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资源配置战略的会计信息价值研究

基于资源配置战略的会计信息价值研究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信息观在理论上存在的缺陷,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公司内在价值的问题,因此通过估值模型来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成为热点,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也由此产生。正是基于这种背景,Ohlson以及Feltham和Ohlson率先打破信息观下的会计数字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的沉闷局面,由此正式提出了剩余收益模型,并为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计量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信息观是以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为基础,而计量观对此没有严格的要求。

基于资源配置战略的会计信息价值研究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信息观的研究范式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信息观是以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为前提,仅仅解释了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并没有阐明会计信息是如何作用于股价的。20世纪90年代,各种异象(包括周期效应、规模效应、过度反应等)被发现,从而认为市场有效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由于信息观在理论上存在的缺陷,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公司内在价值的问题,因此通过估值模型来研究公司的内在价值就成为热点,基于决策有用的计量观也由此产生。针对信息观的这个缺陷,一些学者尝试新的研究思路。Lev和Ohlson(1982)提出需要构建估价模型,以补充及扩展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Lev(1989)指出了“会计收益——市场回报”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两者关系较弱且不稳定)以及基本分析中大量存在“财务指标的选择没有相关理论作为支撑的情况而进行罗列”的现象,认为应重新审视会计信息在资产估价中的作用,同时,Bernard(1989)也呼吁应构建更为规范的模型。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Ohlson(1995)以及Feltham和Ohlson(1995)率先打破信息观下的会计数字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的沉闷局面,由此正式提出了剩余收益模型,并为会计信息决策有用的计量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们首次将会计收益和权益面值一起纳入估值模型中,从而确立了会计信息在公司估值中的直接作用。在剩余收益模型中,会计数字的角色得到转变,由定价信号转变为定价变量,会计收益代表着未来公司价值的增量估计,而权益面值则代表着公司价值的存量估计。Feltham和Ohlson(1995)针对Ohlson(1995)的估值模型加以修正,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会计数据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是会计研究领域由信息观到计量观的一个重大突破,为基于市场的会计研究目标从解释股价行为转变为预测、计量与估值提供了理论基础。Beaver(1999)对模型给出这样的评价:剩余收益模型最大的优点是直接将权益面值和会计收益纳入估值模型中,对于不同的会计计量不需要做出具体的假设,模型简单并且假设条件不需要很严格。计量观既肯定了会计数据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又肯定了应计制下的会计数据对公司价值的计量属性。

不过,信息观与计量观还是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研究路径不同。在信息观下,会计数据只扮演“信号”角色,而在计量观下,被用作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信息观下,主要遵循“会计信息公告——股价变动”的思路展开研究;而在计量观下,却遵循“会计信息由计量模型来估计内在价值,由内在价值直接等于股票价格”的思路展开研究。此外,信息观强调损益表,主要考虑会计收益与股价(股价变动)之间的关系;而计量观则强调资产负债表,主要分析会计收益、权益面值的相对估值效应。(www.xing528.com)

第二,假设条件不一致。信息观是以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为基础,而计量观对此没有严格的要求。信息观主要是基于短期视角更关注盈余公告这一时点的股价波动,而计量观则是基于长期视角的会计信息本身对股价的变动影响,并且在逻辑中增加了估值环节,因此当股票内在价值与价格相差较大时,计量观显然更为重要。而如果市场有效,股票价格与由计量模型计算出来的内在价值一致的话,那么两种观点的基本结论一样,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存在差异而已。

基于以上分析,计量观是直接将会计报表上的主要信息(会计收益与净资产账面价值)与股票价格联系起来,并通过建立估值模型,来阐释会计信息作用于股票价格的内在机制,从而打开了信息观下股价形成过程中的“黑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