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粮食贸易与商品率增长原因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粮食贸易与商品率增长原因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代粮食贸易和商品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城镇的增加和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粮食需要量的激增和粮食商品率的提高。[55]再次,由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其他种种原因,导致农村粮食商品率的不断提高。[61]中国对外从闭关走向开放,粮食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也促进了农村粮食商品率的提高。中国出口的粮食品种有大米、小麦、杂粮等,出口呈现波浪式态势。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粮食贸易与商品率增长原因

近代粮食贸易和商品率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城市人口的增加。美国学者施坚雅在《晚清中国的城市》一书中估计,不包括东北、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在内的内地各省,1843年2 000人口以上的城镇共有1 653个,城镇人口2 072万人,在总人口中占5.1%;1893年共有城镇1 779个,城镇人口2 351.3万人,占总人口的6%。[47]中国专家袁方在《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一文中认为,1949年中国大陆共有设市城市140个,县城和建制市镇约2 000个,城镇人口5 765万,占总人口的10.6%。[48]近百年间,城镇约增加500个,人口增长3 693万。城镇的增加和非农业人口的增长,促进了粮食需要量的激增和粮食商品率的提高。[49]

其次,是同粮食有关的近代工业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粮食需求量的增长和商品率的提高。机器面粉厂是近代的产物,就华商面粉厂而言,1913年实存57家,日生产能力75 815包,每包44斤;1929年实存123家,日生产能力266 568包;1936年实存152家,日生产能力452 268包;1948年实存173家,日生产能力481 975包。除了机器面粉厂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华商经营的机器磨坊和土磨坊。据统计,1913年商品面粉共计21 364.2包,其中机器面粉厂生产4 702.2包,机器磨坊生产90.0包,土磨坊生产16 572.0包;1936年商品面粉30 998.1包,其中机器面粉厂生产12 322.0包,机器磨坊生产1 475.5包,土磨坊生产17 200.6包。[50]由此可见,商品面粉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土磨坊的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外商在华开设机器面粉厂始于甲午战争后,截至1913年实存外商在华机器面粉厂43家,日产能力99 940包。[51]

除了面粉业外,以粮食为原料的还有酿酒业、制淀粉业、制醋业、制酱油业、碾米业等等。就以酿酒业为例,1933年机器酿造厂生产200万担,手工场坊生产3 236万担。[52]酿酒必须有酒精,而酒精一般以含淀粉或糖的原料经发酵法制备,据统计,国民政府统治区酒精产量1933年为337千加仑[53],1939年为812千加仑,1940年为4 590千加仑,1942年为7 885千加仑,1945年为16 222千加仑,如果以1933年的指数为100的话,1945年增至4 814%[54],增长幅度之大,令人吃惊。[55]

再次,由于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扩大和其他种种原因,导致农村粮食商品率的不断提高。我们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中已经观察到,晚清和民国时期,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迅速增加,烟田、棉田、麻田和蔗田等侵占粮田的情形愈加普遍,个别地区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都种植的是经济作物,使得部分专业种植烟草棉花甘蔗和麻的农民因粮食不能满足自给而不得不到市场上购买粮食。许道夫等专家的统计数字也揭示了这样的现象。[56]

除了经济作物排挤良田之外,导致农村粮食商品率不断提高的,还有诸如田赋地租苛重、人多地少、土瘠民贫等因素,促使农村依靠商品粮的缺粮户和缺粮地区越来越多。这里有两组统计数字,从中可见一斑。[57]

一组是卜凯的调查。[58]1926—1933年卜凯对中国21省131县136地区2 727农户17 351人的食物热量,由田场自给、向市场购买的比例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www.xing528.com)

自给的比例:谷类78%,豆类73%,植物油类22%,总计76%。

购买的比例:谷类21%,豆类26%,植物油类78%,总计23%。

其他来源的比例:谷类1%,豆类1%,植物油类0,总计1%。[59]

一组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的调查。[60]该所1936年公布的调查结果,关内22省每年向市场购买粮食的农户,平均占总农户的35.0%,各省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浙江53.0%、广东47.6%、广西47.4%、湖南46.6%、江西45.5%、安徽44.9%、青海43.9%、江苏40.3%、宁夏40.3%、湖北34.8%、河北33.5%、四川32.5%、福建32.2%、河南31.3%、察哈尔31.3%、云南29.0%、贵州27.9%、山东27.8%、陕西26.2%、甘肃21.4%、山西19.5%、绥远13.4%。[61]

中国对外从闭关走向开放,粮食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也促进了农村粮食商品率的提高。中国出口的粮食品种有大米小麦杂粮等,出口呈现波浪式态势。据专家统计,大米在1912—1947年共计出口4 650 855市担;小麦在1911—1940年共计出口46 452 752市担;杂粮在1925—1947年共计出口69 576 870市担。[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