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思想所说的“天”虽有多层涵义,但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指宇宙自然界。“人”的涵义,包括人力、人道、人为、人欲,也泛指人类。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看,“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老子说:“天大,地大,道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焉。”肯定了认识自然界的一部分。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孟子·尽心上》中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强调了人经过不懈的努力修炼,可以实现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2) 重视生命价值,兼爱宇宙万物。“天人合一”观念认为宇宙是一种大化流行的生命境界。《易传》中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说天地最大的品德就是化生万物。中国人把尊重一切生命价值,爱护一切自然万物视为人类的崇高道德职责。孔子讲“仁”,其内涵便是“爱人”,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又把自然界纳入爱的范围。(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所追求的终极性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裁成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在此基础上,自觉与天地参赞化育,和谐共生。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他需要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需要按照如下的逻辑开展全人类的思想转变。
1. 敬天
在中国人的心中,天是神秘的,又是伟大的;天是人类的生命之源,又是人类的价值之本。采取“敬而无失”的态度。敬畏自然可以说是儒家的基本态度,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在孔子的想法里,四时运行、万物生长就是“天”,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孔子认为,获得“天道”就拥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相反,违背“天道”就会失去希望,走入绝境。在孔子看来,“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就是说,只有天是最高、最大的;但只有大德如尧者,才能效法天,才能把握有生命的自然秩序,才能“究天人之际”。《周易·乾·文言》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也就是说,只有“大德”之人才能与天之“大德”合,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敬天是“天人合一”的前提,没有了对天的敬畏,也就无法实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对天不敬也就是违反自然界的生态规律,破坏自然界自身具有的动态平衡,而这样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起源于今伊拉克南部的两河流域文明和中国、埃及以及古希腊、罗马,并称古代世界四大文明。从新石器时代起,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条大河哺育了许多农业村落。约公元前3000年,从外部迁移到伊拉克南部干早无雨地区的苏美尔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并在生产中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文宇,从而创造出一批人类最早的城市国家和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在苏美尔人的影响下,两河流域本地说塞姆语的阿卡德人加人了历史舞台并先后和苏美尔人并肩建立了阿卡德和乌尔第三王朝两个帝国。虽然苏美尔文明不断向周围扩大发展成为巴比伦文明,并把北方亚述带入两河流域文明圈,但苏美尔人口却似乎在不断减少。在公元前2004年,乌尔第三王朝被伊辛和拉尔萨两王朝所取代。从这一时期开始,以拉音什、温马为代表的一批苏美尔城市开始走向衰亡。许多城市荒无人烟,最后沦为废墟。新迁人两河流域的游牧部落王朝在巴格达附近的巴比伦城建立的古巴比伦王朝,战败南方的苏美尔地区的伊辛和拉尔萨王朝,一统天下。随着南方大批城市被逐渐放弃,苏美尔人完全消亡于巴比伦人之中了。在巴比伦人和亚述人把两河流域文明推到顶巅后,该地区被伊朗高原上的波斯人征服。公元前331年,代表希腊文明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征服了全部西亚。不久,像一千年前的许多苏美尔城市一样,许多古老的巴比伦和亚述的城市也被陆续放弃,两河流域文明不久便衰亡了。其遗物被埋在沙丘之下达2000年之久,直到19世纪下半叶经考古发掘才重见光明。3000年的两河流域文明灭绝的原因是复杂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没有对天的敬畏,过度的农业开发恶化了先天不足的生态环境。1982年,美国著名亚述学家雅各布森在《古代的盐化地和灌溉农业》一书中论述了两河流域南部苏美尔地区灌溉农业和土地盐化的关系,并指出这是苏美尔人过早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我们敬天,就是要尊重自然界自身的规律,不违背自然界自身的规律,在自然界自身的规律范围内生产、生活。
2. 齐天
“齐天”是“天人合一”的基础。“齐天”就庄子所说的“齐物”。在儒家看来,“万物”是“一体”的,也是平等的,平等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基础。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三十章》)这就是“天地之道”,它告诉我们,天地万物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利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就是说,人与动物只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甚至是一样的,都是有生命、有知觉、有情感的。用张载的话说就是“万物本一,故一能合异”(《张子正蒙·乾称篇下》)。在张载看来,“天地生万物,所受虽不同,皆无须臾之不感”(《张子正蒙·乾称篇下》)。就是说,万物是无差别的,是相通相感的。程颢说:“人在天地之问,与万物同流,天几时分别出是人是物?……人能放这一个身公共放在天地万物中一般看,则有甚妨碍?……放这身来,都在万物中一例看。”(《二程遗书》卷第二上)在程颢看来,“一天人,齐上下”(《二程遗书》卷第三),人应该像孔子那样“与万物同流”“与天地同流”(《二程遗书》卷第六)。因此,人在自然万物面前,只能是“唯天下至诚”(《中庸·二十二章》),只有这样,才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二十二章》)老子则认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能用“知”于自然,而是要以“素朴”之心“无为”于自然。自然是“素朴”的,人类在自然面前当然应怀着“素朴”的心态,这样才能平等对待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庄子是力倡平等对待自然的,平等思想贯穿《庄子》全书,尤其是《齐物论》,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平等观。回顾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屈服于自然,匍匐在大自然的脚下。到了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利用和改造自然,对自然进行初步开发。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则要控制、支配自然,所谓“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就是这一时期人与自然关系的象征。到了近代,随着人类对自然改造能力的急剧增强,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强盗式”开发,从而激发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致使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旱涝肆虐、水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物种群灭绝等种种生态危机接踵而来。这些日趋频繁和严重的生态危机,印证了恩格斯的一句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尊重自然才是尊重人本身。人类之所以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和惩罚,从认识上讲,就是因为没有摆正自身在自然界所处的位置,不是把自己看作自然界的平等一员,而是凌驾于自然之上,一味地对自然界进行索取与掠夺,结果势必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我国“乌镇模式”展示了人与自然平等相待的和谐模式,把现代人类生活整合成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融合画面。“乌镇模式”展示了实体搭建的乌镇水阁、天人合一的保护模式、古色生香的古厅民居,以及乌镇皮影戏表演,砖雕、木雕、竹雕的和谐一体。电线、电缆、水管、下水道等,是民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建材;电信、宽带、直饮水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消防、报警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等,更是当今人类尤为重视和关注的生活体系,但是,乌镇在保护古镇历史遗产中,对这些材料的应用和实施,却成了鲜为人知的“高招”,那就是被联合国称为“乌镇模式”的“天人合一”管线地埋工程。
1999年3月,乌镇首次进入保护古镇遗产程序,面对纵横交错、到处林立的电力线、电视线和通讯电缆,以及街面上横七竖八的自来水管、下水道、污水管道等,乌镇政府毅然做出了尊重历史、还其古镇本来原貌的决定,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在老街上开展了一场“管线地埋”的革命。如今,乌镇东、西栅老街已抬头不见电线电缆、低头难觅水管槽道。此外,乌镇采用把房屋、老街上的雨水集中收集再利用的方法,在所有的老街石板下面,埋设生活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收集管道,把生活污水和地面上的天然雨水,分别排入污水管道和雨水收集管网,进行集中处理和回收利用。乌镇案例馆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实体模型,电子控制的“雨淋水幕”系统,以及“管线地埋工程”的横截面实景予以展示,使“自然与天之道”和“现实与人之道”得到完美的结合。“线头管道”成了上海世博会上“身价最低”的展品,但其内在价值,却是让世界历史遗产保护界刮目相看的“成功经验”。枕水入眠的“乌镇水阁”,乌镇水阁素有枕水人家之誉。这些错落有致、延绵数千米的水上阁楼,是江南留存不多的历史遗产,是江南民间建筑的杰出代表,更是乌镇民间生活原型的一道风景。
面街临河而建的木屋,突然向河中心“挑伸”出几块木版,搭在水中的数个立柱上,上面建有木窗盖有黑瓦,犹如一间间“吊脚楼”屹立在水面之上。清晨起来,打开吱吱呀呀的翻板木窗,采光、吊水、晾衣等,一家人的生活均在这水阁之上,清闲时,看看河中微微晃动的潋滟,听听水乡特有吱扭扭的木橹声,当河上远远传来“卖网鲜鱼哦”的声音时,可以临窗买到刚刚起网的新鲜鱼虾。
这幕用木柱、木门窗、木房檐,以及石阶、河埠所组成的水阁实景,在乌镇案例馆与全世界朋友见面。水阁内是安静舒适的古屋民居,水阁外,一叶偏舟静静地躺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活生生的一幅水乡民间生活图。有人说:水乡古镇以小桥流水、古屋老厅、拱桥石街、小巷门楼和河埠水榭为主要内涵,其实,真正赋予内涵的是镇区那些平均年龄均超过100岁的古屋老厅,因为这里会给世人讲述一个个富有传奇的“故事”。
3. 爱天
爱天是“天人合一”的动力,基于对天的爱,人类不断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爱天”就是“爱物”。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是孔子所认为的自然万物给人以快乐和长寿的生命意义。孟子说“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对危及人身安全的禽兽,孟子认为,要像周公那样“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孟子·滕文公下》),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仁民爱物”的思想在张载那里则发展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子正蒙·乾称篇上》)。张载的“民胞物与”虽然仍有人与物的主客之分,但在张载的想法里,物是人的兄弟朋友,是同一片蓝天下的大地之子,是息息相通相关的。与孟子的“推恩”于他物之爱相比,张载视“物”为兄弟朋友,其爱之程度当然更深、更浓也更真切。程颢则进一步将“仁”与万物打通相连。他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二程遗书》卷第二上)在程颗看来,天地万物如同人的手脚一样:“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类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二程遗书》卷第四)也就是说,爱天地万物如同爱自己的“四肢百体”。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六十七章》)“慈”“俭”“不敢”是老子对待自然的态度。对自然以慈爱之心,要俭啬(爱惜、保护)自然而不尽用,不凌驾于自然,要像水一样“利万物”(《老子·八章》)、“衣养万物”(《老子·三十四章》),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力。
我国古代在世界上最早建立了管理山林川泽政令的政府机构,建立了虞衡制度,建立了山林资源保护区。山有虞,林有衡,虞衡为执掌森林之官,其职责是“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历,而为之守禁。”这可以追溯到尧禅天下,虞舜受之,命益为虞,以若草木。虞衡制度在我国代代相传,历时近4000年,一直延续到清王朝。虞衡制度的实施,对我国林业资源管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些“保护区”内实施“四时教令”制度,管仲主张“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春秋之斩木,小入禁:凡窃木者,有刑罚”。非保护区的四野可以斩木,但也不是毫无限制的,例如《礼记·月令》就规定季春之月“毋伐桑柘”。并且在禁伐的同时,奖励人工造林,《管子》记载“民之能树艺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
我国自古以来就积极保护水资源。西汉贾让针对征服和改造黄河所出现的负面影响,深刻指出,“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士地,必遗(留出)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西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贾让提出治河三策,这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治理黄河的规划方案,对后世有重要影响。贾让认为,治河必须适合河流和洪水的客观规律,留足泄洪断面,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应主动避让洪水,在满足泄洪以外的地方进行生产生活,而不能过分地侵占河滩,压迫洪水。类似地,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对于海河滞洪洼淀开垦耕地一事乾隆皇帝也做过类似的指示。正是基于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我们认识到:人类自身是从属于自然界的,因而在自身发展中,既要克服和改造不利的生存环境,也应客观主动地顺应自然规律和在发展中谋求与自然的和谐,主动规范和调整人们自身的社会行为以适应自然。
当前,我国全国人民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爱护、保护自然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就是落实这个“天人合一”爱天理念的政府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拟订并组织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规划,起草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组织制定各类环境保护标准、基准和技术规范,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重点区域、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按国家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拟订重点海域污染防治规划,参与制订国家主体功能区划。(www.xing528.com)
1895年,为了管理美国大都市的公共动物园,纽约动物学学会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野生生物保护组织,后来发展成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随后,国际上又成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协会。成立于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会,参与环保的领域非常广,涵盖了地球的生物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等等。成立于1967年的美国环保协会则率先尝试用法律手段进行环境保护。成立于1987年的保护国际则率先尝试了“还自然的债”的保护模式。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对这类机构来说,专注于拯救世界上的某一局部,而置其他角落于不顾是没有意义的。成立于1961年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一开始就立足于保护地球的生物资源、可再生自然资源等等,其创始之初就是国际性的非政府环保组织。1991年开始正式运作的全球环境基金是由联合国发起建立的国际环境金融机构;成立于1948年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致力于世界的自然环境保护,是政府和非政府都能参与合作的国际性环保组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自然基金会是第一个受中国政府邀请来中国开展工作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它和中国政府、地方、其他环保组织团体合作,在中国开展了各种项目,包括国宝大熊猫的保护、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等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并吸收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科所等会员。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有关部门以及环保组织合作开展气候变化、空气污染等工作。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在中国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美国环保协会和中国有关部门合作开展的排污权交易和绿色出行项目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湿地国际是第一个通过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政府达成谅解备忘录而成功在中国建立办事处的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它在中国设立的办事处开展了湿地多样性保护项目、水鸟保护项目以及环境教育项目。
我国环保组织起步晚、发展还很不充分。据中华环保联合会报告显示,直到 1978年5月,我国第一个具有官方背景的环保组织即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才宣告成立,此时世界范围内环保组织已存在三千多家。1991年4 月,我国第一个民间性质的环保组织即辽宁盘锦市黑嘴鸥保护协会成立。截至2012年底,全国生态环境类社会团体已有6816个,生态环境类民办非企业单位1065个,环保民间组织共计7881个。环保组织从2007年到2012年五年内平均的增长率38.8%,组织数量在增多,成员队伍在壮大,其影响力也呈几何增长:从藏羚羊保护、首钢的搬迁到怒江水电、松花江水利等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的动工、延迟甚至停工,这一系列重大环保事件无不被深深打上环保组织的烙印。环保组织在国家环境保护发展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重大环保事件中以及对政府、企业违法问题的监督上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备受肯定和关注。环保组织渐渐得到中国民众的认可,被认为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此外,全国人大也积极参与环保法制建设。2014年4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史上最严格之称的环保法修订案。2015年1月1日实施的新环保法,首次确立赋予“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以公益诉讼主体资格。
4. 用天
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之是“究天人之际”,即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当然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必须是双向的、互动的、互助的、回环的。也就是说,不仅有人对自然(天)敬畏、博爱的一面,还应该有自然被人所用的一面;或者说,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是道德的、审美的,还是实用的,即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源。人类不能也无法“制天”,但不得不“用天”,因为毕竟生存才是人类活动的第一要务,很难想象缺少生存资源的人类能与自然实现和谐。《周易·贲·彖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白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确社会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周易·泰·象辞》说:“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意思是,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的生命目的,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天人合一”。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就是要按照自然事物固有的性质和规律行事。大禹治水的做法令人称道,孟子说:“在尧那个年代,洪水横流,在中原四处泛滥。大地成为蛇龙的住所,百姓没有安身之处。低地的人在树上搭巢,高地的人相连挖洞居住。《尚书》说:‘洚水警戒我们。’洚水,就是洪水。命令禹来治理他,禹疏通河道,使之注入大海中,驱赶蛟龙到沼泽里。水顺着河道流动,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便是这样。险阻已经排除,害人的鸟兽就消失了,人们才得以在平地上居住。”(《孟子·滕文公上》)禹为什么能治水成功呢?孟子对此从理论的高度进行了总结。在孟子看来,禹之所以能治水成功正在于他善于“利(顺)”,在于他善于“求其故”、知“自然之道”,从而出现使“人得平土而居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孟子说:“不违背农时,粮食就会吃不完。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里捕鱼,那鱼鳖水产就会吃不完。砍伐林木按照一定的时节,那木材便用之不尽。”(《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山林不是“取之不尽”的,动植物也不是“用之不竭”的,故此,孟子对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认识上升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孟子的这番话很朴素,却包含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实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推动“天人合一”具体表现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贯彻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模式。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全面推进绿色经济,这是实现“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关系中“用天”的有效途径。绿色经济可视为是一种低碳、资源高效型和社会包容型的经济。在绿色经济中,收入和就业的增长由具有以下特征的公共和私人投资驱动:降低碳排放及污染,增强能源和资源效率,并防止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丧失。向绿色经济过渡的核心目标是在提高环境质量和社会包容性的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及投资。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的关键就是创造更多的条件,使得公共和私人投资与更宽泛的环境和社会标准相融合。另外,目前评价经济成就的主要指标,例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需要进行调整,使之包含对下列事项的说明:污染、资源损耗、生态系统服务衰退和自然资源损失的分配结果。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自然资源,使之储量不能再生,任由生态系统广泛退化和丧失。与此同时,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过总人口的一半。目前全球消耗能源的75%以及碳排放的75%均来自于城市。拥挤不堪、污染盛行和服务缺乏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问题则影响到所有人的生产效率和健康。越来越多的证据还表明,向绿色经济过渡拥有充分的经济和社会理由。
(1) 绿色农业
在农业生产上实现“天人合一”可谓是当代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生存目标的关键,因为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他为人类在这个星球生生存提供了必须的食物。改进植物与动物的健康管理(Plant and Animal Health Management,又称PAHM)方法的田间试验证明了此办法可以提高农场的收益。间作方案选择各种不同作物,他们释放的气味对不同昆虫、线虫和其他害虫起到吸引或排斥的作用。“推拉(push⁃pull)”技术即是其中一种有效治虫的间作技术。例如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采取与豆类植物和草进行间作的方法。豆类植物在耕种区域释放的气味可以阻止对玉米有害的虫子,而草所产生的气味可以吸引昆虫将卵产在草上,从而对玉米起到了保护作用。在非洲东部地区实施的推拉治虫技术大大提高了玉米产量,同时,种植的固氮草料还提高了土壤肥力,并为牲畜提供了饲料。有了更多的牲畜后,农民便可以生产更多的肉类、牛奶和其他乳制品,牲畜的粪便还可以作为有机肥料返还到田间。关于作物和牲畜多元化的问题,植物和动物繁殖的基因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基因多样性作物可以将当地作物品种与其他更高产品种的优势相结合。同样,对当地动物品种与其他高产动物品种进行挑选与配种,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带来显著的生物、社会与经济效益。作物多样化具有诸多益处,包括通过生物固氮与作物残余物还田来补充土壤养分,减少温度应力和水份蒸发速率,吸引授粉和捕食害虫的有益昆虫。将高价值的蔬菜和水果等园艺品种与谷物或其他作物相结合,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通过食草牲畜,为人们提供特殊的蛋白质和热量,这些在其他情况下是来自非食用生物质的。回收牲畜的粪便并将其用作土壤有机肥,这一举措是绿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为很多树木及灌木与耕种作物、园艺以及特种作物(如咖啡,茶,香草等)的结合提供了机会,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农场的产出。
(2) 绿色工业
在工业生产上实现“天人合一”可谓是当代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生存目标的主体,因为当代人类文明是建立在工业生产基础上的城市文明。工业绿色转型应从三个层面开展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首先,实现工业绿色转型,需要理念创新。应该认识到,世界经济在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迈向低碳化和绿色化,绿色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人类将实现从以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绿色生态文明的大跨越。这势必改变工业发展的传统模式,工业生产不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而是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其次,技术创新是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绿色技术涉及诸多科学领域,不仅包括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等新兴学科,而且涉及物理、化学、工程学等传统学科的新知识,是人类知识体系的绿色化集成。再次,制度创新是工业绿色转型的保障。从国际经验和国内条件来看,加快工业绿色转型、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化推进”的方式,以公平竞争为原则,以有限政府为特征,以尊崇法制为规范。
(3) 发挥人的主动性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极大的“用天”智慧。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古人在从事生产的过程中遵循了“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环境友好型原则。“天人合一”的“用天”思想启示我们从整体上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是合为一体的,于是破坏自然环境就等同于会害自己,就等同于自杀;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合一”是以“相分”为前提的。人与自然虽然是合一的,但是人有主动性,能够改变自然界的面貌,让自然界朝着人想要的方向发展,例如建造高楼大厦、修筑道路桥梁等,都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以达到人类自身生活得更好的目的。因此,“天人合一”的“用天”理念,不是主张人类不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与自然界的合一;而是主张在改变自然界以服务于人类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下的和谐统一。
“天人合一”的“用天”思想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人类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人类不能毫无节制地对大自然进行索取,也不能毫无节制地破坏生态环境,人类的发展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必须实现“天人合一”的发展模式,而这种发展模式就是绿色经济发展模式。(1) 另一方面,“天人合一”的“用天”思想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方法论。在绿色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能源战略使我国成了世界第二大风能发电国、第一大光伏电板生产国。目前,我国10%的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获取热水。我国有150万人在可再生部门从业,该部门在2009年一年就创造了30万个工作岗位。贯彻“天人合一”的“用天”思想,铸造美丽中国梦想是当代中国人的追求,一些负责任的企业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例如,宝钢践行环境经营,成为绿色产业链的驱动者,把钢铁业打造成节能环保、环境友好、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的绿色产业,引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宝钢利用富余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新建纯烧煤气锅炉产生蒸汽来发电,代替动力煤既改善大气环境,又降低成本;同时启动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环保节能改造项目,把废弃物转变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宝钢倡导绿色制造,通过采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在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清洁生产,与所在环境和谐共存。
(1)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的发展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