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中的议论往往用来解释生活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或者是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启迪。虽然文章篇幅不长、文字不多,却有着深刻、格调高远的力量。
在记叙文当中,如果要发表对所记叙事件的看法,就需要一段精辟的议论:或突出记叙人物的性格叫人肃然起敬,或点明事理引人回味,或触景生情让人感慨万千。
议论的方式既可以自发议论,也可以引用名言、警句、诗句来收尾,引申文意,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记叙中穿插议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边叙边议
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在文章中记叙与议论密切结合、相互补充。
如《故乡》中,在叙述完“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后这样写道: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2.结尾点题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文章的结尾处用一大段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结尾点拨”的感觉。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结尾:(www.xing528.com)
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
这段文字可谓一语中的、发人深省。再如鲁迅的《故乡》中的结尾: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段文字,是“我”自抒胸怀的自白,极富哲理性,指出有没有希望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强调大家要为新生活的到来勇敢地去努力去实践去开辟新的道路。
3.首尾呼应
即在开头或结尾用精辟的文句点题,达到与文题相呼应的目的。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就使用了呼应法收束全文。文章的结尾写道:
……我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洁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星,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
这段议论与文题遥相呼应,既点了题,又表现出一种结构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