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粮食作物生产情况研究:近代演变与结构

中国粮食作物生产情况研究:近代演变与结构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它的收成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水平。由于近代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与保守,使得粮食作物的品种难以优化改良,各地的粮食产量并不乐观。四川省1910年粮食总产量为188.91亿斤,分品种的产量比例是:稻谷占总产量的62.4%,小麦占5.4%,豆类占13.6%,杂粮占11.1%,薯类占7.5%。

中国粮食作物生产情况研究:近代演变与结构

粮食作物的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它的收成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水平。由于近代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农业生产技术的落后与保守,使得粮食作物的品种难以优化改良,各地的粮食产量并不乐观。并且观察整个近代的粮食生产可以发现,许多地区粮食的单产不但没有上升的迹象,反而出现下滑的变化趋势。近代的粮食生产可以从四个阶段或角度来观察:一是近代前期的粮食生产,二是北洋军阀时期的粮食生产,三是国民党统治区的粮食生产,四是革命根据地的粮食生产。

(一)近代前期的粮食生产

中国近代的种植业仍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种植面积在近代前期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后期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粮食的比重有所下降。从粮食的产地看,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水稻为主,小麦红薯玉米高粱、豆类为辅;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以小麦、玉米、高粱、小米为主,红薯、豆类、水稻为辅。20世纪初,北方的水稻和南方的小麦种植有所推广。据岳琛主编的《中国农业经济史》介绍,近代耕地面积虽然比清代前中期略有增加,但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00~125公斤,比清代前中期的180多公斤大大降低。另据吴承明著的《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和赵文林、谢淑君著的《中国人口史》一书有关资料推算,1840年中国粮食总产量约为1 165亿公斤,人口总数4.19亿人,人均粮食产量约为278公斤;到1894年甲午战争这一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 164亿公斤,总人口为3.88亿人,人均粮食产量为300公斤。同1840年比,经过50多年,粮食总产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人均粮食产量因人口减少而略有上升。到19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 197.5亿公斤,总人口为4.40亿人,人均粮食产量约为272公斤,同1840年比,总产量虽有增加,但人均产量却下降了。[5]

从清政府所掌握的存仓米谷数来看,鸦片战争以后,粮食情况也是很不妙的。据梁方仲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介绍,在乾隆年间,清政府所掌握的存仓米谷数多数年份都在3 000万石[6]以上,特别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至六十年(1795年)这二十多年间,每年都达到4 000万石左右,最多的年份超过4 500万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人口比乾隆末年增加10 121万人,存仓米谷数只有2 749万石,比乾隆末年减少1 226万石。

分地区看,粮食产量有增有减。原来未开垦的荒地较多,以后又从外省流入大量人口的省份,粮食产量增加较多。如四川省,粮食总产量清前期在20~45亿斤之间,清中期在60~100亿斤之间,清后期在170~190亿斤之间,具体情况如表5-2所示:

表5-2 清代四川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

资料来源: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3:108.
清朝时一亩地约等于现在的0.92亩,约为614.4米2。
③市斤同斤。

四川省1910年粮食总产量为188.91亿斤,分品种的产量比例是:稻谷占总产量的62.4%,小麦占5.4%,豆类占13.6%,杂粮占11.1%,薯类占7.5%。有些地区,或者受战乱的影响,或者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粮食生产下降,由余变缺。

中国近代前期粮食生产虽然很不景气,但在推广优良品种等方面还是做了不少工作的。光绪三十年(1904年),安徽芜湖农务局引入日本早稻种子“女郎”号试种,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已在当地全面推广,各地在推广高产作物玉米、高粱、红薯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清朝末年种粮食除使用农家肥外,1904年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开始进口化肥,用于农业和粮食生产。[7]

(二)北洋军阀时期的粮食生产

北洋军阀时期,受到封建政权和天灾人祸的破坏,农业生产更加衰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劳动力大批死亡;在军阀混战、割据的情况下,河防废弛、堤坝失修、河床淤塞加上官吏营私舞弊,一遇水旱失调即成重灾。如1925年8月黄河南岸大堤在黄花寺附近发生决口,被淹的范围达两千方里[8],受灾民众达两百万人,两千多个村镇受灾,财产损失达数千万元。1926年山东黄河南岸堤坝冲塌,淹没面积800方里,损失2 000万元以上,像这样的水患,除使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损失之外,淤泥盖地,耕地肥力也遭到很大破坏。此外,风、蝗、旱、涝、瘟对农业生产也造成巨大的破坏。如1926年虫旱灾害遍及东三省和直隶、山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浙江等省,受灾饥民千百成群,食草根树皮皆尽,甚至以观音土为饭,造成大批劳动力死亡,农业生产遭到巨大破坏。

1.粮食生产地区分布

粮食生产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北纬31度以南,沿长江各省和甘肃、陕西水利便利地区,东北三省西部部分地区生产旱稻。除供本省食用外,尚有输出长江流域7省。据1924年估计长江流域7省产米量约为2.80亿担[9](见表5-3),全国稻产量居世界首位。

表5-3 1924年7个主要产米省区的耕地面积、稻田面积及稻米产量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周刊(英文版)》1924年第152期,第11页。

小麦在中国的各个省份都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山西、河南与四川长江流域中部,民国以来由于面料工业发展,小麦栽培面积增加,年产量也有提高,依据许道夫编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贸易统计资料》一书统计,1914年全国28省小麦生产量约为405 478千市担[10]。

2.经济作物排挤粮田面积

民国以后,经济作物挤占粮田面积的现象是普遍的,如1922年前后汕头地区花生面积挤占水稻,湖北种植棉花也挤占了粮田等。若从全国种植面积来看,1914—1918年粮食面积占88.4%,油料占8.8%,棉花占2.8%;1924—1929年粮食面积占83.2%,油料占12.7%,棉花占4.1%。[11]

北洋军阀时期粮食作物品种和栽培技术有了改良,虽然它不像经济作物那样受到各界和外国侵略者的重视,但也开始被人注意。如农商部于1922年开始征集推广优良稻种和白麦种等。1925年上海面料公司委托东南大学试种小麦。“满铁”在东北各地进行水稻栽培试验等。但受北洋政府财政贫乏、人民文化水平低、从业者中饱私囊等影响,粮食增产效果并不明显。

3.粮食产量

学者汪敬虞先生综合多个地区的粮食产量资料,将近代中期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纺织原料作物和油料作物的亩产估计列为表5-4。

表5-4 近代中期几种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估计

资料来源: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12.

表5-4的数字是在参考若干年份实际产量的基础上,对常年产量所做的综合估计。需要指出的是,表中稻谷是原粮,而小麦、杂粮是成粮。如按7∶10的比例将成粮还原成原粮,则小麦、杂粮的全国平均亩产分别为150斤和186斤。根据表5-4所提供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假定稻谷、小麦和杂粮种植面积比重依次约为30%、25%和45%,即可计算出全国的粮食总产和单产,结果列为表5-5,这一时期全国的粮食亩产为199斤,说含糊一点,也就是200斤左右。纺织原料作物主要是棉花,其亩产为28斤;麻类72斤;油料作物中,大豆、花生、芝麻亩产依次为120斤、255斤和100斤,这里的花生是带壳花生,如以100斤花生剥65斤花生米计算,则花生米亩产166斤。参照有关统计资料估计,油料作物内部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等4种作物种植面积之比大致为5∶2.5∶2∶0.5,据此估算出包括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在内的全国油料作物平均亩产为133斤。这里虽然缺油菜籽的亩产数字,但因其亩产大致介于大豆和花生之间,对现有的计算结果影响不会太大。

表5-5 近代中期粮食产量估计

资料来源: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13.

上述估计数字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代表了近代中期粮食产量的一般情况。

近代中期的粮食亩产量变化,根据吴慧先生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推算,1905年粮食平均单产221.7市斤,到1925年为229.9市斤,20年间亩产仅增加3.7%(见表5-6),可见粮食生产是停滞的。

表5-6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资料来源: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199.

(三)国民党统治区的粮食生产

1927年国民党成立南京政府之后,并未改变中国农村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剥削程度,广大农民依然生存在田赋、地租、兵差、高利贷、苛捐杂税等各种剥削压榨的环境中,农村人口中占人口4%的地主占有耕地50%以上,5%的富农占有耕地的18%,20%的中农占有耕地的15%,而70%的贫雇农仅占有17%的耕地[12],可见农村的两极分化是相当严重的。地权的集中必然带来地租剥削的加重和地租率的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压力愈加严重。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各国爆发了全面经济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这次危机纷纷向外倾销过剩商品。英、美等国通过买办和利用中国封建地主、商人在中国市场上低价倾销洋米、洋麦,侵夺了我国的米谷市场,造成“谷贱伤农”“丰收成灾”,致使土地荒芜,地价暴跌,粮食生产遭到很大打击。抗战时期这种情况也一直在延续。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四大家族一边大量引进美国农产品倾注到中国市场,一边又积极搜集美国需要的中国农产品输出到美国,增强了对美国的依赖性,进而使得国民党统治区的农业经济更加的殖民化。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货币贬值,地主阶层纷纷把货币地租恢复为实物地租,以保证实际地租不下降。农民们因为交不起地租而不得不借高利贷,从而陷入无力自拔的还债深渊。农村经济遭到破坏,广大农民的经济状况急剧下降,再加上天灾人祸,更加速了中国农村的破坏,土地荒芜十分严重。另外由于国民党大规模打内战,到处抓丁,使农村劳动力、耕畜、农具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新中国成立前夕,粮食生产下降的程度直接威胁着全国人民的生活,农民虽终岁辛劳种粮却得不到粮食,有的地方靠吃野菜、树根、观音土充饥,再加上物价飞涨,到1949年蒋管区的经济已全面崩溃。(www.xing528.com)

1.抗战前的粮食生产

抗战前我国耕地面积没有较准确的统计,都是根据抽样调查推算的。一般都以张心一先生所著《中国农业概况估计》一书的统计数字为依据,认为抗战前我国25省耕地面积约为12.5亿亩。也有以国民党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的统计数字为根据,认为我国27省耕地面积为13.97亿市亩。新中国成立后来中平先生估计1929—1933年我国29省耕地面积应在14.17亿亩。根据1934年国民党政府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农情报告》所载,民国元年至抗战前中国耕地总数没有增加。另据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海关邮政部及学者估计的平均数推算,1931年我国人口已达4.7亿,较1911年人口约增加1亿,农民已达3.19亿,每个农民人均占有耕地约为4.37市亩,占有粮食作物面积约为4.27市亩,其中以东北三省和察绥人均占有量最高,山西、河南、陕西次之,四川、安徽、湖北再次之。[13]

(1)抗战前耕地利用状况

根据国民党政府土地委员会1934年对江苏等16省163县的调查,旱地约占耕地面积的57.06%,水田约占31.27%。其中水田占50%以上的省份有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旱地占耕地面积50%以上的省份有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察哈尔、绥远。但察绥两地荒地较多,绥远荒地竟占到耕地面积的23.91%(见表5-7)。

表5-7 各种土地所占的比重(1934年调查)

资料来源:国民党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中国土地问题统计分析[M].南京:正中书局1994:31.

据南京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对我国22省154县163个区16 786个田场的调查,1929年至1934年,我国八大农区的农地用途中,作物面积占89.6%,道路、水池、坟地等共占3.9%,农舍占3.4%,森林、牧场、柴山、有树木的牧场、有生产的水面共占3.1%,可见农用土地中约90%用于种植作物,10%为其他用途。

(2)各种粮食作物所占比率

抗战前我国粮食作物分布的总情况是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小麦和杂粮为主。根据国民党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的统计,全国耕地为14 138 814市顷[14],粮食作物面积为13 656 684市顷推算。粮食作物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率应为96.6%。又根据张心一先生《中国农业概况估计》及国民党政府土地委员会的调查,水稻约占20%,小麦约占22%,高粱约占10%,小米约占10%,玉米和大麦各占6%。

若从复种指数来看,根据张心一先生在抗战前对江苏等25省作物面积的估计,各省作物面积为耕地的123%,而国民党政府土地委员会估计则为135%,两者差异可能与调查的范围不同有关。可见抗战前,我国耕地平均复种指数不高,粮食作物又占了绝大比重,果林蔬菜种植面积太少。这正是旧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只顾温饱问题所致。

(3)粮食总产值和产量的估计

抗战前粮食总产值占农业生产值的比重,据美国学者珀金斯的估计,1931—1937年粮食总产值为103.1亿~109.6亿元,农业总产值为194亿~198亿元,粮食总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53.1%~55.4%。同期刘大中、叶孔嘉估计,粮食总产值为126.4亿元,农业总产值为211.7亿元,粮食总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59.7%。[15]

对抗战前粮食产量的估计,各方发表的数字差别较大。根据吴传钧在1931—1936年对中国22个省份的调查显示,小麦的年平均总产量约为4.5亿市担,稻谷的总产量年平均约为10亿市担,杂粮的年平均产量为11亿市担,22省的粮食年平均总产量约为25亿~26亿市担。而且各省杂粮种植远较稻、麦广,产量也较稻、麦多。

近代中国南北各地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比较复杂,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地块之间,不同农户之间,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之间,尤其是不同年成之间,单位面积产量高低悬殊,变化无常。加之资料缺乏,很难做出全面而精确的统计。只能根据一些零星资料,对若干主要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做一些粗略的描述和估计。近代关于粮食亩产的调查研究大都集中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学者根据这些调查资料对粮食作物的亩产进行了估计,现将几位学者的研究总结如下(表5-8)。

表5-8 全国主要粮食作物亩产量的四种比较

资料来源:刘克祥.1927—1937年农业生产与收成、产量研究[J].近代史研究,2001(5):97-98.

从上述学者的估计结果来看,总体上,水稻、小麦与杂粮之间比较,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都是最高的(甘薯除外),水稻的亩产量要比小麦至少高出一倍左右,各种杂粮的亩产量也稍高于小麦,这一结果与以上两表的估计结果是一致的。如果再考虑到经济作物产量的话,那么各种作物的亩产量从大到小的顺序应该是:水稻、杂粮、小麦、经济作物。据有关专家统计,在全国人民的口粮消费结构中,杂粮与水稻、小麦几乎占有平等的地位,区别在于各地所依赖的杂粮品种有所差异而已。经济作物由于发展不够充分,它的亩产量没有明显的扩张。

2.抗战时期的粮食生产

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山西、湖北、察哈尔、绥远等约占全国四分之一的地区相继成为战区和沦陷区,涉及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而且大都是膏腴之地、殷阜之区。因此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我国的粮食生产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粮食产量的下降非常显著。中国现代史资料显示,如果把抗战前的各种粮食产量指标均定为100的话,1938年小麦的产量只有45,大米的产量是81,小米的产量只有20,大麦的产量是58,高粱的产量是23,大豆的产量是34。[16]抗战以来湖南、四川、浙江、云南、广东、贵州、湖北、河南、江西、福建、甘肃、陕西、宁夏等各省的种植面积都在下降,拿1938—1942年种植面积的平均数与1937年的种植面积相比较,甘薯、粳稻、豌豆、烟草的种植面积都下降了10%,玉米、小麦、蚕豆、大麦、糯稻、花生的种植面积均下降了20%,大豆和棉花的种植面积都下降了30%,高粱下降了40%,小麦则下降了50%,只有油菜的种植面积是增加的,但是增幅仅仅为5%。

粮食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苛捐杂税过重,农业生产缺少资金投入。抗战时期佃农租种地主土地的租期不定,佃农时时受到被撤佃的威胁,使佃农无力也无心经营土地。同时由于租赋过重,除去种子、肥料外,所剩寥寥,有的靠典当度日,严重地打击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据四川调查,在成都平原,一个种20亩田地的佃农,在1939年一年内现金负担9种,共增加了368.8元,劳动力方面负担6种,共费时45天,占去和减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资金和时间。[17]由于战时物资涨价,农业生产成本显著提高,也影响了农业产量的增加。

3.抗战胜利后的粮食生产

抗战胜利后,蒋管区的粮食生产并没有得到改善,由于生产资料短缺和其他生产条件的破坏,粮食亩产量下降了。1947年籼粳稻亩产量仅相当于1936年的69.6%,小麦相当于战前的91.4%,高粱相当于战前的80.4%,小米相当于战前的78.97%,玉米相当于战前的97.1%。可见国民党统治区的粮食生产没有得到恢复(见表5-9和表5-10),而且粮荒更加严重。

表5-9 主要粮油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动(1936—1947年)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61.

表5-10 主要粮油作物总产量的变动(1936—1947年)

资料来源: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360.

抗战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抗战胜利后农民喘息未定,国民党又挑起内战,到处抓丁要粮,农民也无心无力从事农业生产。粮食生产进一步衰退,粮食更加短缺。1947年,稻、麦收成仅为平常年份的六成,全国大米的短缺量达到190万吨,小麦的短缺量达150万吨。加上1948年的严重灾情,旱涝灾害波及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浙江、江苏、安徽等十余省,无家可归的农民达两千万人以上,被荒芜土地2 000万亩,肥育湖南一省因水灾损失稻谷达到5 000万市担,连同其他省的损失约达9 000万市担,而蒋介石政府征实、征借配额竟增为8 000万市担,另收购军粮1 000万担,较1947年还增加三分之一。当年美援运到的粮食不到10万吨,也只够城市配售粮食的40%。[18]国民党统治区的农民在苛捐杂税、通货膨胀、拉丁抓夫、征实摊派以及高利盘剥的重重压迫下迅速崩溃,纷纷破产,粮食危机十分严重。1947年,许多城市组织起来开展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1948年,包括南京、上海、天津、北京等在内的九大城市的工人也都发动了反饥饿的斗争。农村无数饥民被迫出来抢夺米粮,发生抢米风波,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出动军警来镇压,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面临全线崩溃的危机。

(四)革命根据地的粮食生产

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以后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到抗日战争末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已经解放了一亿多人口,建立了陕甘宁边区、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晋冀豫、山东、鄂豫皖、湘赣、苏南、淮北、淮南、琼崖、皖中、广东、冀鲁豫、苏中、苏北、浙东、湘鄂赣19个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土地制度改革方案。同时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农业互助合作社,发展生产。在政策方面,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奖励开荒、通过移民转移劳动力、兴修水利、重视改良土壤和精耕细作,同时号召各行各业支援农业,支持农业技术和农业科学研究。在实施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革命根据地很快恢复了粮食生产并使粮食产量迅速得到提高。比如广昌县,土地革命前当地的粮食亩产量平均160斤左右,革命后亩产迅速上升为300斤。再比如于都县,没有实现土改分田前的粮食亩产量还不到200斤,到1933年粮食亩产就提高到三四百斤。正如1934年毛泽东指出的“红色区域的农业,现在显然是在向前发展中”,“现在有些地方不但恢复了而且超过了革命前的生产量”。[19]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粮食生产受到连续自然灾害以及反动势力的多次围攻,也曾出现极度困难的情形。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下,革命根据地很快就挺过了困难期,开始恢复和提高农业生产。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除了个别战乱和天灾非常严重的地区外,各革命根据地的粮食收成都有所上升。比如华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就比1947年上涨了7%,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上升了12%,晋绥地区的粮食增产了8%。再比如陕甘宁边区,1937年9月边区政府成立的时候,拥有862.6万亩的耕地面积,粮食年产量约111.6万石。1943年的时候,其粮食产量已达184多万石,比1937年的粮食产量上涨了65%。并且粮食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消费需求量,1943年当地共消耗162万石粮食,出现了20多万石的余粮。再到1944年的时候,陕甘宁边区的粮食产量达200万石,同时不再从外地购粮,而是将多余的粮食输出外地。[20]1949年全国解放的时候,陕甘宁地区的耕地面积已经增加到5 672万亩,粮食产量也达到1 336.4万石[21],与1937年相比,粮食产量增加1 200余万石,增长幅度近9倍。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情形也是类似的,粮食产量都在逐年增加,如晋察冀根据地,由于兴修水利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每年的粮食增产量都超过了100万石。[22]这为保证粮食供给,支援革命战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