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描写的要求及技巧

环境描写的要求及技巧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时必须注意:写景不能游离于中心、不能随意,必须做到“写风写雨笔无虚设”,也就是环境描写应与文章的主要事件、人物、主题有一定联系。

环境描写的要求及技巧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一)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描写是点出背景(现状)、服务主题的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鲁迅孔乙己

对咸亨酒店的介绍,是为了交代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渲染“短衣帮”与“穿长衫的”两个泾渭分明的社会群体,是为了表现当时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与人之间冷酷的关系。作者刻画这样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环境,是为了渲染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也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

2.环境描写是预示经历、体现性格的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大早,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

——曹文轩《孤独之旅》

有关暴风雨的描写和杜小康的成长是分不开的。芦苇荡的暴风雨是极其可怕的:“雷声”“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过来”,“暴风雨”“歇斯底里”,“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大风吹开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成人般的勇气和坚强,在暴风雨中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可以说环境愈是恶劣,愈是能突出主人翁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也愈加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环境描写是渲染氛围、反衬形象的

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以“上野的樱花烂漫”之美来反衬清国留学生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态: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那一群扭捏作态的“清国留学生”与那美丽的樱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比之下,“清国留学生”令人作呕的丑态跃然纸上。

4.环境描写是烘托心理、推动情节发展的

时间在慢慢地过去。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我一动也不动,甚至无法思考怎样下去,安全地回家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爸爸远远地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道:“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www.xing528.com)

——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我”当时的恐惧与绝望;后一段“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写出了“我”在困境中看到了转机和希望,预示着父亲指导“我”爬下悬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时必须注意:写景不能游离于中心、不能随意,必须做到“写风写雨笔无虚设”,也就是环境描写应与文章的主要事件、人物、主题有一定联系。

(二)如何让环境描写更生动

1.从多种感觉出发,抓住景物特点去写

如尝试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角度去感受所要描写的景物,达到形、声、色、味俱全。如:

好一片轻盈的娇鸣,我从睡梦中惊醒,这是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晨。宇宙为轻雾所笼罩,一阵阵的轻寒,微微地袭上了我的衣襟,天空晴天一碧,只有一两片的云霞飞舞,东方天边的霞影,刻刻在幻变中,如霜枫,如榴火,如玛瑙,如琥珀……倏忽间,一个像美人脸儿般的朝阳出现了,她羞答答地露出云层,放射出万道光芒,照遍了这大千世界,惊醒了花草虫鸟沉沉的梦,照暖了我这久冷了的心,照苏这世界上的一切一切。

这段景物描写先从听觉入手,继而通过触觉、视觉和感受等角度,表现出“一个美丽而恬静的春晨”的特点。

2.运用多种修辞和表现手法体现主题

修辞手法既可单独用,也可两种或者三种一起用。运用了修辞手法,笔下的景物就有了生命、有了活力,甚至有了脾气和性格。如《祝福》的开头与结尾分别写了祝福时的环境气氛,通过对比手法,以乐景反衬祥林嫂的悲剧,更增强了作品对旧社会的批判力量。

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眬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祝福》

3.精准用词来营造场面冲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把境界分为“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即“物皆着我之色彩”,也就是说,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作用于周围的自然景物或在所写的景物中直接渗透作者的感情。当然,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的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隆冬时节,一个离家出走的孩子,来到一户人家门口:冰柱像呵斥者的手指那样,指向地面;大门紧紧地关着,好似妈妈冰冷的脸。他想退缩,可是饥饿让他如放弃尊严的困兽,强压着恐惧,接近了那扇趾高气扬的傲慢之门。

“呵斥者的手指”“妈妈冰冷的脸”“趾高气扬”等精心选择的词语,不但写出了主人公所处场景的冲突,也渗透着主人公遭受家人强烈谴责之后那种无助孤独以及恐惧的内心。“景”为人设,人让景更加贴合心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