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叶圣陶、夏丏尊:小学语文课程工具性

叶圣陶、夏丏尊:小学语文课程工具性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就外部语言而言,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以语言为基础的语文课程就具有了工具的属性。

叶圣陶、夏丏尊:小学语文课程工具性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也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语文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语文界公认的难题,在这个问题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弄清这一名词的含义实为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我们基础语文教育的目的和方向。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念:

(1)“语文”即“语言文字”:这一观念的持有者以王力先生马首是瞻,王力先生是以“语言文字”来等价于“语文”的,他的这一观点在他的《中国语言学史·前言》中曾有过明确的说明。

(2)“语文”即“语言文学”。将“语文”界义为“语言文学”,一直是广泛流行的习以为常毋庸置疑的思想观念,曾经失败了的汉语、文学的分科教学试验就是这一观点的衍生物。

(3)“语文”即“语言文章”。这一观点的持有者以叶老为代表,他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他还对“文章”做了进一步的阐释,说“文章”是广义的,指“成篇之书面语”。也就是说,他认为“文章”既包含文学作品也包含非文学作品。

(4)“语文”既“语言文化”。这一观点的持有者认为语文是语言来表述的文化,文化是语文的“属”,当然语文就是语言文化。

以上几种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它们都从某个特定的方面阐释了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它们都认为“语文”的根本含义为“语言”: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文章是语言的组合,文学以语言为工具,文化内蕴于语言。但以上几种理解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诸多的不足和缺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语文教育界再次引发了对“语文”的广泛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对三者合而为一,形成这样一种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教育是以语言为主轴,以语言、文章、文学知识的传授和读写听说能力的训练为两翼的教学论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在语文教学中围绕“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字对学生进行诸方面的训练,以期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整体语文素质。可是,这种教学观念和教学思路支配下的语文教学又呈现出新的问题,那就是,在这种工序程式下的“产品”大多乏陈人文精神和文化气质。在新的历史条件和社会风尚下,“语文”的含义是什么?“语文”的教育功能是什么?现代语文教育观对“语文”的定义,才使我们能真正地把握其内涵。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第一,从语言的心理特点来看,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手语、旗语、红绿灯等也是进行交际的工具,但它们的适用范围、所表达的意义非常有限。语言虽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交际工具,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为,语言在交际中意义最丰富、最准确、最灵活、最生动,可以最大效度地实现多种交际功能。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达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的目的。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

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从语言的作用或实用价值来看,语文是认知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各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www.xing528.com)

由此可见,就内部语言而言,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就外部语言而言,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以语言为基础的语文课程就具有了工具的属性。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含义是有文化的文明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要求复兴古代文化,主要也指古希腊文化,把接受了这种文化教养的人称为文明人。人文主义一词是18世纪首先在德国席勒等人提出来的。这个词综合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对它的理解,一方面指接受文明的教育,另一方面指人的价值与尊严,认为只有通过文明的熏陶才能成为具有崇高地位和价值的人。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基本上是一致的,人文精神除了对个体人生整体意义的把握以外,更重视全社会整体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和追求,包括人的价值、尊严、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其内涵十分宽泛。

对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是一种可以感知的直观形式,然而语言的形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一种文化代码,语言是人类思想情感的直接显现。因此语言是与人紧密相联的,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紧密相联的,是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紧密相联的。

其次,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记录了人的思维和情感,积淀了民族的精神,凝结着人类的智慧,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同时也就学习了该民族的文化。

再次,就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内容而言,就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新课标同时也倡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理念,要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和文化不是作为两个东西出现的,而是一个整体: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丢掉人文,也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不可割裂,不可偏废,互相沟通,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不存在限制这一个,张扬另一个的问题。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互为表里。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里”。工具性是载体,人文性是灵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