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有正确的指导方针政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方式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我们应该积极地挖掘、总结、概括和继承,结合当前的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同时也应该看到,不同时期党的总任务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势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与此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内容和方法也应有新发展。因此,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既汲取传统教育经验和方法的精华,又抛弃不适应当前形势的做法,并补充新的举措,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较高的社会实践效果。
2.适用与实效相结合的原则
讲求适用与实效是农牧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特别反对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对教育决策进行可行性研究,力求做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把近期的促进作用与远期的持续效果结合起来,把简单的说教转化为经常性的,与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文体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潜移默化,长久持续地影响和教育广大农牧民,使农牧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针对性、群众性、持久性和有效性。
3.疏导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工作要立足于耐心的疏导教育,不怕麻烦,坚持不懈,不怕曲折,反复工作,当然疏导教育并不是万能的,如果触犯了党纪国法,那就要实行纪律和法律处分。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思想政治工作也应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厉行法治也是一种教育形式,与疏导教育相辅相成,纪律和法律处分以后,思想政治教育还要紧紧跟上。在把握疏导和法治相结合的问题上,既要防止片面强调法治的单纯惩罚主义,又要防止片面强调说服疏导教育,要把两者很好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
4.处理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经济的关系(www.xing528.com)
对农牧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展农牧村经济,本质上都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农牧民许多思想问题的解决,最终还得靠加强农牧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其根本任务是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努力培养“四有”新人,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摆在重要位置,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当前,农牧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结合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农牧村这个“主旋律”来进行,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和农村政策教育,改革开放的形势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把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激发其艰苦创业、知难而进的精神。在指导思想上,既要克服离开经济建设和农牧村实际问题空谈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又要切实纠正认为只要农牧民富了起来思想问题就自然解决了的片面观点,增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自觉性,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去。
5.处理好重视思想教育与积极解决实际问题的关系
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统一的意志、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不可能真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反之,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帮助农牧民群众排忧解难,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脱离群众,成为空中楼阁,也不会产生明显效果。在农牧村基层工作的同志和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认识和理解两者互为动力、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既要讲清道理、澄清认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又要注重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办实事,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凝聚力。
6.处理好突出先进性与关注普遍性的关系
农牧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主要包括党支部、村委会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根据文化知识层次、政治身份和所肩负的责任不同,应区别对待,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既不能用党员和党员干部的标准来要求普通农牧民群众,更不能把对党员和党员干部的要求降低到一般农牧民的水平。对农牧民群众来讲,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教育,进行思想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灌输先进的思想观念,克服、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和陈规陋习,不断提高整体文明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