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第一学段阅读方法及句子教学要点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第一学段阅读方法及句子教学要点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学段的阅读,课程标准提出10条要求。这里重点分析阅读方法和句子教学。第一学段的写话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规范,提供与儿童语言发展相适应的文本句式,发展儿童的童心童语。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第一学段阅读方法及句子教学要点

第一学段的阅读,课程标准提出10条要求。10条要求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解释如下: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要求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喜爱图书、爱护图画”。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要求阅读中要注重展开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时间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的过程,要能学习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法阅读。从“知识和能力”的维度,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朗读,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里重点分析阅读方法和句子教学。

(一)阅读方法

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是一个系统。低年级的阅读方法是基本的、初步的。主要有:

1.课文预习法

低年级学生尽管识字量有限,但从第二册课本开始就可以逐步让学生学习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明白预习,可以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词,解决阅读的障碍,有时也可以用“漏字阅读”“偏旁阅读”来初步理解生字词的大意,初步阅读课文。给生字做上记号,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画出不懂的词语和问题,为课堂阅读做好预习准备。

2.拼音阅读法

低年级在认识了所有的拼音,能准确拼读音节后,就可以采用拼音阅读法,让拼音成为他们阅读文本的桥梁和益友。除了课文的拼音阅读外,学校和班级可以专门设立拼音读物专柜,鼓励学生借阅和互换拼音读物,促进和帮助学生的课外阅读。

3.图文对照法

《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阅读“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低年级课文插图注重创设文本所展示的情境,是文本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插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色相结合的方法,使事物更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赋予文本更鲜明的感染力和美感。对于擅长于形象思维的低年级学生而言,课文中富有儿童情趣的精美插图,常常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顺利获取阅读意义的钥匙。它便于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去学习,去接受知识,去感受语言学习的快乐。低年级课文中的大部分插图本身就包含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我们既可以以图解读,也可以以画促读。如《三个儿子》的阅读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加快学生的阅读理解。又如《春雨的色彩》,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同时,让学生也画画自己看到的春雨带来的春色。学生依据课文阅读理解后充满想象力地绘画,也会进一步促进课文的阅读理解。

4.以演促读法

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乐于表现自我。低年级课文大多声情并茂,不少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达到课堂情感生活与语言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学生初读、准备、表演、评价的过程中,把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表演,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而且是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寓言二则》时,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交流讨论课文的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学生表演《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活灵活现,生动有趣,寓言的意义也自然而然进入学生的心中。

5.熟读积累法

低年级学生长于记忆,要求背诵的课文与古诗文要熟读,能背诵会默写。不少其他课文也朗朗上口,文辞优美。可以利用早读或每天语文课上的几分钟,让学生多读多记。天天诵读,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培养语感,扩大阅读视野,将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6.读写结合法

写不仅依赖读,同时写也能促进读。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但是这并不妨碍学生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促进和提高阅读的质量。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或基于课文的想象写下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因学生把课文的消极语言转化为儿童个性的积极语言而学习了写话的方法。例如,阅读《称赞》一文后,可以先让学生说:“称赞能……”再让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写下来。一个学生写:“一次,我看见妈妈在打字。妈妈打字的速度特别快,我称赞妈妈的手特别灵巧。妈妈说,我的称赞消除了她打字的疲劳。称赞真的有这样神奇的功能。”(www.xing528.com)

7.查找资料法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一个主要的障碍是生字词。要引导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慢慢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运用音序部首查阅字典,大致了解意思后再进入阅读。而后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真正理解。此外,要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搜寻,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例如,《快乐的节日》就可以听听歌唱,《鸟岛》《中国台湾的蝴蝶谷》等都可以在家长的支持下搜寻资料,丰富和加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8.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阅读

《课标》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提出,要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其实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阅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阅读方法,一直伴随着人一生的阅读。低年级仅仅是这种方法的启蒙。首先要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探讨的地方用笔勾画出来。再针对这些词句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的前后和自己熟悉的生活思考理解。比如《蚕姑娘》:“睡了四回的蚕姑娘,吃了几天的桑叶,就爬到蚕山上,吐出丝儿来,要盖新的房。”结合上文,学生会读懂这“睡了四回”就是蚕宝宝蜕了四次皮长大了,联系下文,就明白这“盖新的房”就是蚕宝宝吐丝结茧。学生联系自己和同伴养蚕的生活实际,就会知道课文写的就是自己亲眼看到过的蚕宝宝生长的过程。

(二)句子教学

低年级阅读的重要内容是读懂句子的意思。“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第一学段的写话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规范,提供与儿童语言发展相适应的文本句式,发展儿童的童心童语。但对词汇还不丰富、刚接触书面语言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读句子常常停顿不好,常常读破句子或一字一顿;会读句子,又常常不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理解句意,却又不会仿写。

首先,正确朗读句子。先落实识字教学,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朗读,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地把句子读正确。重点是训练长句子的朗读,注意句子的停顿。老师可以教学生在长句子中画停顿线。例如:“它们/披着黑衣服,挺着/白胸脯,圆滚滚的身子,张着/一对翅膀,傻乎乎地/站在那里,真有趣!”在不断的朗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学会确定句子的停顿,提高读句子的能力。

其次,理解句子的意思。要重视词义教学,抓住关键词语的理解,初步理解句意。把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讲准确,把使用范围交代明白。把语言文字转换为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把学习字词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建立起字词与事物的联系,不断积累字词所表达的事物的表象。

再次,建立句子概念。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习用规范的句子表达意思。懂得完整的句子,在话的末尾要用上句号、问号、感叹号;懂得写物的句子常常用“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写人的句子常常用“谁是什么”“谁怎么样”的句式。有了完整句子的概念,在一年级阅读时就要让学生经常数数自然段的句子数。

用课文的词语句式学写句子是低年级常见的重要教学方式。

一是用词语造句。造句并非文字游戏,好的造句培养童心童趣。可以把要用的词、先练习词语搭配,如“互相”——互相追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比赛、互相谈论……再用词组造句。

二是用课文提供的句式学习表达。例如:“点播机一边开沟、施肥,一边播种、盖土。”让学生寻找关联词“一边……一边……”,明白分句的并列关系,再模仿填空:(1)音乐老师一边__________,一边唱歌;(2)大雁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3)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然后让学生独立运用句式写句子。

最后,要重视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积累句子。低年级学生的记忆力和语言模仿力都处在黄金时期。背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要趁这个时候让他们多背诵课文中的名言警句。背诵不只是当作业来做,应该边朗读边背诵,边理解边背诵。有的可以进行听写,按标点符号停顿来念,让学生听写并写出标点符号。这不但对学生理解积累句子有好处,还能巩固学生完整句子的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