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历史悠久,近代中国茶叶生产一度兴旺发达。中国产区分布甚广,其中以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四川和台湾等省较为发达,其他诸如广西、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省也有少量生产。茶叶种类繁多,按制茶方法分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红砖茶、绿砖茶及毛茶等;按采制时期分:在谷雨前10日左右采制者称头帮茶,谷雨后10日左右采制者称二帮茶,谷雨后20日采制者称三帮茶;按产地分类有:徽州茶、屯溪茶、平水茶,红茶中有祁红、武彝等。此外有旗枪、眉茶等,实际上是以茶的形态来区分的;还有的以销区来分,如边茶等。
近代茶叶交易比较活跃的是汉口、福州、上海三大茶叶市场。汉口的茶叶主要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和安徽等地,在国内主要销往陕西、河南、新疆和青海等地,出口俄国的都是砖茶。上海茶叶来自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处。安徽、江西的红、绿茶多销往欧美各国,浙江、绍兴的茶销往美国,宁波的茶销往日本。福州市场的茶叶则销往美洲及南洋群岛。川康边茶有西路、南路两个销区,西路销往松潘、青海、甘肃,南路销往康藏地区。[18]
茶叶在交易的过程中,要历经茶贩、茶号、茶行、茶客、茶栈和外商洋行等多个环节。茶贩直接深入茶叶产区内,向茶农收购茶叶然后再转售给茶号或茶行。茶行是茶叶贸易的中间商,多设在茶产区,在通商口岸也有茶行之设。茶行负责介绍茶号、茶客与茶农、茶贩之间的交易,从中收取佣金。茶号多设在茶产区或茶叶集散地,既向送货上门的茶农或茶贩收买茶叶,又派茶客下乡直接向茶农收购茶叶,然后对所购茶叶进行烘焙、补火、筛分、拣选、装箱等精加工,运往通商口岸,通过茶栈售与外国洋行。茶栈大都设在通商口岸,其功能既是内地茶商与外国洋行进行茶叶贸易的中介商,又是融通茶叶流通资金的信用机构。
外商洋行垄断中国茶叶的对外贸易,操纵中国市场的茶价,从中牟取暴利;而中国茶栈、茶号、茶客、茶行、茶贩则以外国洋行为靠山,建立了从产区到口岸的茶叶购销网络,层层盘剥,致使茶农贫困,商人暴富。诸如道咸时福建茶商每家经营资金“动辄百数十万元”。[19]光绪初期江西“因茶叶致富者不下数十百家”(《申报》1892年12月7日)。当然,这是在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兴盛时期形成的局面,而当中国茶叶在对外贸易中失利的时候,情形就有所不同了。据专家统计,1868—1928年中国出口茶叶主要种类是红茶、绿茶、红绿砖茶,其他种类茶叶为数极少。就这四种茶叶出口合计而言,以1888年为界标,之前呈现波浪式上升态势,1868年出口量为1 441关担[20],1888年出口量为2 167关担,20年间出口量增加726关担;之后则呈现波浪式下滑态势,1928年出口量为926关担,比之1888年减少1 241关担,甚至比1868年还少了515关担。[21]
在1876年以前,随着国际市场扩大,出口递增,出口茶价仍维持较高水平,华商远销获利亦厚。1877—1888年出口量增长更快,但是已经受到印度、锡兰、日本出口茶叶的影响,中国茶出口价猛跌。1888—1894年虽价格略有回升,但出口量下降了20%,传统的输英茶叶下降更多,仅靠输往俄国的茶叶增加,稍为弥补。这时从事出口茶的华商,也陷入不景气。到1894年,出口茶已超过内销茶,但因茶价下降,出口值已由盛时的400万关两降为300万关两。这期间的茶叶出口贸易情况如表6-5所示。
表6-5 茶叶出口量值(1868—1894年)
续表
资料来源: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M].上海:中华书局,1962:1204,1205,1606,1644.(www.xing528.com)
这种情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的竞争,以印度、锡兰茶叶为例,据外国人考察,印度对中国的优势,就是制造商(工业家)对手工业者的优势。在印度,小茶园不能与大茶园竞争,而且迅速地为后者所吞没或兼并。伦敦市场就是由那些资本充足、机器先进、监管专业的大茶园操纵着。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制作和销售,都出自当地的经济规模狭小的茶农,他们没有资本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观念,他们只会遵循古老的、传统的茶叶制作方法,根本不懂得去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商人阶级,特别是广东商人,并不缺乏企业心,但是只要茶叶生产还是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就没有改进的希望——可以预期到的是相反的结果。
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失败,导致茶叶滞销,茶价下跌,茶农终岁勤劳,不得温饱,严重挫伤了生产积极性,虽然有些茶农依旧坚持茶叶生产,但不得不减少种植面积或采取粗放式经营,“耕田有粮食兼有茶园者,每年铲掘二三次”[22];有的茶农“往往将地售作坟墓,所产茶株比前百不存一”;有的茶农将“茶山抛荒”或“茶圃变谷田”[23]。与此同时,有些茶叶“贩运商人,血本全靡,多难再举”[24],城镇中的茶行、茶栈等倒闭者比比皆是。本书第二章中已经介绍了近代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农户数的变动,近代茶叶种植面积有一个从扩展到萎缩的过程,1836—1838年为521.00万亩,1894年为936.35万亩,1919年为669.50万亩[25];茶农户数和人数同茶叶种植面积一样,也有一个从扩展到萎缩的过程,1836—1838年分别为130.25万户、651.35万人,1894年分别为234.09万户、1 170.45万人,1919年分别为167.38万户、836.90万人。[26]近代前期的扩展与后期的萎缩,直接驱动力都是中国茶叶对国外出口的变动。
据专家估计,中国茶叶产量,1836—1838年(平均每年)215.29万担,1894年386.92万但,后者比前者增加171.63万担;1919年276.66万担,比1894年减少110.26万担。中国茶叶的商品值,1894年为4 784.64万关两,1919—1920年为5 485.00万关两,说明这一期间茶叶的商品值是在不断增加的。就内外销比重而言,1836—1838年(平均每年)内销165.29万担,外销50.00万担,两者相比为76.78%:23.22%。1894年内销171.48万担,外销215.44万担,两者相比为44.32%:55.68%,外销超过内销。1919年内销200.00万担,外销76.66万担,比之1894年,内销增加了28.52万担,外销减少138.78万担,内销大大超过外销(见表6-6)。[27]
表6-6 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估计
资料来源: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85,969.
注:1.数量担指关秤担,即为关担,1关担=105斤=52.5千克。外销茶按折耗10%还原为干毛茶,以便统一计量。
2.外销茶价值按出口值计。内销茶低档者多,一律按1894年外销价每担17.11关两的50%即8 555关两计价值。
3.以内外销量作为产量。
上述数据表明,虽然茶叶的商品值在不断增加,但是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茶叶越来越多地走内销,这直接影响了茶农种植茶叶的积极性,导致近代后期茶叶生产的萎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