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研究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研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状况、农地分配情形等方面,虽然也不乏引用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统计调查方面的资料,但是鲜有专门针对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实证性研究。[5]这些研究中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生产方面的数据资料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文献和数据基础。

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演变研究

近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直是经济史研究中的焦点内容,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的发展与不发展,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产生了几派不同的观点,至今仍然未能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是衰退的,称为衰退论;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是增长的,称为增长论;第三种观点是介于以上两种观点之间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农业是一种“过密型增长”,但是农业生产技术处于停滞状态,农业产量的提高并不是农业技术发展的结果,虽然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但是劳动生产率是下降的。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状况、农地分配情形等方面,虽然也不乏引用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统计调查方面的资料,但是鲜有专门针对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实证性研究。

(一)农业衰退论的研究

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期间,中国内地的大部分学者和日本研究近代中国农业的学者大都支持农业经济衰退论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农业从1840年到1949年间呈衰退趋势,农民一直采用传统的手工劳动方式和古老的耕作方法,地权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传统家庭的副业生产几乎崩溃,城市无法从农村得到粮食而不得不依赖进口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出口不断下降,农民生活日益贫困而不得不离开农业和农村。[3]张瑞德也描述过,当时的农业危机,并不是暂时性的现象,大规模的饥荒、移民、父母出卖儿女、农民进城行乞、乡村失业、负债等成为普遍现象。[4]以陈翰笙、薛暮桥、吴觉农、钱俊瑞、孙冶方、冯和法、孙晓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曾经开展过大量的农村调查工作,他们主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重点揭示了中国农村中的封建剥削和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认为封建地主的剥削和帝国主义的入侵是造成农村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章有义、吴慧、刘克祥等学者也基本赞同此观点,但是关于农业生产的数据分析要比陈翰笙等更多一些,章有义认为近代中国农业的总产量是增长的,但人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却不是增长的,他认为农业生产力在18世纪已经达到顶峰,之后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卢锋、魏丽英、王天奖、符长泉、吴存浩、郑庆平、万振凡等学者也都认为近代中国的农业单产是下降的,并且分析了农业不发展的原因。[5]这些研究中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生产方面的数据资料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文献和数据基础。

(二)农业增长论的研究

我国台湾学者王业键、日本学者河地重造以及西方学者马若孟、珀金斯、费维凯等都认为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是获得了一定的增长的。王业键提出,从清初到1933年,中国的人口增长了三倍左右,在粮食进口量非常微小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中国的农业生产应该是取得了相当的增长的。[6]日本学者河地重造的研究认为中国农业在20世纪30年代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当时的美国实际上还要高出许多。[7]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明初到1949年中国的人口增加了7~9倍,农业产量的增长也与此相当。马若孟分析了1870—1937年间,中国农民在人口不断膨胀的同时生活水平并没有降低,同时还满足着城市的粮食和农产品需求,这说明了农业经济的增长。[8]

大陆部分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开始倾向于此观点,同意近代中国的农业是有一定发展的。吴承明的分析指出,20世纪以来粮食总产量是在增长的,并且于1936年达到高峰。在此期间中国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虽然缓慢,但也不是没有,基本上适应了人口增长的需求。[9]吴柏均、徐秀丽、唐文起、邓亦兵、刘克祥、庄维民等分别论述了无锡、河北、江苏、北京、东北、山东等地农业的发展及局限。王方仲通过分析农村地价的涨落,发现20世纪前30年中农村地价呈上涨趋势,他认为这与农业生产情况良好,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紧密相关的;1931年以后,农村的地价却猛跌,这归因于土地收益的下降。徐秀丽等学者研究了近代冀鲁豫三省的粮食生产,指出19世纪中后期,受长期战乱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的产量(包括总产和单产)都是下降的;19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农业开始复苏;20世纪前30年,农业技术有所更新,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粮食生产量持续增长,农业收益表现良好。[10]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赞同农业经济增长论的观点,也有学者部分支持此观点,比如李金铮认为,中国近代的农业生产是“相对发展”,但是“绝对落后”。[11](www.xing528.com)

(三)农业生产的内卷和农业技术的停滞论

以黄宗智、Elvin Mark为代表的部分学者的观点介于衰退论和增长论之间,他们认为中国近代的农业没有经历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和制度变革,农产量的提高是以单位工作时间内边际报酬递减为代价的,仅仅是刚刚跟上人口增长的步伐。农产量的提高不是技术革新的结果,而农业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虽然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了,但是单位劳动力的产量却下降了。[12]

对上述三种观点的评述也颇多,张丽提出,农业衰退论的提出更多地建立在文字描述上,相应的数据材料却很少,也就是缺少定量分析而多是定性分析,他认为这些描述不能反映近代农业的全貌;而农业增长论的观点又显得过于乐观,许多结论建立在间接资料和假设推理的基础上,缺乏对农业生产资料的具体分析;此外,内卷和技术停滞论把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放进14世纪以来的传统农业框架中进行对比分析,实际上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因此,张丽提出了“非平衡化与不平衡”这一观点来描述近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即传统的经济秩序被打乱,而新的经济平衡尚未建立,强调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13]

不管是哪种观点的提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片面性,而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与不发展做出自己的评价。本书将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抛开观点上的分歧,把所有关于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资料挖掘出来,重新整理,重新分析,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梳理来揭示近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原貌,并将分析重点集中于农业生产结构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