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出在哪里呢?我开始了调查。
我找到了每个部门负责收集、汇总、管理建议的协调员,跟他们逐一谈话,了解情况。我去到车间现场,找同事询问他们对于“我可创新”活动的了解程度,倾听他们的反馈,询问他们觉得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什么,是觉得奖励制度不够吸引,印花所对应的奖金太低?还是不了解这个奖励机制?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经过一番调查,我发现其中有一点,是大家提到最多的:我们提的建议,没有人给反馈。具体来说,就是大家提了建议后,也不知道建议是不是被采纳了,也没人给个明确的反馈,也没人说下一步需要做些什么;要不就是建议提上去了,等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看到有人在按建议的内容去实施,也没人说由谁来实施。况且,有的建议涉及到设备改造,而要改造,就需要花钱,这钱怎么花,找谁花,大家也都是一头雾水。还有,如果建议不被采纳,没有实施,那为什么不被采纳,为什么不能实施呢,也没有人给个说法。总之,大家感觉提了建议后就石沉大海了。
这种情况下,很多曾经提过建议的人,失去了兴趣,觉得自己的建议并没有受到重视,提了也见不到效果,而更多没有提过建议的人,看到提过建议的人是这样的一个状况,就对这个奖励机制更不感兴趣了。
在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跟各部门的建议协调员,开展了一次关于如何改善反馈的探讨。我们得出了一个基本共识:对于收到的建议,必须七天内给出反馈。这个“七天给反馈”的共识,包括以下几点:
• 对于收到的建议,必须在当周内给出答复,明确告诉建议人,所提交的建议是否被采纳;
• 对于采纳的建议,要在班会上,当面给予口头表扬,并当众发放印花;(www.xing528.com)
• 对于没有被采纳的建议,要私下里找到建议人,告诉对方是什么原因导致该建议不被采纳,或者在此基础上,与建议人进一步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案。这样做,也是希望顾及建议人的面子问题;
• 采纳的建议,不但要在班会上公开地口头表扬和发放印花,还要在班会上确认由谁去落实实施,确定负责人(通常是建议人),明确需要谁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如果事情的职责、复杂度超出了建议人的能力,我们需要另行指定人员负责落实,并将建议人作为成员参与其中。例如有的建议涉及比较复杂的设备改造,通常会由部门内负责设备改造的同事来具体负责,这位同事会负责联系设备改造的供应商,负责完成设备改造的相关资金审批流程等等,但是详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建议人会参与其中。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希望给予建议人及时的反馈,并能够对建议人亲自负责建议的实施或者参与实施,提供明确的支持。在这个“七天给反馈”的共识实施了一年后,我再次回顾了一下年度的总成果:2009年,工厂的人均建议数量达到了5.1条,而实施完成率,更是提升到了76%。而在随后的几年里,人均建议数量都维持在每年5条以上的水平,而建议的实施完成率,最高达到了89%的水平。
这个“七天给反馈”的改善,虽然没有让“我可创新”活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也确实带来了成效。通过再一次的民意调查,我们看到,因为有这样一个“七天给反馈”的机制,大家普遍感受到提出的建议不会石沉大海,而且通过班会上公开表扬、优秀建议提议人在工厂沟通大会上接受颁奖这样一系列活动,增加了“我可创新”活动的曝光率,这使得建议人获得的不只是现金的奖励,还有荣誉感、建议被重视、被认可的“满足感”。
在推行“我可创新”的建议过程中,我还发现其他的一些阻碍大家提建议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都跟现金奖励的金额大小无关。比如,新来的同事、或者从来没有提过建议的同事,对这套机制并不熟悉,往往不清楚如何填写建议书,对于哪里可以拿到空白的建议单也不清楚,更会担心会不会太复杂,该不该乱发表意见。还有,建议书的摆放地点,是否方便大家取用,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人反映,他们就是因为在想到点子的当时手头没有建议单,回头就忘了当时的点子是什么了,也有人反映建议书放太远,用的时候要跑很远去取,所以有点嫌麻烦。
这些细节的反馈,虽然看上去有些琐碎,但却是大家真实的心声。为了让“我可创新”活动能够进一步顺利开展,我们也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增加空白建议表单的存放地点,由老同事对新入职同事手把手带着填写一张建议单等。这些措施,所对应的是大家心理上的“怕麻烦”“陌生感”“不知道该如何做”。不过在我看来,如何提升大家对自下而上发现问题、改善问题的意愿,是最为重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