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系统性思考引申开来,我们在做改善的时候,就需要系统性的改善。
系统性的改善,就是要打破部门、流程之间的壁垒,将相关部门、流程放在一起,系统性地去寻求问题所在,探寻改善的方案。
TPM的起源,是围绕着如何降低设备的故障,提升设备的稳定性的思考和实践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设备,是这个实践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关注点。要实现对它的系统性改善,我们就要思考,这个系统性,需要包括哪些部门或者人员。
设备日常的开机操作,是由谁来执行,那我们需要邀请他们加入进来。设备日常的保养维护是由谁来负责,设备坏了,谁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谁又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受益者,那我们需要邀请他们加入进来。谁来确保当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有其他需要产生时,能够伸出援手的,比如人员技能不够,不知道如何操作设备,维修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足,需要充电,那谁来给出操作培训的标准,谁来安排培训,甚至谁来帮我们找到更好的人员,那我们就需要邀请他们加入进来。
这些系统性上的思考,将催生我们系统性上的改善动作。
设备很重要,但我们经常会看到生产部和维修部彼此开骂,互相指责,这就完全背离了系统性思考的原则。有时候将这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对调一下职责,生产部的经理去接手维修部,维修部的经理去接手生产部,往往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两个对立的职能部门,更好地去理解对方的立场,体谅对方的苦衷,从而促成系统性的思考观,继而催生系统性的改善行动,协同合作。(www.xing528.com)
现在组织结构的变革中,有个尝试,叫LINE CENTRIC(以生产线为中心的架构),就是将生产运营部门,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划分,而在同一条生产线内,相关的安全、质量保全、持续改善、设备维护等职能部门下的人员,都归属在这条生产线为中心的团队下,而不再是各自直线汇报给传统职能部门划分模式下的安全部门经理、质量保全部门经理、设备维修经理。这种尝试,在我看来,就是系统性思考和系统性改善的一个产物。
在组织架构上,做类似尝试和行动的方式,还有很多。
再比如,随着TPM这几年在生产制造企业内应用的升温,很多公司内部都设立了TPM经理、LEAN协调员或者其他头衔的负责持续改善的角色。这些角色的首要能力和首要职责,就是能够系统性思考,并推动系统性的改善。无论我们怎么定义这个头衔,无论我们需要采用什么理论模式,采用哪些改善系统和分析工具,我们首要思考的是如何打破壁垒,以系统化、流程化的观念,去思考问题,去组建相对应的改善团队,从而系统性地定义关键问题,以跨部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记住,改善需要打破壁垒,系统性思考,系统性改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