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成长需时几年?-持续改善之道

孩子成长需时几年?-持续改善之道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台设备上,开展自主管理活动需要几年?养大一个孩子到开始上学读书,需要七年。我想说,同样地,一台设备要想做好自主管理活动,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也至少需要七年。“影响最大、或者我们认为我们最能够付诸努力的一到三个损失降低或者消除是什么?”清洁活动一结束,设备立刻恢复脏乱差的状态。“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几年?”,这个问题对我们开展持续改善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提醒。

孩子成长需时几年?-持续改善之道

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几年?这个问题是不是看上去太简单了?

那么,做好持续改善需要几年?一台设备上,开展自主管理活动需要几年?

养大一个孩子到开始上学读书,需要七年。如果你熟悉TPM的话,你一定知道自主管理活动有七步。那么做完这七步需要几年呢?我想说,同样地,一台设备要想做好自主管理活动,设备操作人员能够具有自主管理的能力,也至少需要七年。

这个问题和它的答案,对于如何做到“少即是多”来说,启发就是需要慢慢来,从简单的、基础的开始。毕竟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没有一个婴儿天生就会走路。

当然,慢慢来不等于拖延。慢慢来对于持续改善的开展来说,就是不要急于全面铺开,不要广撒网,相反,我们要做到有的放矢,要从关键的设备开始、从重点问题着手,打好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要踏上持续改善之路时,我们需要做的首要事情之一,就是要做好战略分解,通过战略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识别亟须改善的领域在哪里,这样我们就可以抓重点,先从这些重点着手。

对于战略分解的关注重点的识别,我经常会问这样的一个问题:“最重要的一到三件事是什么?”“影响最大、或者我们认为我们最能够付诸努力的一到三个损失降低或者消除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在努力帮助团队缩小关注范围,抓重点。

而采用“组织切片式”的先导小组模式,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慢慢来。先用先导小组摸索和尝试新的工具,同时由于先导小组的规模不大,这也便于领导团队集中精力予以关注:领导团队可以根据对组织现有能力和资源的认知,来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先导小组、重点关注的改善事项,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领导团队自身可以确保有足够的时间,亲自带头领导先导小组的开展,展示领导团队的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团队可以充分利用先导小组的改善活动去熟悉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工具,并初步培养一个对于持续改善抱持认同的人群,作为改善活动拓展的种子。

对于改善小组,我们也需要缩小关注范围,抓重点。我们可以提问:“损失所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一到三个模式是什么?”“导致损失发生的最重要的一到三个因素是什么?”例如当我们尝试解决质量缺陷问题时,我们需要对质量缺陷进行进一步的细分,从质量缺陷发生的时间、地点、部位、程度等方面,细分为具体的质量缺陷模式(Defect Mode),针对细分后的质量缺陷模式,我们就可以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来筛选出关键的一到三个质量缺陷模式。对于改善小组来说,往往只需要关注其中的一到三个质量缺陷模式就足矣,而不是所有的缺陷模式都笼统地抓进来尝试解决。因为最重要的一到三个质量缺陷模式,往往造成的影响就可以达到60%~80%。这个二八原则常常会被人忽视!(www.xing528.com)

当我们缩小了课题范围,针对选择出来的一到三个质量缺陷模式进行研究时,我们同样需要学会如何识别关键流程里的关键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原因分析和改善行动的实施,而不是对所有的流程、所有可能的原因都拿出来详细分析、制定行动计划。这样我们才能集中火力,事半功倍。这同样也是二八原则的体现。

这样一种集中火力解决问题的改善小组开展方式,可以确保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慢慢来,可以聚少成多,而非在大量的问题面前因为铺开的面太广而迷失方向,疲于应付。

对于自主管理活动来说,我们更是需要慢慢来。

我们首先需要选择一到两个关键设备,启动自主管理的先导小组,像我们开展先导改善小组一样,由领队团队带头,从准备阶段、第一步开始,脚踏实地地往前推进。每开展一步,我们都要认真总结,我们预期的目的是否有达成,相关工具的使用是否正确,系统的建立是否完善,阶段性目标是否有达成,目标的达成是否有赖于这些工具的使用和系统的建立,还是出于侥幸的偶然因素?人员的能力提升是否达到期望?人员参与其中的收获有哪些,是正面的反馈,还是负面的?

我看到很多失败的小组,就是因为急于推进而造成的。有的小组在开展首次清洁时,都没有认真地做好设备基础原理的培训,就匆匆将设备胡乱拆卸一气,这样不但首次清洁的工作往往只是流于表面的清洁,而没有帮助大家更进一步地认识设备的运作原理,大家也没有通过清洁活动认识并掌握到设备存在的异常情况有哪些。更糟糕的是,因为乱拆一气儿,清洁好了的设备组装起来后无法开机,大家对首次清洁工作的意义就产生了怀疑,认为这些活动对工作毫无帮助。这样一来,虽然看上去是做了首次清洁,但却没有达到人员能力提升的效果,也没有给设备带来实质性的改善。清洁活动一结束,设备立刻恢复脏乱差的状态。

有的小组在开展自主管理活动的第二步时,没有花工夫在污染源、难检查点的消除上,而是为了急于推进,对于污染源,制定了一大堆清洁标准,认为通过清洁标准的执行,就可以达到让设备在表面看起来“闪亮”的要求,却没有花精力去分析为什么会有污染源,污染源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如何才能从源头上根除污染源,结果就只是制定了一堆清洁标准。而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清洁了以后,污染源马上重新出现,这让现场人员要么疲于清洁,要不就是对清洁要求不予理睬。事实是,后一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毕竟没有人愿意天天去干一大堆看上去没有效果的清洁工作!

自主管理活动中这些基础性的步骤,在工具的理念上并不难理解,但是我们需要认认真、扎扎实实地付诸实施,需要做好一环,才能进入到下一环节。只有当我们对每一步、每一步内的某个具体工具、系统摸索和积累出了足够的经验和能力,能够看到每一步在设备、人员方面的提升成果,我们的自主管理活动才算在前进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这方面,急于拓展、没有区分重点关注的活动,不会起到有益的帮助。

“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几年?”,这个问题对我们开展持续改善来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我们需要的,不是多而无效、快而无用的活动,我们需要的是少而有效、精耕细作带来的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