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管理上,都会制定管理的目标。这些目标大都是结果性的目标,用以衡量业绩绩效的表现情况。比如很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工厂,都会追求“安全第一”,同时针对安全,会制定有关的安全指标,例如安全事故的数量,或者损失工作天数等,以作为衡量安全绩效方面的指标。再进一步的,会将未遂事件、急救事件的数量也作为衡量安全绩效的指标。在质量控制方面,工厂基本上都会建立与客户投诉、产品质量缺陷相关的结果指标,记录和跟踪客户投诉的数量或者百分比,产品质量缺陷的种类、数量和百分比等。
这些衡量指标在厂级的层面,的确可以反映出在安全、质量绩效方面的整体表现,但是这些指标的问题在哪里呢?首先,这些指标所衡量的都是结果,结果意味着什么?如果安全事故发生了,它就已经发生了;如果客户有投诉,那就说明我们有质量缺陷的产品,已经送到客户手中了,客户已经拆开包装,正准备使用、食用,或者已经投入使用,已经将食品放到嘴里了。这些衡量指标的问题,正是在于他们衡量的已经是无法挽回的结果。
那么,我们的过程是否受控呢?受控的程度如何呢?这些结果性的指标,却无法给出答案。这是我们在目标管理上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
其次,这些厂级的指标,对于团队内的成员来说,所衡量的层级不对称。
这些厂级指标,衡量的是整个工厂的绩效表现的结果。而团队成员所身处的,是工厂内部某个车间某条生产线的某个岗位。整个工厂绩效结果的好坏,并不能说明某个岗位绩效结果的好坏。我们无法从工厂绩效的结果,得知某个岗位的绩效好坏。相反,如果某个岗位的绩效不好,过程不受控制,厂级的绩效结果则有可能受到影响,而如果不受控的岗位越多,这种可能性也就越大。
大多数工厂,会将厂级的指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分解到各个车间或者部门。不过一般也就到此为止了。这就导致了无论是厂级的指标,还是部门级的指标,对于单个团队成员来说,并不具备衡量性。
比如部门质量缺陷数量的指标,很难来衡量一个具体岗位上的某个生产人员的绩效表现。个人的绩效表现,和厂级、部门级的指标,无论在层级上,还是管理频率上,都存在极大的不对称。厂级的指标,一般都是在年度、月度的级别上进行衡量。我们会去看一年内的客户投诉率是否达标,单个月份客户投诉升高,对工厂来说也许只是个警示信号,但不一定会导致全年度的绩效表现不达标,我们会保持密切关注。但是,生产线上的每个员工,他的日常作业里的每小时、每分钟,都有可能因作业不当而产生不良品,如果作业不当不能得到及时纠正,不良品的产出就会持续增多,浪费就会增多。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生产人员只有每时每刻遵照安全准则行事,按照规范开机操作设备,我们才有更多可能性来保证安全、质量方面的绩效达成,减少浪费,而每分钟、每小时、每班,每天的绩效达成,才能帮助我们实现月度、年度的目标。所以对于每个员工来说,他的作业管理应该是建立在班组级别、甚至是每小时的频率上。
厂级目标和个人的目标在层级和管理频率上不对称、不一致,甚至是缺失,导致了团队成员个人看上去是背负着绩效指标达成的责任,但是实际上却又无法为其负责。(www.xing528.com)
再例如工厂通常会以综合设备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或者整体设备效率(Total Asset Efficiency)等类似的指标,作为设备效率的衡量指标。在这个指标之上,还会建立按时交货率的指标。通常情况下,如果设备正常运转,那么,就能够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所计划的产量,设备效率是达标的,而产品也可以按时按需交货。
这看起来是个很好的衡量指标,可是在车间现场可能发生什么情况呢?我曾经发现过这样一个怪现象。某个包装车间的综合设备效率一直以来都显示是达标的,产品交货也没有问题,但是这个车间的设备故障率却特别高,零备件更换频繁,设备维护成本非常高。
后来经过核查发现,原来这个车间的设备运行情况,并没有指标数据显示得那么好,设备经常会开开停停,如此一来,产量就很有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那么怎么办呢?这个车间的管理人员并没有组织团队成员去寻找问题的原因,开展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改善活动。他要求操作人员将设备的运作速度,从标准的420件/分钟,调高到了450件/分钟,这样设备比设计的理论速度跑快了7%,单位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来的产品多了,产量达标了,交货也可以按时做到了。但是结果呢?结果是:由于设备运作速度过快,设备磨损加剧,设备开开停停的现象非但没有解决,相反却不断恶化,磨损件增多导致零备件更换频繁,而设备运转状况的恶化,又带来了更多的开开停停,甚至是严重的故障。实在应付不了的时候,这位车间主管就将责任全部推到了维修部的头上,怪他们对设备的保养、维护不给力。这些如果不管用,他就会安排人员加班赶产量,而加班时间却不记入开机时间。
在这个例子里,厂级的指标分解到了部门,但是部门指标的好坏,既无法真实地反应现状,也无法衡量现场人员作业的好坏。操作人员的确是按照主管要求的“设定速度”去开机操作,但是设备开开停停,“我们有什么办法呢?你要不去问一下设备,它为啥这么差?”
这个例子让我们认识到绩效管理上所存在的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绩效指标太过滞后,只衡量结果,无法衡量过程;第二个误区,绩效指标的层级太高,与现场团队成员的作业,存在层级、频率上的不对称,现场人员也不能为其负直接责任,起到直接影响。
而如果我们把这两个误区,同时用作人员绩效管理时,我们就同时把这两个误区,带到了对人员的工作要求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