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朗读,可以让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开始崭新的一天,并在书声琅琅中度过愉快的一天。
朗读,不仅能增强记忆、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而且可以激活思维,引起联想,陶冶情感,还有利于正确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欧阳修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计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可全部熟读完毕,并每天背诵150字,用七年时间可全部背熟。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这种“计字日诵读书法”,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是欧阳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明朝文学家、思想家方孝孺在《幼仪杂箴》中曾经说过:“诵其言,思其义。”意思是说:读古人的书,要思考它的意义,记在心里,并见诸行动。
方孝孺自幼聪慧,才思敏捷,每天读书都超过一寸厚。他五岁时就学会了作诗,十几岁时,已能下笔千言。他的读书方法,是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再深入思索其中的含义。
朗读具有以下一些独特的作用:
(1)可用于朗读散文、诗歌、戏剧、故事等文学作品,来改正发音、增强节奏感、提高措辞和释义能力;
(2)通过朗读能够诊断阅读中的不足,检查流利与准确情况;(www.xing528.com)
(3)可以培养语感,锻炼语音、语调,体会情感。
默读,则是大脑对文字的反映,只运用眼睛和大脑两个器官,省去了口的发声和耳朵的监听,因而阅读的速度就比较快。
那么,默读又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默读不影响别人,不受环境的限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用最广;
其次,默读属于速读,可以大量阅读、博览群书;
再次,默读时可以默默地思考、比较、推敲和揣摩,可以自由地停顿下来重复看、反复想,从而促进思考和理解。
测试表明,用朗读的方法读书,每分钟的阅读速度仅为500~700字。在考试中,念念有词的朗读、指读会导致阅读速度大为降低,而默读才是一步到位的阅读方法。因为,朗读的程序为:眼→脑→口→耳→脑,而默读的程序很简单,直接为眼→脑。默读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而是把整句整行的文字作为一个整体来识别。
默读的基本方法和习惯:动眼不动口,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动手。默读,既要会精读,又要会速读;既要咬文嚼字,又要“一目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