前提是职业定位。理性的信息系统,将帮助个人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职场信息包围时进行有效过滤,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
职商是一种包含了判断能力、精神气质、积极态度的综合智慧,它关乎自我与工作、现状与发展的契合度,只有把握好这个关键的度,工作与职业发展才能蒸蒸日上。
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是指个人在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些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职业锚是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的重要内容,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影响个人做出职业决策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职业意识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职业意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化、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及时、全方位的职业意识的引导,有助于职业兴趣的产生和职业选择的顺利进行。
(2)一定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制约人的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选择以及职业活动中的情感、态度、意志与品质(包括职业中的义利取舍和人际关系)。健康积极的职业观有利于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优化及水平的提高。
(3)合理、恰当的职业期望有助于职业选择的成功,也有助于职业满意度的提高。
(4)积极健康的职业意识有助于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和个人事业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