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的冠、昏、丧礼构成的是一个人人生的全过程,而“祭”则是人对历史和传统的继承了。所谓“祭礼”,就是对神祇、人鬼的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周人,乃至再往远追溯的华夏人看来,可是最重要的事。华夏民族重视祭祀,这种重视从各种供奉的饮食中就可见一斑。即便在都没有吃饭器皿的远古时代,人们也可以用在石头上炙熟的米、肉和用手从土坑里捧出的水,和着槌鼓敲击的节拍向鬼神献祭,重点不在于食物有多精美,而在于献祭本身表达的敬意。这种敬意在“衣食既足,礼让以兴”的周代,体现为对祭品质量和数量的重视。
为了表达对天地的敬意,天子和诸侯要亲自去耕田,这种田又被称为籍田,当然王侯不可能每天都亲自耕地,但仪式还是要走的,籍田里最后的收获也需要特殊保存,放入神仓、御廪,由专门的职官管辖。在郊天和宗庙祭中,天子和诸侯还要亲自射杀牺牲,王后、夫人也要亲自舂米。
祭祀的牺牲除了牛羊豕三牲,还有打猎捕获的野生动物。一般作为祭品的牺牲必须干净壮硕,以示对神灵的尊敬。不同等级的人祭品选用不同,天子祭祀用大牢,诸侯用少牢,以此类推。(www.xing528.com)
为了表示对祭祀的重视,在祭祀前,主祭司和助理们都要斋戒,暂停一切娱乐活动。在祭祀仪式结束后,祭肉要由上而下地分配,称作赐胙。天子、诸侯可以向下属分肉,这可是受到先祖神灵护佑的肉,因此赐肉也代表着将福祉自上而下地传递,获得赐胙代表着得到上级信任和嘉奖,反之,则是被国君疏远和轻视。比如,《孟子·告子下》中就描写过: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为无礼也。孔子正是因为国君轻视,没有得到祭肉赐胙,才心灰意冷,官帽也不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