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张孝骞:做不起校服的孩子的德育故事

张孝骞:做不起校服的孩子的德育故事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张孝骞于1897年12月28日出生时,父亲正在做家庭教师。有一件事情,是张孝骞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张孝骞由于付不起膳宿费,只得走读,湖南人称之为读“通学”。其实,他何尝不想做一身校服呢!校长见他那副为难的样子,心里有了几分同情。母亲开始用衣袖抹起眼泪来,不断地拍着妹妹身上的被子,“好孩子,睡觉吧,睡吧,总会好的,总会好的……”

张孝骞:做不起校服的孩子的德育故事

那是19世纪末期,湖南长沙乡下有一位名叫张泽邕的自耕农,突然产生了弃农经商的念头。他将家搬进了长沙城里,开始经营粮食生意。实际上,他不过是办起了一个小得可怜的家庭作坊,凭着一台石碓,舂米出售,用繁重的劳动换起微薄的收入。然而,这个扛惯了锄头的老实农民毕竟不长于商业之道,没过多久,生意便赔了本,作坊只得关门。

这就是张孝骞家庭的中期经历。张泽邕是他的祖父。那个舂米作坊的历史,他只是后来听说的。而家境的贫困,却是他目睹过的事实。

当张孝骞于1897年12月28日出生时,父亲正在做家庭教师。他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全家的生活。后来,父亲中了秀才,住进了书院,但家庭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改善。不久,科举制度废除了,父亲为了寻求新的出路,便进了明德专科学校学习理化,毕业后当了一名中学教员。低微的薪金,仍然仅够糊口。在张孝骞最初的记忆中,只是一副副愁苦的面容,一个个衣衫褴褛的身影。

有一件事情,是张孝骞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那时,他进了长郡中学。这是长沙有名的一所公立中学,学生们大都住校。张孝骞由于付不起膳宿费,只得走读,湖南人称之为读“通学”。他早去晚归,中午便到附近的小店去吃一碗面条或一块烧饼。

有一天放学的时候,校长在校门口拦住了他:“学校准备每人做一套校服。你回去告诉家长,明天把钱交到学校来。”

张孝骞一惊,喃喃地说:“家里没有钱,我不想做了。”

“不做了?”校长打量了他一眼,“其他同学都穿校服了,你还穿这件长袍?”

张孝骞低下了头,脸一直红到了脖子根。其实,他何尝不想做一身校服呢!可是他知道,家里一定拿不出这笔钱来。自己的弟弟妹妹又多,家里有十来口人要吃饭,二妹孝元长期生病,连买药都常常急得爸爸妈妈直搔头,哪里还有闲钱去做校服!身上的这件长袍,还是用爸爸的一件旧衣服改制的呢!

校长见他那副为难的样子,心里有了几分同情。于是,他改换了一种平缓的语气说:“好了,好了。的确做不了,也就不勉强了。只是,你回家以后,还是对爸爸妈妈说一声,看看能不能想点办法。”

张孝骞点头答应了,急急忙忙向家里奔去。

一进家门,见妈妈正在纳鞋底。他放下书包,走到妈妈跟前:“妈,刚才校长说……”(www.xing528.com)

话刚出口,妹妹就在床上没完没了地咳嗽起来。过了好大一阵子,她才吐出一口浓痰,接着便哇哇地哭了。

“孝元,不要着急,病会好的,会好的。”妈妈一边抚摩着妹妹烧得绯红的脸颊,一边安慰道。

祖父从里屋走了出来,瓮声瓮气地说:“孝元这孩子的病,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了,得想办法去治才行呀。这几天,她咳嗽特别厉害,痰里面还有血丝呢。”

“有什么办法呢,能卖的东西都卖掉了。”母亲开始用衣袖抹起眼泪来,不断地拍着妹妹身上的被子,“好孩子,睡觉吧,睡吧,总会好的,总会好的……”

祖父连声叹气,急得直跺脚。

妹妹昏昏入睡了。两颗晶莹的泪珠,在她那瘦削的脸上闪闪发光。

“孩子,校长给你说什么啦?”母亲仍旧纳着鞋底,想起了孝骞还未说完的那句话。

“没有,没有说什么呀。”张孝骞慌了神,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刚才不是说校长有话吗。”母亲还在追问

张孝骞把牙关咬得紧紧的,竭力使自己镇定下来。他终于灵机一动,用一句假话应付了这难堪的局面:“校长说,明天要早一点到学校去。”

屋内静寂了,只有母亲纳鞋底的咝咝声和妹妹粗重的呼吸声,显得冷清而凄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