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知识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知识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能力。杜威提出一个人要成为合格的教师,“第一个条件需要追溯他对教材具有理智的准备。他应当有超量的丰富的知识。他的知识必须比教科书上的原理,或任何固定的教学计划更为广博”。与语言或文学等的专家知识要求相比,小学语文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又具有四点特殊的专业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知识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能力。有学者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教师知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教学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知识作为教师认知活动的一个基础,从其功能出发,可分为四个方面的结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

(一)本体性知识

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的实体部分。教师首先应是所教学科的专家,教师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这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前提。杜威提出一个人要成为合格的教师,“第一个条件需要追溯他对教材具有理智的准备。他应当有超量的丰富的知识。他的知识必须比教科书上的原理,或任何固定的教学计划更为广博”。语文包括语言、文字、文学等多方面内容,涉及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文章学、美学等多方面知识。与语言或文学等的专家知识要求相比,小学语文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又具有四点特殊的专业要求。

1.现代汉语语言、文字、文学等学科的基础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现代汉语语言、文字、文学等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具体包括语言文字、文章读写、文学鉴赏评论、文学创作和中外母语以及母语教学发展的基础性知识。教师只有在对所教学科的知识准确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多关注学生心智的反应和活动。

2.小学语文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与小学语文学科相关的学科知识。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应对美学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语文教学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这使得教师在对涉及美学方面的语文教学时,能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3.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与价值

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小学语文学科对于社会人类发展的价值以及在人类实践中的多种表现形式。这些知识的意义在于使教师能在教学中将小学语文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与人类的关系揭示出来,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

4.小学语文学科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以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应了解小学语文学科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以及思维的工具与方法,了解文学家创作过程和成功原因,向学生展示作家的人格力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和创造意识具有远远超过语文知识所能提供的重要价值。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完整、系统、扎实地掌握本学科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统观全局,展示知识本身的生命力,把“知识活化”,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

(二)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杜威说:“为什么教师要熟悉心理学、教育史和各科教学法?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种理由是,他能凭借这类知识观察学生的反应,迅速而准确地解释学生的言行,否则,学生的反应可能察觉不出来;另一个理由是,这些知识是别人用过而又有成效的方法,在需要的时候,他就能够凭借这些知识给儿童以适当的指导。”条件性知识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教学中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和处理。小学语文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www.xing528.com)

1.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知晓语文能力发展规律,能诊断学生语文学习困难和特殊学习需要。为此,必须具备一定的发展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阅读与写作心理学等知识。

2.教与学的知识

具体包括教学情境管理知识(如教育组织、课堂管理、教育激励等),语文知识建构知识(如学与教的心理学、学习理论等),反思性教学知识,教学评价知识等。这些知识能帮助教师驾驭各种教学情境,对纷繁复杂的教育情境做出理性分析、判断与决策

3.教育科学研究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校本研究的知识、语文教学研究的知识等,这些知识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提升课程改革中的参与意识与能力,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

(三)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时所具有的课程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教育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情境性,教育情境纷繁复杂,需要教师对具体的不确定的教育情境做出解释、判断与决策。很多情况下,需要教师机智地对待,在一种情境下适宜的方法,在另一种情境下可能是不恰当的。

如何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呢?其一,教师应不断地针对语文教学情境中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问题的可能成因,了解问题的真相,并且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二,教师还要配合时代的进步,不断改进教法,以提升自己的教育专业水平,并主动参与教育革新活动。教师只有不断求新、求精,才有可能带动教育的进步,让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主动研究的精神,并学会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其三,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观摩成功教育教学案例等方法来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教育教学案例所蕴含的丰富的情境性知识,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可以使教师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实践性知识。

(四)普通文化知识

教学工作的对象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的人,因此应强调教学工作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教师对普通文化知识的掌握。普通文化知识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养人文素质的内在价值。在拉丁文中,“文化”(culture)一词的本意就是“培养”(cultivation)。在今天,教师不仅要知识广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并内化成个体的人文素质。正如教育家科南特所说:“教师们对于我国文化遗产的知识和鉴赏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基础”,“目的在发展有关一般文理科目领域的学力,使教师在同这些领域的任何一门专任教师的同事谈话时具有一定的信心。不论对于小学教师或中学教师来说,这种程度的学力信心都是必要的。即使小学教师直接关注的是算术或较简单的科学与社会科学,他也应该知道在前面的路究竟是什么”。同时,语文知识的广泛性、综合性,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语文学科知识。现代社会知识增长速度很快,小学生的知识面也在不断扩大,教师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各方面发展的需要,才能提高自己在家长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从世界各国教育实践来看,应使现代教师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通文化知识:一是人文类知识。如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科技类知识。如一般的自然科学常识、关于文理学科交叉的知识。三是工具类知识。如外语、数学、计算机、文献检索、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四是艺体类知识。如体育美术、卫生与保健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摄影、绘画、文学欣赏等知识。五是劳技类知识。如一般的劳动生产知识、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等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