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按教师指导过程设计作文

小学语文教学:按教师指导过程设计作文

更新时间:2025-01-15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学生对以上描写片段提出修改意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像什么”是比喻,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按“教师指导过程”设计习作教学,还可以进行“叙述一个曲折的故事”“让描写具体生动起来”“利用类比进行构思”“写作中的读者意识”“怎样虚构故事”“提高联想能力”“用事实证明观点”等内容的教学。目前一些教师已经进行了教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从构成作文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通过分项训练提高写作能力,每一项训练不只是提出要求,还要落实指导的过程。如描写的训练,不只是让学生知道“描写要具体要生动”,而且要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做到具体生动地描写;再如记叙性文章的选材,不只是让学生懂得“材料应该具体典型新颖”,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选择出“具体典型新颖的材料”等。这个“怎样”的训练就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学生能够做并且愿意做的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获得写作知识技能。

(1)列出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基本要素和必备的技能。任何工作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记叙文的“如何观察”“如何描写”“怎样选择叙述人称”“怎样设计叙述顺序”等。描写可以按描写对象(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和描写方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进行细分;议论文可按“如何概述材料”“如何证明观点”“如何反驳”等进行细分。

(2)围绕上述知识或技能,设计具体且可操作的训练步骤。例如,落实描写要具体生动的要求,可让学生按照“那里有什么”“它怎么样”“它像什么”以及“它让你联想到什么”的线索写,这样,学生通常就能写得具体、生动。

(3)在每一堂作文教学课或一个教学单元里,分别完成一项训练内容来训练一种技能,最后把各项训练综合起来,学生的作文能力就可得到提高。

郑桂华《描写的奥秘》

师:PPT出示图片(两只鸭子游水图)

(学生观察,尝试练写)

生1:(展示作品)“在水里,有两只小鸭子游来游去地玩耍。”

生2:“在清澈的水中,有两只可爱的小鸭子,他们你追我赶地嬉戏。”

生3:“在清澈的水面上,有两只淡黄色的小鸭子在自由自在地游着,他们看上去很悠闲。”

师生交流、讨论后总结:要写清楚主人公、地点,要用形容词修饰鸭子、水的特征。

师:除了用形容词之外,还可以怎么写?如果觉得自己比这三位同学写得好,让大家欣赏欣赏你的作品。

生4:“在平静的水面上有两只小鸭子,它们全身有细细的绒毛和灰白相间的花纹,它们追来追去,像两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在嬉闹。”

……

师生交流后总结:他写得很生动很形象,写的小鸭子很活泼。比喻和拟人使文章生动。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首先,描写是什么呢?描写就是把你看到的东西,一个人,一件物品,或一个场景告诉一些没有看到的人。那么,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你看到的一样东西,首先你会告诉我们什么?肯定要告诉我们“那里有什么”。(板书:有什么)这幅画面上有什么?刚才几个同学已经告诉我们了(有鸭子,有水)。仅仅告诉我们有什么当然还不够,我们还想知道它们的特征、动作、细节,也就是要告诉我们“它们怎么样”。(板书:怎么样)刚才几位同学也告诉我们了,鸭子怎么样,水怎么样,对吧?但是,有时候,我们感觉还不够,还需要告诉我们“它们像什么”。(板书:像什么)你看,有了这三条,他的描写就不一样了,是不是?“有什么”,使我们明白描写的对象,“怎么样”,使描写具体起来,而“像什么”使描写变得形象起来。这三条原则明白了吗?

师:用这三条原则来检验刚才的描写,看看你的描写还缺了什么,哪个地方还可以更好一点。你可以给别人改,改好以后,再来交流。

(学生修改、交流)(www.xing528.com)

生5:“水平如镜的湖水中,有两只天真活泼的小鸭子,就像两只小毛球浮在一块大玻璃上。”

生6:“平静的水面没有一丝波纹,两只小鸭子优哉游哉地游着,像一对小姐妹在漫步。”

生7:“两只小鸭子在碧绿的水中悠闲地游玩,像天鹅湖里的一对小天鹅。”

师:对这些描写,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第二位同学说“追来追去”不对,因为画里的水没有波动。

师:有道理,我们描写怎么样、像什么,必须要尊重事实。

……(学生对以上描写片段提出修改意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此环节夯实了描写的准确性,丰富了描写的角度。具体略。)

师生总结归纳:(PPT)出示

•“有什么”是叙述,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把东西叙述准确。

•“怎么样”是刻画、描摹,它起的作用是“清楚、细致”。最好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写。

•“像什么”是比喻,它的作用是生动形象。

这就是描写的奥秘。

扩展练习:指导描写有关风车的一幅画(具体略)。

该课例中因为学生不会描写,或者说只会简单地叙述,于是教师基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教会学生描写的三条原则,即“有什么”“怎么样”和“像什么”,然后设计了四个训练环节,让学生反复训练。在“描写”这个点上让学生练实练透,并引导学生归纳、掌握方法,举一反三,在写作能力上前进一大步。从执教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训练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按“教师指导过程”设计习作教学,还可以进行“叙述一个曲折的故事”“让描写具体生动起来”“利用类比进行构思”“写作中的读者意识”“怎样虚构故事”“提高联想能力”“用事实证明观点”等内容的教学。目前一些教师已经进行了教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以上是从作文的写作过程入手和从构成作文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入手进行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不少学者、教师做出了多样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尝试,比较典型的有: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武宏钧的自由作文模式,李吉林的情境作文模式,李白坚的快乐作文模式,贾志敏的语感作文模式,张化万的实验作文模式,史秀荣的奇趣作文模式,常青的作文分格训练模式,滕昭荣的童话引路教学模式。教学中可参照这些模式借鉴使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