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及粮食商品化程度估计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及粮食商品化程度估计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晚清和民国时期,农村粮食商品率究竟有多大,专家们的估计,可谓众说纷纭。据吴承明估计,“我国粮食的商品率1840年约为10%,1895年约为16%,1920年约为22%,1936年不到30%”。以上三项商品粮合计245亿斤,占产量的10.6%。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52年我国粮食的商品率约为20.3%,若减去返销农村的部分,则为17.2%。[71]这说明二三十年代的粮食商品率水平与1952年相差不多,甚至稍高于后者,说明当时的粮食商品率还是较高的。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及粮食商品化程度估计

晚清和民国时期,农村粮食商品率究竟有多大,专家们的估计,可谓众说纷纭。据吴承明估计,“我国粮食的商品率1840年约为10%,1895年约为16%,1920年约为22%,1936年不到30%”。[63](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估计,鸦片战争前我国有4亿人口,平均每人占有580斤粮食,全国原粮年产量2 320亿斤。非农业人口2 000万,共需原粮100亿斤;经济作物区及渔民、灶户等1 000万户,5 000万人,约需原粮125亿斤;商业性酿酒、制酱及纺织品上浆、裱糊等用粮约20亿斤。以上三项商品粮合计245亿斤,占产量的10.6%。)[64]

卜凯发表过两个调查报告,一个是1912—1925年对北部的安徽怀远、宿县,河北平乡、盐山,河南新郑开封,山西武乡、五台和中东部的安徽来安、芜湖,浙江镇海,福建连江,江苏江宁武进等7省15处农产品商品率的调查报告(见表6-16)[65]:

表6-15 安徽等7省15处2 866田场各种农产品的出售率(1921—1925年) 单位:%

续表

资料来源:卜凯.中国农家经济(上册)[M].张履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76-278.

这个调查包括了粮食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仅从七种粮食作物来看,安徽等7省15处农村粮食出售率,平均高达总产量的46.41%,其中中东部高于北部,中东部平均为60.28%,北部平均只有34.28%,从而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东部明显超过了北部。

卜凯的另一个调查报告,是1929—1933年对中国22省146县156地区15 646田场“作物出售量占总产量之百分比(10个地区以上所种之作物)”的调查报告,现将其中有关粮食部分摘引如表6-17所示。[66]

表6-17 1929—1933年粮食作物出售量占总产量比例(中国22省15 646田场之调查)

资料来源:卜凯.中国土地利用[M].乔启明,邵德馨,黄席群,等译.成都:成城出版社 ,1941:298-299.

从表6-17中可以看出,在15种粮食作物中,出售率在30%以上的有糯稻,20%以上的有小麦高粱马铃薯和甜薯,10%以上的有大麦、稻、裸麦、玉蜀黍、小米、稷子、糜子、黍子、荞麦,出售率低于10%的有莜麦,综合15种粮食的平均出售率为18%。

将卜凯的两个调查报告加以比较,1921—1925年粮食的出售率高达46.41%,1929—1933年者则只有18%。当然,这种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就调查时间而言,前者是20世纪20年代初,后者是30年代初;就调查范围来说,前者只限于北部和中东部的7省15处,后者则扩展至关内22省16县156地区。[67]

关于晚清和民国时期农村粮食商品率问题,除了吴承明和卜凯的研究成果之外,满铁以自然村为单位的“中国农村实态调查”,提供了具有极高价值的典型资料,现仅就其中山东惠民县孙家庙和江苏太仓遥泾村有关粮食出售情况,作一简要剖析。

山东惠民县是个产麦区,小麦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9.5%,孙家庙庄也是如此,小麦种植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不包括甘薯为29.3%,包括甘薯占21.9%。1938年孙家庙庄粮食出售率小麦30%,高粱10%,粟17%,玉蜀黍39%[68],四项平均为24%。江苏太仓县是个棉产区,“太仓冈身地仰,三分宜稻,七分宜花”。遥泾村既种棉花,又种稻麦,1938年棉花商品率56.2%,水稻23%,小麦48.5%,水稻和小麦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平均出售率为35.75%。[69]由此可见,孙家庙庄和遥泾村虽然地处一北一南,但是粮食商品率却相差不多。[70]

综合上述几种调查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粮食商品率参差不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粮食商品率,有的地方平均高达60.28%,有的地方平均为34.28%,而更多的地方平均则大大低于30%,就全国范围来说,粮食商品率大约保持在20%~30%的水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52年我国粮食的商品率约为20.3%,若减去返销农村的部分,则为17.2%。[71]这说明二三十年代的粮食商品率水平与1952年相差不多,甚至稍高于后者,说明当时的粮食商品率还是较高的。[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