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读书不如不读书。
我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戴着眼镜的书呆子,正抱着一本《百科全书》专注地看,两腿间还夹着一根鱼竿,坐在井边钓鱼。旁人不理解,问井里怎么会有鱼呀?他说:“这本书上说,鱼儿离不开水啊。”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批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小白鼠每天都给他们很多好吃的,别的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它们吃完了就睡,睡够了再吃;另一组小白鼠每天只喂半饱,所以肚子很容易就饿了,因此这组小白鼠只能到处寻觅食物,总是在忙碌着。
半年后,科学家看到的是:每天吃得饱饱的小白鼠不是得病了,就是死掉了;相反,另外一组小白鼠却很健康地活着。
其实,这个原因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没有吃饱的小白鼠在寻觅食物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让自己更快地适应这个社会,提高了免疫力,因此比前面一组的小白鼠更加健康,也更加快乐。
遗憾的是,中国的父母亲们都在义无反顾地填饱我们的孩子,而一如既往地忽视孩子的身心和灵魂、尊严和个性、情商和逆商。我一直在想,都什么年代了,还在让我们的孩子“死读书”“拼分数”,这应该说是教育的悲哀。
《刘羽冲死读书》一文载于清朝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之中,讲述了刘羽冲没有灵活运用书中的内容及知识,以死板的书呆子为最终归宿的故事。
有一回,刘羽冲偶然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统领十万兵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便训练乡兵与土匪强盗较量,结果以溃败覆没而告终。
后来,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制了水利图向州官游说,州官也认为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里试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
从此之后,他郁郁寡欢,常常独自在庭院里散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怎会骗我!”像这样一天会说上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他就得重病死了。
要知道,死读书者和读死书者一样,都是社会的白痴。
我想,死读书会造成以下一些怪现象:(www.xing528.com)
(1)死读书容易使人理想化,说话办事不那么现实。书中的世界是一个浓缩精华的理想世界,如果经常沉浸在高于生活的氛围里,“书生气”就会很浓,就会脱离生活和现实。
(2)死读书容易使人缺乏行动能力。这些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讲起理论来,天南海北,一套一套的,如果真要让他们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就显得手足无措了。这些人鄙视“匠气”,而最推崇“诗意”,最喜欢吟风弄月,而不屑脚踏实地。因为,中国的传统文人常常鄙视劳动和工匠,总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太看得起劳力者。
(3)死读书容易培养出“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学生。这些人常常弱不禁风、身体孱弱。因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古代读书人的标准形象。毛泽东早年就主张“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但死读书的人很少能做到这一点。也许,死读书本身就只能使人“文明”,而难以使人“野蛮”。
(4)死读书容易使人骄傲。其实,这些人常常是腹空一切、目空一切。另外,死读书还容易使人庸俗懒惰、胆小冷漠。
(5)死读书容易使人心理压力增大,性格孤僻。这些人眼界不开阔,自私自利,喜欢推卸责任,自立性差,没有自己的观点,不会勇于承认错误。
就学生而言,死读书主要表现为知识无法系统掌握,各个知识点是孤立的,就像孤军作战,无法形成整体的力量去灵活解决问题。再是脱离实际和脑子一根筋,凡事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常常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死读书其实就是记住了书本上的内容,感觉自己理解了,但事实上并未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是死读书的人忽略了知识的几个重要特征:
第一,知识来源于实践,需要应用于实践;
第二,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忽略了这一点,就无法融会贯通,更无法应用于日常生活;
第三,知识需要记忆,更需要“领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