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又被派往台湾工厂。这次是要对台湾工厂的TPM实施现状,进行为期一周的摸底工作。之所以要来摸底,是当时我们亚太区负责TPM推进的领导,对台湾工厂TPM开展的现状不满意,所以借派我前去做个现状诊断,并对下一步如何改进给出一些建议。
我去了工厂现场,说实在的,现场很糟糕。
设备很糟糕。虽然之前遗留下来的部分设备点检清单还挂在现场,现场生产人员也仍旧每天在上面打钩,可是设备跑冒滴漏的问题严重,现场问题也是不断,一会儿不是这个设备坏了需要修理,就是那个设备跑不顺需要调整。甚至,有的设备几经改造,东西已经不是那个东西了,但是大家仍旧在旧有的检查清单上,照打钩不误。
对于发生的严重问题,大家按要求会记录在一个问题跟踪板上,不过基本上所有的问题分析,所显示的根本原因,都不外乎是“马达轴承座异常,膜片劣化,定位偏移”这一类,而解决措施,也不外乎是更换零备件。对于这类问题,也都并没有进一步的问题描述和根本原因分析。我要求维修人员给我看设备故障问题的统计数据,维修人员眼珠往上一翻说,我们都有经验的,设备经常发生什么问题,不用记录我们也都知道的。我问,那我们如何判断某个时间段里,哪一类问题特别严重,哪一类问题我们的保养措施是否有效呢?维修人员告诉我,他们都有经验的,就这么几个人,都工作了这么多年了,有效的方法我们早都尝试过了。我仍旧不死心,继续追问,那可不可以给我看一下你们的日常保养记录?维修人员说,保养记录我们都放办公室了。我仍旧不死心,继续问,那可不可以带我去看看?
于是我们去了维修办公室,工作人员带我到了一个柜子前,打开柜子说,都在这里面。我拿出档案夹,翻看了一下,里面的设备预防保养记录都是几年前的,并没有近一两年的记录。有人过来解释说,近几年的记录都输入电脑了,专门有人负责输入,记录录入电脑后,就以电脑记录为准,纸质的就不保留了。我提出要看一下电脑记录,等大家把那位负责电脑操作的人找来,结果那位同事打开电脑,找了半天,一边挠着头一边跟我说,可能近期都还没来得及输入吧,然后继续解释说,我们都有经验了,要做什么我们都清楚的,不用记录的。
那如果要更新呢?
我们都有经验,要更新什么,就按新的做了。
那彼此之间如何清楚需要更新什么呢?或者,如果有新人来了呢?或者要换岗啥的呢?
我们都有经验了。
总之,我们都有经验了。(www.xing528.com)
我向现场的生产人员询问,如果设备发生了问题,他们需要做什么?我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就汇报啊,报给主管他们去解决啊。”
工厂生产线里有一组包装机器,是工厂的主打产品的包装设备。但是机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掉袋。很多产品包装袋,在产品没有装入前就从机械抓手上掉落到机台上了,或者根本就没有被抓起,直接就从抓手上掉落到机台上。这导致了不少要入袋的产品也就直接掉落到机台上,生产的效率大打折扣,设备机台上也是一团糟,到处都是散落下来的包装袋和产品。我询问现场人员,既然问题这么严重,怎么解决呢?现场的人员告诉我,我们需要多招些维修人员进来才行啊,现在领导们光知道控制人手,没有人,没有维修,怎么解决?维修人员搞不定,我们还能做什么?
那么主管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主管说,问题太多了,我们人手不够啊,根本解决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做分析,能赶出产量,不要交不了货就行了。
我问,那一直重复发生的问题,你们难道不成立小组,专门成立专案解决吗?不然,问题解决不了,交货还不是会经常要受影响吗?工厂内现任TPM协调员告诉我,大家一听要成立小组,都躲得远远的,都不要参加。大家的态度都是,你要我做什么事情,你告诉我,我就直接做掉好了,小组嘛,拜托就不要叫我参加了,那个东西烦得很。
我问,那你们原来制定的那些个32项损失的数据收集和分析,5大部会的运作系统呢?TPM协调员回答说,那些个早就不做了,审核拿了奖后,没人盯着,大家早都不做了。
我站在设备旁边,观察和心算了一下半小时内的设备短暂停机和故障的时间,并且据此推算了一个估算的设备效率数据。我问TPM协调员,那你们设备效率的数据呢?我看现场包装设备运转状况这么差,我感觉你们的设备生产效率,没有你们汇报的那么高呢。
TPM协调员在看了我估算的效率数据后,他给我交了底:我们的设备有富余的,这台坏了,或者开得不顺,就换另一台开,坏的那台的故障数据就不记录了,或者多开一台,产量还是按一台计算。另外,故障和小停机的数据并不是真实记录的,而是班次结束后,由人员估算了填写到数据收集系统的。
这样的话,那还不是想要数据是多少,就是多少?损失如何清晰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