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近代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粮食亩产量水平的比较上,而且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上。在近代,粮食劳动生产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劳动生产率是上升的,到40年代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与粮食亩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欧美农业及粮食生产一跃千里,粮食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中国。

近代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仅体现在粮食亩产量水平的比较上,而且体现在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上。[25]学者吴慧在其研究中也对中国历史上的粮食生产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估计,如表5-17、5-18所示。

表5-17 劳动生产率的历史对比

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95.

表5-18 近代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95.(www.xing528.com)

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人均年占有粮食量最高时和清中叶持平,低于战国中晚期、西汉末、唐、宋和明代,仅是唐代人均占有粮食量的一半。近代人均年占有粮食量最低时为214公斤,合成品粮(七六折)163公斤,平均每月每人13.6公斤,设其中70%为口粮,每人月均口粮9.5公斤。近代粮食劳动生产率低于表中所列的所有朝代,最低时不及唐朝的1/3,最高时还不及宋朝的一半。在近代,粮食劳动生产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劳动生产率是上升的,到40年代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与粮食亩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是一致的。[26]

中国古代粮食生产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但近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产业革命推动下,欧洲粮食生产开始由手工向机械作业,由经验向理论过渡。19世纪中叶中国粮食生产与西方相比开始落后,但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差距还不大,双方真正出现大的差距是在20世纪30年代。这时欧美农业科学基础理论迅猛发展,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推广使用,取代了中国粮食生产的领先地位。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使欧美农业及粮食生产一跃千里,粮食劳动生产率大大高于中国。当时金陵大学农业经济学教授卜凯认为,中国小麦生产所需人工是美国的23倍,谷米生产所需人工是美国的13.8倍,高粱生产所需人工是美国的13.2倍,黄豆生产所需人工是美国的7.1倍,红薯生产所需人工是美国的5.7倍。历史的纵向,国际的横向比较显示,从近代开始中国粮食生产萎缩、衰落了。[27]

中国近代粮食生产的萎缩、衰落及人均占有粮食量下降、粮食亩产量下降、粮食劳动生产率下降带来了严重后果[28],吃饭问题越来越严重。19世纪60年代以来,每年都大量进口粮食,其中1926年到1935年的10年间粮食净进口(扣除出口)254亿多公斤,仅1932年一年就进口粮食47亿多公斤,人均10公斤以上。[29]

近代粮食亩产和劳动生产率的下滑,表现出中国传统农业后劲不足的一面,美国黄宗智教授把这种情况称之为“过密型变化”。[30]就是说:因人口压力加大,农民为在有限的土地上得到更多的收益,不惜采取增加单位劳动时间的办法,从而造成劳动生产率下降、边际报酬递减。[31]黄宗智教授的观点很重要,但是有些悲观。吴承明教授曾指出:小农经济是精打细算的经济,它不浪费资本,也不会浪费劳动力。农民不会在自己的田场上“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或去搞什么“人海战术”。[32]那种认为农民会由于人口压力而将剩余劳动力无限地投入到土地中的观点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吴教授还指出:在晚清,即令粮食亩产有所下降,亦不等于总产也一定下降了,因为耕地仍在增加,农业耕作方法仍有改进,农业技术投入也有所进展。[33]按照吴教授估算的粮食产量数据,晚清时期的粮食产量要低于嘉庆中期,却高于或远高于晚明和清乾隆中晚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粮食生产才能在明朝后期养活一亿多人口,到清中期人口增加到两亿、三亿,甚至接近四亿的时候仍然能够维持。再到清晚期甚至民国时期,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四五亿之多,也并未出现粮食紧缺而导致的危机现象。综观中国的历史,农业生产与社会秩序一样,不是平直延伸的,而是有曲折,也有停滞和倒退,但是从整体上观察,它总是向前发展的。近代劳动生产率下滑和粮食亩产量的降低,只是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插曲,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农业本身所能解释的。[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