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元节:汤圆与华人欢聚,团圆传统

上元节:汤圆与华人欢聚,团圆传统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的节日似乎一直与吃紧紧联系在一起,端午又叫“粽子节”,中秋叫“月饼节”,上元又叫“元宵节”。最重要也是最为熟知的“元旦”就是我们俗称的“春节”,是所有华人迄今为止认同度最高也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不论贫富,在这一天家家都是欢声笑语的。正月十五是年节的最后一天,也叫元宵节、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到了宋代,出现了用水直接煮熟的“元子”,焦糙和元子二合一成为了汤圆,吃汤圆也意味新的一年阖家团圆。

上元节:汤圆与华人欢聚,团圆传统

一提到过节,总是会感叹:“每逢佳节胖三斤。”传统的节日似乎一直与吃紧紧联系在一起,端午又叫“粽子节”,中秋叫“月饼节”,上元又叫“元宵节”。在大快朵颐的同时,其实也蕴含了深深的文化传统。

作为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我们的重要节日都与农时息息相关。春夏秋冬四时节令,春播要过节,比如春节、清明,半收要过节,比如端午、尝新,丰收要庆祝,比如中秋、重阳。冬令要祈福,比如冬至、腊八,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又一年。

最重要也是最为熟知的“元旦”就是我们俗称的“春节”,是所有华人迄今为止认同度最高也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按照农历,正月初一,是“三元之日”,既是一年的开始,也是一季和一月的开始,所以这一天也叫元旦。辛亥革命后,采用了公历纪年法,每年1月1日定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就成为了“春节”。旧历中从腊月二十三到元宵节,都属于新年,最隆重的“年”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到新一年的第五天,所以“大年三十”的除夕和“大年初一”的元旦最为热烈。

节前要置办各种“嚼果”,小年先祭灶,吃麻糖,要预备年糕米饭、饺子、鱼、元宵这些有特别寓意的佳肴。除夕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因为一般是除夕日下午或晚上,所以也叫年夜饭。与平时不同,年夜饭是全家团圆的家庭宴会,没回来的人,吃年夜饭时也要给他留一个席位,摆上碗筷,图个团圆的寓意。

到了汉代,年夜饭大吃大喝的习俗就基本形成了,年夜饭上饭菜种类丰富,必得有酒有鱼,图的就是喜庆吉祥,年年有余(鱼),即使是小孩这一天也可以略尝一点酒,就是要图吃饱喝足的彩头。先秦时一般喝椒柏酒,到汉末便渐渐被屠苏酒取代,都是加入药材可以避瘟的药酒,主要为了讨健康长寿吉利。“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写的就是这种习俗了。有些地方还在除夕吃饺子,里面常常包有钱、糖、枣,寓意发财、甜蜜、早得贵子。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后来又叫“扁食”,因为除夕也是两年相交于“子时”,寓意“交子”,这种年夜时吃的面食才改叫为“饺子”。年夜饭一般要多做点,剩的饭根留在第二天吃,寓意“富贵有根”。

正月初一亲朋好友就开始互相拜年,一般要请客喝茶,留客人喝年酒,食年糕。年糕一般是糯米制成,谐音“年高”,有步步高升的寓意。喝年酒则是拜年最重要的环节,走亲访友和团拜都要聚一聚,吃个宴席。不论贫富,在这一天家家都是欢声笑语的。

正月十五是年节的最后一天,也叫元宵节、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因为这一天是满月,因此也象征了团圆美满。元宵节在远古时代就有,本是皇室祭祀太一神的,到汉代因为祭祀是在夜里举行,总要打着火把照明,所以元宵节通常都是晚上庆祝。真正平民也庆祝元宵节是从汉代之后。

汉高帝刘邦去世后,刘盈登基为惠帝,因为生性怯懦,大权掌握在吕后手中,吕后将娘家男子纷纷加官,女子嫁入刘家宗室,把朝廷变成了吕家的天下。吕后病死后吕家人怕被排挤,在上将军吕禄家中密谋造反,被齐王刘襄连同开国重臣周勃、陈平戡平,转而拥立汉文帝,开启了其后的“文景之治”。据称平定之日正是正月十五。为了庆祝“平吕”,文帝下令“张灯结彩,与民同乐”,元宵节也由皇家祭祀普及到了民间。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当时公派去印度留学的蔡愔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上写道:印度正月十五是参佛的良辰吉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这一天在宫中和寺院燃灯礼佛。慢慢的,民间制花灯和放灯也成了节日庆祝的一个环节。到中唐后,这一天已经变成全民狂欢节,开元盛世时的长安灯市规模大到燃灯5万盏,还有高达150尺的巨型灯楼。男女老幼这一天都可以上街逛灯市,当然集市上也不全是灯,还有一应杂耍唱戏吃食摊子。

至于元宵节这天吃元宵,也不是最早就有,而是在宋代才逐渐形成的风俗。南北朝时元宵节一般都吃荤油熬成的豆粥 [1],唐代要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面茧就是用面粉做成蚕茧的样子,供人食用。除了面茧,唐代风靡的小吃还有粉果和焦糙。粉果是一种由米粉制成的团子,内里带馅儿,经过油炸,就成了外酥里嫩的焦糙,这种炸团子应该就是元宵的前身。到了宋代,出现了用水直接煮熟的“元子”,焦糙和元子二合一成为了汤圆,吃汤圆也意味新的一年阖家团圆。

现代的我们一般只知清明,不知寒食。就像是春节和立春一样,寒食和清明的时间也很相近,一般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的一两天。寒食节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设立的,就是晋文公用错了求贤手段,本想高薪聘请人才,却不料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山为官,晋文公为了利用一下人才最后一波价值效应,用寄托哀思的方式打了一波重视人才的广告。当然这可能是传说,真正的缘起应该是由周代的禁火旧制而来。春天易发火灾,因此周代有春季禁用烟火制度,禁火期间人们只能吃事先做好的冷饭,因此得名。清明节又名鬼节,与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一起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大约到了唐代,因为两节相近,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寒食成了清明的一部分。节日内容主要是祭祖、踏青、挂杨柳枝、荡秋千。祭祖需设肴馔,祭拜完毕,子孙一般要“余”,就地将剩下的食物吃掉。有的地方,族人会在当天聚在一起,杀猪宰羊一起吃,俗称“吃会”。因为吃的都是冷食,一种适合贮存、酥脆的“寒具”应运而生。“寒具”又叫“馓子”,是一种油炸的面食,南方多用米粉和成,北方则用面粉。在江浙一带,人们还在清明前后采集野荠菜、青蓬,切碎拌入面粉中做成青团

端午又叫“端阳、五月五、蒲午、龙舟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一直有赛龙舟,吃粽子、咸蛋,喝雄黄酒、菖蒲酒,挂香袋之类的习俗。粽子又叫“角黍”,是用泡湿的粽叶,包上糯米,加上用肉、豆沙、红枣做成的馅儿,包成三角形、方形或枕头形进行蒸煮。一般都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实际上应该是后世的附会。在南朝《荆楚岁时记》中,粽子还是夏至的时令饮食,跟屈原没什么关系。应该是随着北方人不断南迁,经济重心渐渐南移,从北而南传遍全国的,只不过屈原正好是端午去世的大众偶像,集事业成功、理想高洁、命运悲剧于一身,简直是爱国主义和个人情操的天选,所以端午托了纪念屈原之名,在吃的同时加入了更多的寓意。(www.xing528.com)

除了粽子,端午节还要饮雄黄酒,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蛇虫鼠蚁开始肆虐,因此大人为了驱邪避毒要饮雄黄酒,孩子的面额也要抹上。《白蛇传》中,白娘子因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就是这个道理了。

中秋作为节日是古代敬月习俗的遗痕。在周代,中秋是迎寒和祭月的日子,到晋代才开始有中秋赏月的习俗,到唐代,赏月之风盛行,到了宋代才正式出台“中秋节”,这一天百姓们赏月送瓜。原来用于祭月的供品,也渐渐成了节日的吃食。

在农耕为主的中国,面粉和糯米制品在不同的节日被捏成特定的形状,承包了大部分节日吃食:春节的饺子、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馃、端午的粽子、重阳的花糕,还有中秋的月饼。

月饼在唐朝时应该还属于高端奢侈品,《洛中见闻》中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饮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可见那时的月饼是稀罕物。到北宋时,月饼基本也只在宫廷流传。传说是直到元末,广大中原人民不满元朝政府的统治,朱元璋起义抗元,刘伯温为了防止官兵搜查,献计把“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条藏在饼子里,再分头送入各地起义军中传递消息,才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到了明代,月饼开始在民间正式流行起来。

月饼也随着地域饮食习俗的不同分化成广式、苏式、京式几种。“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说的就是苏式月饼。这种江浙一带的月饼又酥又甜,馅料紧实,轻咬即碎。广式月饼则皮薄馅儿大,口感松软。京式月饼则是北方典型的发面饼。月饼的“圆”与“团圆”相呼应,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了亲友互赠的佳品,承载了人们对节日的美好寄托。

除了上述节日,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节日,比如“人日”“月晦”“上巳”“立春”“重阳”,相关的食俗在此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在节日里,食物不只是单纯的果腹之需,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自上古起,含蓄的中国人就习惯性地将诸多美好的心愿包藏在小小的食物中,在品尝香甜滋味的同时,我们消化的也是自己对未来美好的希冀和先人对我们最好的祝福

【注释】

[1]《荆楚岁时记》又载:“正月十五日,作豆糜,加油膏其上,以祠门户。先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仍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著而祭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