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土地利用方面,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业生产的迅速扩大。人是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口的增加实际上也就表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清代前期,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提高。除了粮食增产外,棉花、桑、甘蔗、烟草、茶等经济作物也有很大的发展。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发展

明清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农民百般压榨和剥削,清兵入关前后对我国中原地区烧杀掠夺,这些都对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全国到处呈现凋敝的景象。清初政府为了巩固其封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清前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土地利用方面,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在清初顺治十八年(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仅570万余顷,到康熙廿四年(1685年)增至630万余顷,雍正二年(1724年)增至724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至780万余顷[1],这个数字已经超过明末的耕地面积。到道光年间(1821—1850年),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为11亿至12亿亩。[2]从顺治十八年到道光年间,这100多年的时间内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其增长速度是相当快的。耕地面积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尤其是种植业生产的迅速扩大。

其次,在农业生产力方面,人口增多。我国历史上人口数量直到明代也没有超过7 000万。但清以后,经过了康熙和雍正两代的休养生息,尤其是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发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之后,人口大增。到乾隆六年(1741年)全国人口突破1亿,为14 341万人。乾隆三十年(1765年)已突破2亿,达20 699万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已突破3亿,为30 148万人。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突破4亿,达40 176万人。[3]从乾隆六年(1741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共计90多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了约2.5亿,人口增加的速度是非常可观的。当时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农业人口的增加。人是生产力的基本因素,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口的增加实际上也就表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www.xing528.com)

再者,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结构有所调整。清代前期,农业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有很大提高。以水稻为例,在江南、湖广、四川等富庶地区,一般亩产量都可达到三石,其中湖广的黄梅、荆州,以及江浙、福建、四川等省的某些地区的上等田亩产竟可高达五石甚至六七石[4],都在千斤以上。可见,当时粮食的亩产量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北方由于玉米和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粮食的单产也有很大提高。总之,在全国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和农业单产提高的基础上,粮食总产量有大幅度增加。除了粮食增产外,棉花、桑、甘蔗、烟草、茶等经济作物也有很大的发展。

由上述可见,清前期的农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耕地面积和农业人口明显增加,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都有明显的发展,这为近代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