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例子,是关于班组会议的。
某个包装车间有五条不同的包装生产线,其中两条生产线的利用率较高,基本上处于满负荷运行的状态,另外三条生产线的产量需求不高,每天具体哪条生产线会运行依据产量需求而定。这个车间在班组层级的日常控制机制,包括了班组的开班会和收班会,没有班组与班组之间的交接班会。
开班会由车间主管负责召集,大约有30位团队成员会聚集在一起,前后排成两个半圆,车间主管站在当中,交代一下当天的产量需求、安全注意事项、人员安排情况,然后开班会结束,人员各自就位,从上一班人员手里接手工作,开始开机生产。
收班会同样由车间主管负责召集,时间则是在下一个班的人员开完了开班会,来到岗位接手后,上一个班的班组人员从岗位上离开并汇集到一处,仍旧是前后排成两个半圆,车间主管站在半圆内,面对着大家,就当天的安全、质量、绩效的情况进行一个简短的汇总,通常我听到的陈述是“安全没有问题”“质量方面产生了多少的不良品”“设备效率是百分之几,产量完成多少”等,然后大家解散下班。
这个包装车间的班组会议的召开形式,可能你在其他工厂也有观察到。那么这个形式有什么问题呢?
我对这个车间的开班会和收班会的目的有很大的疑问。在这个例子里,车间主管在开班会上交代了几点信息,在收班会上对班组表现进行了简单总结,看上去信息清晰简洁明了,但是,这些信息对于班组运作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这个班前的沟通,和班后的总结,又会发生什么明显不同吗?班组会议只是分享信息吗?我们说的日常控制系统要发挥的“确保标准执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有得以落实吗?
让我们围绕这些问题,详细展开来探讨一下。
首先,对于这个车间班组会议所扮演的信息分享的功能,我提出了质疑。因为无论是在开班会召集时,还是收班会召集时,大多数时候,设备仍旧在运行状态中,这导致会议现场非常嘈杂,充斥着非常大的机器运转的噪音。平时在工作状态下,大家是戴着耳罩作业的。虽然班会的地点选在了一个角落,地点离开满负荷运转的两条包装线大约有20米距离,但是30个人聚集在一处,要想听清楚主管沟通的信息,还是有难度的。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还不如将需要沟通的信息,直接目视化在展板上更加有效。所以在分享信息这点上来说,班会的效果是有待商榷的。
当然,班会也不应该只是分享信息。在这个例子里,我们没有看到每个团队成员对自身所负责的岗位,是否有效确保了标准的执行,是否有发现的问题,以及发生了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需要何种支持,进行过任何的汇报和讨论。
在开班会上,我们并不知道上个班次发生了什么,设备是运转顺利呢,还是有严重的安全、质量、效率方面的问题?是否有什么问题,在上一班里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在接下来的班组里予以关注、解决,或者是需要寻求其他人员的支持?这方面信息的缺失,源自两个班组之间没有相应的交接班机制。对于这一点,生产主管的解释是,这些方面的问题,会记录在班组日志上,主管来上班后,会通过查看班组日志来了解上一班的情况,并且两个班的主管,彼此之间也会面对面通一下气;下一个班的人员到岗后,也会向上一个班的人员简单了解一下情况。但是,到底需要了解哪些情况呢,是否真的做到了充分交接信息?“这个嘛,凭经验喽。”在这点上,上一个班组的信息并没有通过标准化的形式得以有效地传达。而缺失了这些信息,使得下一个班来工作的人员,对接手设备的状况无法做到了如指掌,也很难据此快速做出正确判断。
而在收班会上,我们分享的信息,是已经过去的结果表现。一方面这个时候大家工作了一天,都急着想早点回家休息,一方面现场的嘈杂也影响信息的传达。而且,对于已过去的事实,我们的这些信息分享,既无法改变已结束的班组的绩效,也无法对下一个班的绩效产生作用。而真正有作用的,应该是在这些已过去的结果基础上,我们清楚到底在下一个班组里可以采取一些什么行动,可以注意一些什么事项,而这点恰恰在现有的运作模式里遗漏了。
在整个班组层面的会议机制里,发言的人,只有生产主管,班组的团队成员,并没有起到“我的设备我做主”的作用。大家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接收分享的信息,而没有自主管理的动作和参与,每个人没有就自己所负责的设备、岗位上发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汇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没有对自己是否需要支持来解决问题而提出要求。并且所分享到的信息,是整个车间的绩效表现,是绩效的整体结果。整个车间的绩效结果好坏,并不意味着某台设备同样好坏,而且结果为导向的绩效指标,导致了管理的滞后,我们管理的是结果,而没有管理过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被隐藏了,并没有得到及时关注。
在这个例子里的问题,我在很多工厂的班组会议里,都有观察到,同时类似问题,在其他层级的回顾会议机制里,我也屡屡观察到。
让我们来看第二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发生在一家有着200人左右的工厂。这家工厂有三个主要的产品线,分成了四个车间。每个车间每天都会有一名代表,参加工厂的每日运营会议。参加每日运营会议的,还有来自工厂安全部门、质量部门、维修部门、物料计划部门、财务部门、持续改善部门等的其他人员,大约有15人。会议在一间小型的会议室举行,大家围着一个长条桌站立。(www.xing528.com)
会议的召开方式,是每个车间的代表,逐一汇报过往24小时的车间绩效结果,包括安全、质量、绩效等方面,如果有异常问题,会在汇报结果的时候提及。每个代表手里有一张记录表,大家分别拿着各自的表单宣读着结果。在所有车间汇报完毕后,主持人会问大家,有什么异常问题需要予以额外关注的吗?如果有,这个问题则会被记录在一块看板上。然后主持人会宣布,接下来是自由交谈时间,大家可以就需要寻求支持的事项,找到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交谈。
除了以上流程以外,每周三会增加一个环节,针对看板上记录的问题,主持人会带领大家逐一回顾一遍,询问某个问题是否在预计时间内被有效解决,如果未能有效解决,主持人会进一步询问负责人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会议时间不长,大约15分钟后结束,当然周三例外,对看板上所记录的问题的追踪,需要视问题的多寡和复杂程度而定,问题多的时候,可能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全部谈完。
如果我们拿上一个班会的例子,来看这个每日运营会议的运作,我们发现它同样存在着类似的一些有趣的问题。
首先,在四个车间汇报结果的环节,我观察到,除了汇报的人员,其他人员大都只在“洗耳恭听”,毕竟,一个车间的绩效数字是多少,跟另一个车间没有多大关联,虽然每个车间绩效表现都达标,整个工厂的绩效就能得以保证,但是在每日运营会议这个层级上,我没有看出有哪个人对不是自己负责区域的绩效结果表现出了兴趣。
在这点上,我们在这个环节所分享的信息,就完全成了信息分享。我们并没有在这里分享对大家来说都能感兴趣的信息。
当然,我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某个车间所发生的安全事件或者质量事件,或许对另外一个车间有帮助,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凸显这部分信息呢?我们是否可以删繁就简,寻找出那些对整个团队来说有意义的信息呢?对于参加这个会议的每个人来说,他们除了可以得到分享的信息以外,他们为这个会议带来的增值部分是什么呢?他们需要提供什么支持,做出什么决定吗?
其次,我对问题的追踪环节也有质疑。问题的追踪,包括每天汇报问题并记录在看板上,和每周三的追踪环节。如果问题可以在自己的车间团队内得以解决,为什么要提交到整个工厂的每日运营会议上?提交的目的,是单纯的信息分享,还是需要寻求支持?如果是单纯的信息分享,这样的形式是否有效?如果是寻求支持,那能否在问题发生并确定了需要其他支持时,就直接联系其他部门?为何要等到24小时后的会议上才提出?什么情况下,我们提到每日运营会议上来寻求支持,才会更有效?另外,对于每周三的问题追踪环节,我们这样逐条回顾的方式是否有效,是否可以改善?我们利用会议,占用这么多人时间,在回顾过去的事情,可不可以做到责任人在会下自我回顾,而在会议上,则可以根据回顾的情况,只针对需要团队支持的部分提出要求?
在上述两个有关回顾机制的例子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过多的信息分享;
2.信息是过往的绩效结果,缺少因此需要做出的决定;
3.谈论的话题只涉及小部分成员;
4.人员的参与度不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