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一提到吃饭,首先想到的就是一群人围坐在一张桌前,中间一盘盘菜,大家推杯换盏,一起分食,热闹又有烟火气,与西方每人面前一份餐食截然不同。但这种区别是唐宋之后才有的,在合食出现前,我们的祖先同西方一样,都是分餐。
周代以前的人习惯席地而坐,吃饭也是如此,这也是秦汉之前食器为什么都有高足的原因。饭食一般都放在俎案之上,一人一份。按《周礼·司几筵》中的注解:“铺陈曰筵,籍之曰席。”筵要铺满整个房间,席则铺在筵上,质地更细软,供主客坐食,孔子曾说:“席不正,不坐。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在举办宴会时,菜肴都放在席前案上或直接放在筵上,后来的“筵席”“酒席”“一席之地”都因此而来。
《东观汉记》里讲孟光表达对夫君梁鸿的尊敬,每次吃饭都是将食案举到与眉毛平齐,传出了“举案齐眉”的佳话。
汉墓的壁画、画像石上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例如,河南密县打虎亭一号汉墓画像石上,可以看到主人坐在方形大帐内,面前有一条长方形几案,案上托盘内放满杯盘。主人两侧各有一列宾客席,有就座交谈的宾客,还有侍者在案前服务。
《史记·项羽本纪》中描写鸿门宴上项庄舞剑,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正是由于主客分坐于不同方向的席位,中间有空地,才可以有舞剑这种危险性极高的娱乐项目,一不留神,刘邦极有可能真的成为俎上鱼肉。
除此之外,早期的男女不同席进食。《礼记·曲礼》记载:“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
这是普通人家的吃饭礼俗,如果是国宴,则男女更要分开,甚至是“男子在堂,妇人在房”。不过对于被视为蛮夷,风俗异于中原的楚越之地,男女混坐就稀松平常了。甚至在国宴中都如此。比如,楚庄王王后在一次宴饮中,蜡烛突然熄灭后被臣子调戏,她直接将该大臣的冠缨扯下,可见座位距离是很近的。(www.xing528.com)
古代的餐制也与当今不同。在上古时期,为了配合田间劳作,都是一日两餐。甲骨文中称为“大食”“小食”,分别代表早晚餐。早餐之后开始一天的劳作,晚归回来吃晚餐,典型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时的晚餐与三餐时的“晚”可截然不同。按照殷历算,上午7—9点是“大食”,下午13—15点是“小食”。早餐吃得多一些,所以称“大”,中午没时间吃饭,晚餐后因为无所事事,所以吃得少一些。
到先秦,大部分平民依旧是两餐制。《孟子·滕文公》中提道:“贤者与民并耕而食,朝曰饔,夕曰飧。”与先时无异,飧食又名哺食物,顾名思义,就是补充一下、少吃一点。一直到现在,中原一些山区乡村还保留着一日两餐,晚餐吃剩饭而不另做的习惯。
但在上层社会,贵族们早就悄悄地吃起了三餐。《周礼》中有“王齐日三举”的记载,一举就是杀牲吃大餐的意思,一般周王一天吃一顿大餐,到斋日里必须一日三举,三餐都要吃肉。《战国策》里也写道:“士三食不得厌,而君鹅鹜有余食。”可见到战国时连士族都是一日三餐了。汉代之后,大部分地区都一日三餐了。东汉人郑玄对孔子“不时,不食”注解时就提到“一日之中三时食,朝、夕、日中时。”郑玄是按当时汉代人习惯来解释的,可见当时三餐应该是普遍的。
但到了今天,晚餐几乎成了大家减肥路上的一大杀器,一谈减脂就统统搬出古人“过午不食”的理论。不吃晚餐成了最受欢迎的减肥方式,但忙着种地的古人明明是不吃午饭。“过午不食”只是古代出家人的戒律之一,所谓的“午”就是11点到13点,也就是说,过了13点就不能再进食了。为什么过午而食是非时食呢?佛教认为:清晨是天食时,即诸天天人们的进食时间;午时是佛食时,即三世诸佛如来的进食时间;日暮时是畜生进食的时间;昏夜则是饿鬼进食的时候。本着趋吉避凶的选择,古人不会选择在下午和晚上进食,因为那就等于是把自己与畜生和饿鬼归于同类。
但是当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大部分和尚同百姓都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即使过午不食,也不会过于饥饿。事实上,在上层社会,尤其是皇帝,甚至需要一天四餐,天子不但有早午晚餐,还有一餐“暮食”,大概在天黑月亮升起的时候吃。在早早说晚安入睡的年代,足可以称得上是“宵夜”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