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孕育莲花落

评剧与乡土市井文化:孕育莲花落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端云大师讲经时的热闹场景,致使酒坊、渔市都已无人,如此吸引市井之徒,表明这种唱导莲花落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世俗化、娱乐化色彩日益浓郁。这种叙事莲花落的出现突破了四季莲花落的形式束缚,叙事性的加强,有助于其演唱长篇故事。清代乾嘉时期,北京、天津、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又以一种名为“十不闲”的形式出现,对此,清

秦华生在其主编的《中国评剧发展史》一书中认为:“莲花落是由隋、唐时代,佛教僧侣们宣讲佛经演唱的一种带有募化性质的唱导音乐——《落花》或《散花》演变而来的民间音乐形式。”这种唱导音乐最初是为了使宣讲的佛经通俗化,其中的“随物赞祝”“即景生情”“即兴成章”的特点为日后民间乞讨卖艺者所借鉴,唐代诗人姚合在《听僧云端讲经》一诗中写道:“无上深旨诚难解,唯是师言得其真。远近持斋来谛听,酒坊渔市尽无人。”可见端云大师讲经时的热闹场景,致使酒坊、渔市都已无人,如此吸引市井之徒,表明这种唱导莲花落的宗教色彩逐渐淡化,而世俗化、娱乐化色彩日益浓郁。

《滦县志》卷四载:“莲花落,原名莲花乐,俗谓之蹦蹦戏,昔时丐者沿街乞讨之歌曲也,嗣后日益发展,居然登台,唯奏曲作态,鄙俗不堪,诚足以伤风败化。”记载虽然充满了士夫文人对民间艺术的鄙夷和不满,但从中我们却能窥见莲花落的流变的大致轨迹。南宋普济撰写的《五灯会元》记载了宋代乞丐演唱莲花落的情形:“俞道婆,金陵人,卖油糍为业。一日,闻贫子唱‘莲花落’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缘得到洞庭湖?’”可见乞丐已将《柳毅传书》等唐传奇编入了莲花落,其宗教色彩已然淡化。莲花落在发展中又不断吸收了民歌《子夜四十歌》《太子五更传》《禅门十二时》等唱词形式,于是产生了四时、五更、十二时辰、十二月、百岁等题材,同时有的还在每个季节、每个时辰、每一更次,抑或每个月中加入历史典故、人物事迹,于是出现了四季莲花落和叙事莲花落的结合体。诚如傅惜华在《曲艺丛谈》中所言:“莲花落的歌词,初期多为警醒世俗之作,或描写四时景色之曲。后始渐有演述民间故事者,盖自乾隆以降,歌者始由乞丐而变为艺人之演唱,歌曲亦由含有宗教意味之作,而进为纯娱乐性质之杂曲焉。”最典型的如明代的《双金花宝卷》旧抄本中所载的《十二月花名莲花落》,现节选其中几句以作说明:

正月里,手执茶花女孩童,移步庆贺金阶中。蟠桃会上箫声乐,四海升平降世通。

二月里,花神手执杏花开,来了福禄寿仙翁。有道君皇治盛世,花神拜贺并仙童。

三月里,花神手执桃花开,仙子生的美娇容。官清国泰民安乐,五谷丰登仓廪中。臣愿万岁增长寿,与民同乐看灯红。万寿无疆千万载,年年庆贺月当空。

四月花神是蔷薇,蔷薇开放甚丰隆。红粉佳人夸我好,好的是,蚕桑时候满枝红。

五月里,花神石榴开,端阳节,菖蒲高挂画堂中。垂杨柳多是同淘友,他穿绿来我穿红。数九冰霜全不怕,新枝根发子孙荣。

……

十二月,花神手执梅花片,花神穿绿穿红众仙童。君子名人都爱看,插在高堂景瓶中。

上面这首《十二月花名莲花落》均为上下七言句,将一年十二个月里开放的花名一一道出,然后配上吉祥话来演唱,合辙押韵,初步带有叙事色彩了。到了清代,就出现了完全叙事性的莲花落了,比如乾隆六十年(1795)刊行北京的《霓裳续谱》卷其中有一段《郭巨埋儿》,其中有这样的唱词:

咱把这二十四孝且靠后,听我说忠奸节烈的古人名。周学士岳元帅,平辽公薛仁贵,人人称他是忠臣。潘仁美严嵩和张士贵,人人可恨他是奸臣。尽忠报国的岳元帅,赤胆忠心把金邦平。秦桧定下绝户计,奸心瞒昧就害忠臣。蜜蜡丸包藏把书来下,假金牌调进了临安城。元帅岳云共张宪,爷儿仨死在那个风波亭。风波亭屈死了忠良将,人人听说气不平。恼恨秦桧这死业障,万古千秋就落了骂名。善恶到头是终有报,打在了阴曹地府永不翻身。

这种叙事莲花落的出现突破了四季莲花落的形式束缚,叙事性的加强,有助于其演唱长篇故事。比如,出现了诸如《蓝桥会》《秦琼观阵》《陈琳救主》《孙继皋卖水》等历史故事,这些剧目都成为了后来评剧剧本改编的母本。此外,我们在后来形成的评剧剧本中依然能够看到莲花落的痕迹,比如《占花魁》中,莘瑶琴在向众姐妹辞行时就唱了一大段莲花落:

众位姐姐莫心酸,

小妹有话细诉一番。

今日从良出了院,

一件喜事把兴添。

邀请姐姐全见一面,

表诉衷情莫忘患难。

众位姐妹你们慢慢地饮,

待我歌罢一词,还要敬酒席间。

唱一段满江红的大套十二月,

四大景春夏秋冬紧相连。

《八仙庆寿》十二调,

四时安乐《万年欢》。

金柳氏乡里妈妈她把那个亲家母探,

老西班瞎二姑娘上庙爱花钱。

《纱窗外》《摘黄瓜》还带拔蒜,

《绣荷包》捎带着《九连环》。

《海瑞爷私访》唱的本是莲花落,

时兴小调叫作什么太呀太平年。

有《妓女告状》带托梦,

《从良后悔》有几桩。

《跳槽熟客》带着摔镜,

《叹十声》和《高平关》。

《关公单刀》还有《华容道》,

《三战吕布》《虎牢关》。

晋王起义《兴唐传》,

伍子胥夜逃过了那个《昭关》。

再比如,旧本《花为媒》张五可向阮妈报花名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正月里开迎春花为当先,

刘关张结义在桃园。

破黄巾斩华雄才把名显,

王司徒害董卓巧计连环。

二月里开杏花杏花出奇,

刘皇叔困荆州马跳檀溪。

在中途遇牧童扬鞭指路,

水镜庄遇德曹才把身栖。(www.xing528.com)

三月里开桃花桃花满院红,

汉刘备卧龙岗去访孔明。

他弟兄三顾茅庐才把山下,

汉刘备坐定了锦绣江山。

四月里开梨花梨花赛雪白,

糜夫人托孤在井台。

将阿斗托子龙自投井死,

赵子龙推倒墙才把尸埋。

五月里开榴花百子登科,

赵子龙大战长坂坡。

莽张飞在当阳一声大喝,

夏侯杰吓破胆命见阎罗。

六月里开荷花荷花水上漂,

三战吕布在虎牢。

关公镇守华容道,

三国中最奸不过老曹操。

逼献帝害伏后其罪非小,

天报应在潼关割须弃袍。

七月里开菱花花叶光辉,

咬脐郎领人马荒郊打围。

射玉兔拐雕翎井台认母,

回朝转报父王搬母回归。

八月里开桂花桂花甚香,

张君瑞笔扫千军在西厢。

崔莺莺命红娘传书递柬,

才引得小张郎夜跳花墙。

九月里开菊花花色新鲜,

陶渊明在篱下自把花观。

视鲜花饮美酒雅心长乐,

才留下爱菊人万古流传。

十月里开冬青交了立冬,

张士贵领人马前去征东。

薛仁贵在营中有功不显,

淤泥河救圣驾才露真名。

十一月开水仙雪花乱飞,

孟浩然骑毛驴踏雪寻梅。

命童子扫过雪满山清雅,

得此花他心欢喜才把家归。

十二月开腊梅梅节过春阳,

孔夫子游列国走遍四方。

带徒儿四弟子颜闵冉仲,

还有那子游子夏子贡

子张公冶长。

明末清初,莲花落在民间已经蔚然成风,其多以秧歌的形式在民间社火、祭祀中演唱,同时配以四块竹板伴奏。清代乾嘉时期,北京、天津、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又以一种名为“十不闲”的形式出现,对此,清人李振声在《百戏竹枝词》中写道:“铙、鼓、钲、锣备特悬,凤阳新唱几烟鬟。问渠若肯勤蚕织,何事夸人十不闲?”可见这种“十不闲”是从凤阳一带的南方流传过来的,而所谓“十不闲”就是“铙、鼓、钲、锣”等乐器协同伴奏。莲花落以秧歌戏的形式配以“十不闲”的乐器伴奏长期演出,同时又受到大鼓、民间歌舞、戏曲等姊妹艺术的影响,其形式得到不断的综合与丰富,进入了“彩扮莲花落”阶段,出现了一批职业化表演莲花落的艺人。

所谓“彩唱莲花落”是指演员有了简单的化妆,演员由一丑一旦组成,又称“对口彩唱”,后来又加入小生,形成了三小戏。其中丑的扮相是面涂白豆腐块,头戴毡帽,腰系茶裙;旦脚则分为大扮和小扮,大扮的扮相相对复杂,根据身份、年龄、出身等综合因素而定;小生的扮相就是头戴公子巾,身着道袍。彩扮时期的莲花落已有说唱艺术阶段的第三人称叙事转变成了代言体的形式,开始了“以歌舞演故事”,已然具备了向民间大戏转变的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