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独立思考:读书的终极目的

独立思考:读书的终极目的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践。这里说的书,虽然指的是《书经》,但仍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我想,学会独立思考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戴元礼终于弄清了这是翻版重印时的错误。由于戴元礼的质疑,避免了一次“医疗事故”。

独立思考:读书的终极目的

有人问爱因斯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爱因斯坦的回答很干脆:“我永远不会去记我在任何一本手册中都可能读到的东西。”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学会把记忆性的知识交给各种手册、词典和百科全书,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一本词典。我们应该要去做的是,用头脑来想象和思考更重要的东西。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推动世界进步,并且还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英国有一个叫亚克敦的读书人,嗜书如命,家里共有七万多册藏书。他一生夜以继日、不知疲倦地阅读,直到66岁逝世。可是,亚克敦终其一生也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后人称之为“两脚书橱”。这就是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南朝梁元帝痴迷读书,喜好文学和绘画,是一位才子皇帝。敌方兵临城下之时,他还要文武诸臣听他讲书,最后终于亡了国。他在投降前,一把火烧了十四万多卷藏书。有人问他为什么烧书,他感叹道:“文武之道,今夜尽矣。读万卷书,犹有今日,故焚之。”读书而无所作为,或是因此而亡国,这当然不是书之过,只是这个读书人的脑子出了问题。

西汉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他还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籍犹如砥砺,可以磨掉愚昧之锈;知识犹如泥土,可以养育智慧之花。

爱迪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只读了三年书,12岁当了报童,每天除卖报外,剩余时间便一头扎进图书馆读书,被后人称为图书馆培养出来的“发明大王”。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实践。因此,培根一直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他曾经说过:“读书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书呆子一定很迂腐,只知道照着书本上的条条框框来办事,不知道怎么去变通,而聪明的人则会灵活运用书本上的知识。

培根还说过:“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读书不仅仅要去背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书本的智慧应用于实践,并用实践的经验来进一步完善书本的知识。

有一天,苏轼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轼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才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苏轼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鏖战,哪怕枯萎了,也不会被秋风吹落,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士,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心里很不舒服。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他就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而枝头无一朵枯花。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顿觉十分汗颜。

读书不得法或没有技巧,往往就会适得其反。因为,读书不仅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头脑去思考,更要有眼光把书中的道理看出来。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朱熹说:“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现代文学家郭沫若一直要求我们“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伏尔泰说:“书读得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得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英国作家波尔克说得更直白: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读书不思考,对于蜜蜂来说,就等于采花不酿蜜。我想,只有“采得百花成蜜后”,才会最终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这个“背面”就是背后的深刻寓意,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

杨绛先生说过这样一段关于读书与人生的话:“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而身份证则是我们的书号。(www.xing528.com)

人生这本未完成的书,封面是父母给的,内容是自己写的,厚度是自己定的,而书的精彩程度,则可以自己创造。

所以,世界上的书千千万万,每本书都有它迷人的地方,每本书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味道。

人生如书,书如人生。两者所不同的只是:书的结局早已经写好了,而人生的结局却等着我们去创造。

如果读书与成瘾、沉迷,与不懂事、不明理,与消遣、功利结合在一起,就会使读书变味,会使我们迷失本性。而那些所谓的书迷、书痴、书呆子、书虫,只能在狭窄封闭、与世隔绝的空间里,寻求那一点点虚无缥缈的慰藉。其实,这绝对不是书的错,而是读书人的思维和心智出了问题。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是孟子说过的一句话。这里说的书,虽然指的是《书经》,但仍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我想,学会独立思考才是读书的最终目的。书上的很多话,我们不能当教条看,不能生搬硬套,而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在明代,有一个医生给病人诊完脉后,随手开了一个药方,其中有药引子“锡”。一个叫戴元礼的医生见了这个处方,感到疑惑,就问那个医生开处方的依据是什么。那个医生拿出一部医书,理直气壮地说:“你拿去自己看吧。”戴元礼拿过书来一看,书上确实是这样写的。但是,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戴元礼还是翻阅了大量的医书。结果发现在另一版本上写的药引子是“饧”。那时,“饧”是糖的古体字。戴元礼终于弄清了这是翻版重印时的错误。由于戴元礼的质疑,避免了一次“医疗事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说,疑问是人生的老师。

培根说过:“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

中世纪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伯拉尔也说过:“由于怀疑,我们就验证;由于验证,我们就获得真理。”

“血液循环论”就是通过质疑而产生的学说。最初,古希腊的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动脉血管里充满着空气。而古罗马医生盖伦对这种观点产生了怀疑,他做了大量实验,证明了血管里流的不是空气而是血。因此,他创建了“心潮血流说”。后来,英国的威廉·哈维,在对前人质疑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

我想,我们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读点书”,而是为了行动。

应该这样说,阅读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读完一本书,并不是终点,“学而致用”才是阅读的必经之路。阅读之后要学会与人分享,将阅读的效用发挥到极致,学会将阅读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和生活之中,阅读才算是真正有用。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通过学习和研究,掌握了提高读书效率的方法和路径。他建议我们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而在选书时不要被他人的意见和专家的书评所左右。“去实体书店实际接触书,是发现一本好书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他还发现,根据“二八定律”,“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因此还要紧扣自己的读书目的,找出这20%的重要内容和4%的核心要点去集中阅读。

大岩俊之认为:“在书店里浏览,或是在上下班的地铁里阅读,有时反而会帮助人们加深对书的记忆。”他建议我们要以输出倒逼输入,输入知识时必须把书读“薄”,而在输出时必须把书读“厚”。

我们看的是书,读的却是世界。

在书的海洋里徜徉,我们能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们能在梦想中幻化彩蝶、独自飞舞。

所以,我们要树立“以书为友”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与时倶进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努力提高个人的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使胸襟变得更宽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