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农村手工蚕丝织业的演变结论

近代农村手工蚕丝织业的演变结论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直到1948年农村家庭手工蚕丝织业呈现波浪式的增长和萎缩态势,大致说来,19世纪末和20世纪20年代末处于波浪式增长时期,之后进入萎缩时期。农村家庭手工蚕丝织业起初所以呈现波浪式增长态势,主要是由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丝绸出口逐渐增加;中国涌现出机器缫丝厂和织绸厂,蚕茧和生丝的内销量也逐渐增加;此外,中国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国内流通市场逐渐扩大也促进了蚕丝织业的发展。

近代农村手工蚕丝织业的演变结论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直到1948年农村家庭手工蚕丝织业呈现波浪式的增长和萎缩态势,大致说来,19世纪末和20世纪20年代末处于波浪式增长时期,之后进入萎缩时期。农村家庭手工蚕丝织业起初所以呈现波浪式增长态势,主要是由于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市场,丝绸出口逐渐增加;中国涌现出机器缫丝厂和织绸厂,蚕茧和生丝的内销量也逐渐增加;此外,中国各级政府积极倡导,国内流通市场逐渐扩大也促进了蚕丝织业的发展。

这种波浪式的增长态势,首先表现在蚕丝区的扩大上。蚕区的划分是以饲叶种类为依据的,不同蚕区所产的丝,分别称为桑蚕丝、柞蚕丝和樟蚕丝。据《清朝文献通考》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蚕区的分布概况:“一、桑蚕,以四川、广东、浙江和江苏最多,其次为湖北,再次为湖南、安徽、江西、广西和福建等地。江苏的养蚕区域包括常州、苏州、江宁、镇江和松江诸府,南通也有产之。……浙江以湖州、嘉兴和杭州三地最为盛产,其次是台州、金华、宁波绍兴。……四川以成都平原为主产,保宁、顺庆、崇庆诸属次之。……广东以珠江三角洲为最多,顺德、南海、番禺等县其中心也。……湖北以汉川、沔阳、嘉鱼当阳宜都等县为主要。……此外为湖南之长沙、辰州、永州,福建之延平、邵武、兴化,安徽之池州宁国、太平均有相当之产额。……二、养柞蚕区域延亘山东、奉天之东边道,热河凌源,河南西南部之伏牛山脉,陕西之秦岭,四川之南部,贵州之北部皆有柞蚕。……三、樟蚕以广西之浔州、南宁平乐等府属为主要产区,广东之海南岛亦产之。”[22]

在桑蚕、柞蚕、樟蚕三种产区中,以桑蚕区分布最广,桑蚕丝产量最大。1926年《中华年鉴》根据上海万国检验所《华中丝业调查》,将中国蚕丝业大致划分为四个地区,“即华南、华北、华西及华中。由于气候和土壤方面的差异,每一地区各自出产着种类不同的丝。华南以广州为中心,出产柔软的丝,即众所周知的粤丝。华北地区包括山东和满洲以柞蚕丝为其主要出产。华西以四川省为主,盛产黄丝。华中地区包括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其出产以‘中国丝’及辑里再缫丝著称”。在不包括华北柞蚕茧在内的全国“每年鲜茧总产量三百二十万担当中有一百三十八万担,即占总额41%的鲜茧是华中地区所产”。[23]当然,江、浙、皖并非所有土地都适于蚕桑,“广大的蚕丝地区都集中在太湖区的周围”。[24]

19世纪末和20世纪20年代末蚕丝织业波浪式增长态势的第二个表现,就是桑蚕丝产量波浪式攀升。据专家估算,1871年桑蚕丝产量120 863关担,出口55 863关担,占产量的46.22%,内销65 000关担,占产量的53.78%。1895年桑蚕丝产量登上第一个台阶,为171 679关担,出口94 679关担,占产量的55.15%,内销77 000关担,占产量的44.85%。1901年桑蚕丝产量登上第二个台阶,为225 083关担,出口108 697关担,占产量的48.29%,内销116 386关担,占产量的51.71%。1912年桑蚕丝产量登上第三个台阶,为253 522关担,出口121 877关担,占产量的48.07%,内销131 645关担,占产量的51.93%。1929年桑蚕丝产量登上第四个台阶,为273 662关担,出口160 461关担,占产量的58.63%,内销113 201关担,占产量的41.37%。[25] 从此之后桑蚕丝产量呈现节节下滑态势。

从这些估算数字中可以看出:第一,全国桑蚕丝产量增长速度,1871—1901年的30年间增长较快,纯增数为104 220关担,1901—1929年的28年间增长较慢,纯增数仅为48 579关担;第二,全国桑蚕丝出口量与内销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各在50%左右,1871年为46.22%∶53.78%,1895年为55.15%∶44.85%,1912年为48.07%∶51.93%,1929年为58.63%∶41.37%,其中出口大于内销的有两年,内销大于出口的也有两年;第三,内销的桑蚕丝,主要用于绸缎的生产,而绸缎除了部分内销外,有相当部分是用于出口的。据专家统计,中国绸缎出口,在1859—1929年呈现波浪式增长态势。有关年份桑蚕丝和绸缎出口值及其在丝绸类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如表10-7所示:(www.xing528.com)

表10-7 1859—1929年中国丝绸类出口值统计

续表

资料来源: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668-673.

至于出口的绸缎究竟折合多少内销生丝,尚无精确统计。据专家估计,“丝织品折合生丝,按照一般机户,每担丝织品耗用生丝1.35担”。1840年前,内销生丝5.50万担,其中绸缎出口折生丝0.44万担,绸缎内销折生丝5.06万担;1894年内销生丝7.7万担,其中绸缎出口折生丝2.21万担,绸缎内销折生丝5.49万担。[26]这个估计表明:第一,1894年比之1840年前,绸缎出口折生丝数增加了1.77万担,而绸缎内销折生丝数仅仅增加了0.43万担,可见绸缎出口增长幅度大于内销增长幅度;第二,直到1894年,绸缎内销数始终大于出口数,此后虽然时有变动,但总的趋势,却是国内外市场基本并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