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是指会计数据与企业(投资)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用性(Ball和Brown,1968;Amir等,1993;Beaver,1999)。虽然信息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在内的各利益相关者,但出于研究对象明晰性和研究数据可获得性的考量,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股票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现有文献分别从短期、长期两大视角展开:基于短期视角的研究主要探究盈余公告发布时股票市场的即时反应(包括股价和交易量),最具开创性和代表性的是Ball和Brown(1968)及Beaver(1968)等人的研究;基于长期视角的研究主要探讨会计信息与股票长期价值(即权益市值)之间的关系,实证思路通常包括基于会计信息能反映企业基本面这一前提假设而检验以特定财务报表指标为选股依据所能否获得超额持有收益(如Ou和Penman,1989a;Lev和Thiagrajan,1993;Abarbanell和Bushee,1997)和基于以净剩余模型为代表的估值 模型检验权益面值、盈余与权益市值之间的关系(Olhson,1995;Burgstahler和Dichev,1997;Zhang,2000)。
无论选取何种视角、采用何种方法,基本的研究逻辑均是将反映历史或当前状况的财务会计信息与反映未来经营前景的股票(企业)价值信息相关联,即根据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价值。两者能否关联以及关联的强度均取决于会计信息中是否隐含着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现金流产生能力的信息。换言之,会计信息中所反映的盈余信息是否具有持续性(Kothari和Sloan,1992;李刚和夏冬林,2007;Ghosh等,2005)。因此,忽略会计信息中所隐含的具有持续性的信息、简单地以会计指标分析或预测企业未来价值,将偏离价值相关性研究的内在逻辑。虽然Ou和Penman(1989a)、Greig(1992)、Abarbanell和Bushee(1997,1998)等人在选取会计指标时以是否与未来一期的盈余或股票盈余增长为依据,但仍是机械和缺乏理论基础的(Holthausen和Larcker,1992;Lev和Thiagrajan,1993;Yan和Zheng,2017)。
就理论而言,剔除人为操纵因素,企业的主营业务是决定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盈余是否具有持续性的根本性因素,而决定企业主营业务的是企业战略(赵勋,2014;张文超,2016)。另一方面,企业会计本身就是一个战略控制系统,在其战略形成、实施和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控制作用(夏冬林,2017)。企业特有的战略目标恰恰反映了企业资源最终分配的结果,同时也指明了管理层所要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从管理的实践来看,战略是随着企业的设立而存在的,战略代表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在企业设立之初,企业的资产结构就表现出企业特定的战略,这种战略具体表现在企业的资源配置方面。因此,从企业管理的本质来看,战略就是对企业所掌握的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因资源配置的不同,企业会采取不同的生产经营决策和投融资决策,进而必定会对经济活动的核算结果(会计收益)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若能从会计信息中解读出企业战略,则从会计信息到股票(或企业)估值便具备了充分的理论与现实基础,这将对现有价值相关性研究在理论上形成重大突破。但实际上,现有的资产负债表观并没有揭示出企业战略的思维(张新民,2014),并且现有有关资产负债表的文献(Scott,2000;葛家澍,2004;王跃堂等,2006;戴德明等,2006)也没有将企业管理考虑进去,更没有直接将会计要素与企业战略进行关联。(www.xing528.com)
实际上,会计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其实是隐含着企业战略信息的。如,张新民(2014)突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流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基于中国特定情景,将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结构与企业战略结合起来,重构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研究框架。其依照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借助企业资源配置战略理论一起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系统的研究,实现了从会计要素到企业战略的理论突破,并直接连通会计要素与企业战略,正式提出了基于战略视角的资产负债表观。具体而言:其认为,资源配置战略的最终结果就表现为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结构;资产结构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战略意图,并且有什么样的资产结构必然就有什么样的战略,即企业战略与资产结构是匹配的(张新民和朱爽,2007;张新民等,2019)。基于此,张新民(2014)抛弃了传统的资产划分(主要按照流动性划分)做法,重新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进行分类。一切从利润出发,围绕资产对利润贡献的内涵出发,将母公司的资产划分为经营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然后根据两者各自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得出企业的经营模式。最终,其将企业的资源配置战略分为三类:经营主导型,其总资产中主要以经营性资产为主;投资主导型,其总资产中主要以投资性资产为主;经营与投资并重型,其总资产中经营性资产与投资性资产规模相当。
那么资源配置战略对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到底有何影响?本书试图以Burgstahler和Dichev(1997)的期权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以及财务报表的战略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基于资源配置战略视角,以盈余持续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并以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视角来检验资源配置战略的影响,试图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因素找到新的经验证据。其中,短期视角主要考虑到盈余价值相关性;而长期视角主要考虑到会计信息的估值效应。
基于资源配置战略视角的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可以较好地证明企业战略与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影响会计价值相关性差异最为核心的因素;并为会计估值找到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论依据。这表明不同资源配置战略的成功很可能是通过不同的盈利成分和最终通过不同的估值来体现。这些结果会引起近年来对盈余持续性和估值问题日益关注的实践者和学者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