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探索能力就会更强一些,在阅读的世界里收获也会更多一些。
阅读是一门享受生活的艺术,也是一件必须要用具体的方法才能学会的事情。
枯燥烦闷时,读书能使我们心情愉悦;迷茫惆怅时,读书能使我们的内心平静下来,看清前路,继续前行;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我们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真正去享受生活的乐趣。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既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更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因为阅读,人生才能更精彩!
读书是一门心灵和头脑的艺术,它从来不是忙里偷闲的消遣。当我们遇到一本真正值得一看的好书,一定要慢慢地读,反复地读。只有反复读了,才能领会书中的深刻意义,才会对人生有启发意义,才会对一个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我们要做一个有自我要求的、自信的读者,如此训练而来的能力,就是阅读的艺术。
我们要知道,中国古代的“苦读”,如“凿壁借光”“苏秦刺股”“悬梁苦读”“囊萤映雪”已不合时宜,锥刺股式的读书会将仅存的一点点乐趣消灭得无影无踪。但凡有所成就的读书人不会强调“勤研”或“苦读”,他们只知道爱好一本书,随时随地想读即读,并且一如既往地坚持读下去。
曾国藩在一封家书中,答复其弟想到京师读书以求深造时说过这样一段话:“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真正的读书艺术就是:随手拿过一本书,想读时,便读一下。读书艺术应该包括敏锐的观察、灵敏可靠的记忆、想象的空间,以及训练有素的分析和省思能力。真正善于读书的人,对于书中的错字绝不计较,正如善于旅行的人对于上山时一段崎岖不平的路径,是不加关注和计较的。
读书艺术的真谛是写意,是主动。在女词人李清照的自传中,有一段自己享受读书之乐的自述:“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其乐在声色犬马之上。”(www.xing528.com)
每当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走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沉思的心境和反省的境界。因为,读书可以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全部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去读书,才可以叫作艺术。
其实,读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与方法,主要是因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定位而异。依照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内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从而使读书变得更加多样化、趣味化。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书中所提供的信息不假思索地全盘接收,就丧失了自己思想上的独立性与判断力,比不读书更为有害。所以,我们最好是要带着问题去读书,带着疑问去读书。
读书时要勤于思考,多写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不仅能纠正急于求成、一目十行、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式的读书习惯,还可以使自己学会慢读、细读、精读,帮助思考和理解,促进消化和吸收,还可提高读书人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在读书过程中,处理好“勤与久”“读与写”“博与专”“学与思”“知与行”的关系,才能把读书这门学问变成一种艺术。
要想优雅地阅读一本书,并让灵魂优雅地行走,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要主动去阅读一本书,跟上作者的节奏;
二是要给自己制造适当的约束条件。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写不出好的作品,而写作则是对阅读的强化和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