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现代保存技术的古代,所有人都要遵循着“四季”的脚步,春耕夏忙、秋收冬藏,在北方漫长的冬天,南方酷热的夏天里,来之不易的食物须得到妥善的保存,才能穿越时间,更多地出现在饭桌之上。
智慧的古人通过盐渍、蜜炙、风干、熏腊、冰镇等手段,最大程度地贮藏和保鲜食物。自先秦开始,北方人就懂得窖藏,地下储藏室背阴凉快,保存谷物相当合适,但对南方人来说,地窖性价比就不那么高了。大量的降雨本就不适合修建地窖,潮湿的环境还容易让谷物发霉,所以南方的古人更多搭棚子,储藏室和地面有高台相隔,用来隔湿。通常这种棚子一般也叫“仓”,更大一些的“仓”可以做成复杂的塔形,但再豪华的仓库也没办法在炎热的夏季阻止肉类快速腐烂,更无法让夏季的菜蔬保存到冬天。所以,特殊的保存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盐来腌渍。今天的我们知道食盐的高渗透压能让大部分细菌无法生存,因而抑制食物腐烂,但古代没有生物学常识的时候,这种有效的方法都是经过无数次经验积累得出的。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三千多年前的《诗经·谷风》中就有“我有旨蓄,亦以御冬”的诗句,其中的“旨蓄”就是我们现在用坛子腌渍的蔬菜。周代时,每到秋天,人们就知道用腌渍、日晒等方法,把菜保存起来,以备冬季食用。在没有冰箱冷冻保存,也没有蔬菜大棚技术的古代,想要在冬天吃到菜,人人都得是腌菜的行家里手。韭菹、菁菹、茆菹、葵菹、芹菹、笋菹,这里的“菹”就是腌菜。各地的菜经过大致相似的腌渍程序,不同的发酵方法和味道偏好,最后产出的是完全不同的风味。延边地区的辣白菜,东北的酸菜,四川涪陵的咸榨菜,扬州的糖醋酱菜,无论哪一种,都清香爽口,嫩脆适宜。肉类的腌渍主要是脯腊,脯和腊都是干肉,但略有区别:脯是干肉条,而腊是直接整只腌渍。除此之外,还有将肉撒上盐,放置晒干,再把肉切块浸在装满酒糟的瓶子里腌渍的“醢”,腌肉的工艺也早就存在,周代就有专门负责腌渍食品的“腊人”“醢人”,到宋代,腊肉出现了金华火腿这样的新品种。水果的保存则更多用蜜炙。蜜炙的原理很简单,就是把新鲜的果品放在蜂蜜中熬煮,用火去掉其中的水分,水分去得多到完全不带汁的叫“果脯”,还湿漉漉比较柔软的就是“蜜饯”。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考验技艺,因此,高水准的果品蜜饯往往都是贵重的礼品。由于蜜饯制作的原料和风格的不同而形成了多种风味流派,代表性的有京式蜜饯、广式蜜饯、苏式蜜饯、闽式蜜饯等。京式蜜饯以苹果脯、桃脯、梨脯、金丝蜜枣、山楂糕最为著名;广式蜜饯以糖莲心、糖橘饼、奶油话梅享有盛名;苏式蜜饯以无花果、金橘饼、白糖杨梅最有名;闽式蜜饯最出名的是加应子、大福果这类橄榄制品。
保留夏天的味道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大部分腌渍食物不只出现在各种筵席、富人的家常餐桌上,因为造价低廉、制作容易,大部分平民百姓都吃得起。经过腌渍的食物,再次用蒸、煮、炖、炒的火烹法,可以让封住的食材再次散发出别样的新味道。但夏天用冰来保鲜是贵族阶层的一种权富象征。虽说古时没有空调和冰箱,不过从文献和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找到类似的器具—冰鉴和冰桶。
所谓的冰鉴,实际上是一个两层的容器,内里圆形,可以盛放食物和液体,外层为方形。夹层中可以放炭或者冰,既可以加热,也可以制冷。冷气不但可以传导到缶内使食物降温,还可以通过盖子上的镂空花纹将冷气释放到屋内,既是冰箱,也是空调。这样的神器早在春秋时就已出现,不过只有上流社会才用得起罢了。那时冰的挖掘和储存都是一件费时费力的活儿,因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掌冰的职位叫凌人,还安排了下士、府、胥等90多个下属,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烦琐度。当时贵族夏天用的冰,都是在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并且按用量的三倍储存下来的。只有祭祀,宴请宾客或者大丧事的时候才会用到冰,可见冰是很贵重的。而储藏则更是藏在深山的背阴,极其阴寒的地方,每年春末启用之前,周王还得搞个开启仪式,用桃木弓往冰室里射一支棘做的箭,才能开始使用。到伏天的时候,朝廷还会举行个发布会,美其名曰颁冰仪式,把冰作为珍贵品赏赐给士大夫。直到唐朝时,冰都贵如金子。
发展到宋元时,冰都还一直由朝廷储藏和掌管,只是采冰和制冰技术进一步发展后,冰量大增,冰不再只用于贵族,也会在市场中出现,容器也由散热快的冰鉴逐渐发展为木质冰桶,冰桶多为红木和梨花木,一尺多高,木料刷漆后用铜片或者铅包裹,冰块搁进去可以整日不化。(www.xing528.com)
到明清时,藏冰已不单单是官府行为,出现了更多的民间冰库,甚至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冰带来的凉意了。清人严缁生《忆京都词》中就说道:“冰窖开后,儿童舁卖(抬着卖)于市。只须数文钱,购一巨冰,置之室中,顿觉火宅生凉。余戏呼为水晶山,南中无此物也。”冰不仅被用于保鲜食物,也会直接入菜,被做成冷饮。根据《周礼》记载,其时的饮品可分为六种:“水、浆、醴、凉、医、酏。”
其中的“凉”大概就是指冰凉饮品,类似于冰粥之类冰镇过的饮品。屈原也提到过“挫糟冻饮,酌清凉兮”,那时的酒多为酒精度很低的原浆,在夏日容易变酸,因此贵族在夏日宴会饮用时,常常需要冰镇。冰镇之风到了三国时,不仅局限于饮品,甚至魏文帝吃水果时也要冰镇一下,即所谓“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到隋唐后,市场上不仅有冰镇饮品,更是出现了各式直接加冰的冷饮。《酉阳杂俎》中记载了“酪饮”与“糖酪”的做法,都是加冰的饮品,还有类似于冰淇淋的“酥山”以及用奶和果汁加冰配制成的“冰酪”。
到了宋代,汴京更是出现了“冰糖冰雪冷元子”“雪泡梅花酒”等一系列口味的冰饮,《东京梦华录》中提到市面上当时出现一种“澄沙团子”,《梦粱录》中也提到“麝香豆沙团子”,可见,那时候除了饮品还有沙冰,食谱之丰富程度,足可以支撑起一个时下流行的夏日甜品铺。
当然,冰饮在当时还是贵重而奢侈的,即使吃也并不能天天吃,然而吃货的智慧总是无限的,普通百姓想出了井水冰镇的方法,把食物用篮子装好,用绳子放下浸在井中,天然冰镇。像这种夏日冷水浸西瓜的法子,直到三十几年前冰箱不流行的时候人们还都一直用。
早些时候,既然没有那么多冰,消暑更多的还是用热饮,夏日吃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汤饼,大汗淋漓,从而带走身体中的热。祛暑湿暑热的还有一系列豆汤和菌类,比如绿豆汤、竹荪汤、银耳羹等。更有甚者,还有用草药去暑的,葛洪曾提过,在立夏时吃一种叫作“玄冰丸”的丸药,据说就不会感觉到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