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是很多的,它不仅分布在地球表面的海洋、湖泊、江河里,同时还以水蒸气和水滴状态飘浮在大气中,还以冰、雪等固体状态分布在高山和两极。此外,还有一些水,它埋藏在人们不易觉察到的地壳中,这就是地下水。
地下河
地下水在我们脚下分布很广。它不仅出现在河网稠密、雨水充沛的地方,也出现在雨水较少的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地区;它不仅出现在广阔的平原地带,也出现在峰峦峭拔的山区;它不仅存在于靠近地面的地层中,在地下13~14千米的深处也有它的踪迹。有人经过粗略估计后,认为地下水的体积约为地表上海洋体积的1/3,大约相当于大西洋的体积,从这个意义上讲,地下水类似于地表上的一个大洋。然而,我们脚下是踏踏实实的大地,怎么能装得下这么多的水?它究竟藏身于何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让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拿一个杯子,在杯子里装满砂子,并捣结实,直到一点也装不下去了。可是,自然界还有一种最普通的物质——水,水还能被这个盛满砂子的杯子所容纳,信不信自己亲自试一试。另外一个有水的杯子,慢慢向有砂子的杯子中注入水,看一下,要使砂子全部浸湿耗费了多少水量?有人已试验过,竟能倒入装砂杯子的容积的1/3的水。原来砂粒与砂粒之间有无数的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地下水的“藏身之地”。
实验中的这种情况是地下水的家的一种,实际上,地下水的家还有其他的形式。
首先看一下地球的最表面——土壤。土壤中含有很多空隙:这些空隙为水的存在提供了空间。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便钻到这些空隙中去,直到土壤中再也没有其他存身的地方了,才不情愿地形成水流流走。植物生存需要的水分都是从土壤中吸取的。说土壤有空间为水提供栖身之处。大家可能感到容易理解一些,但是,地下主要是由各种各样坚硬或者松软的岩石组成的。这些岩石也具有这样的空隙吗?答案是肯定的。
松散岩石颗粒之间还有胶结的空隙,我们称为孔隙。沉积岩一般都具有大大小小的孔隙,而且它们在地下常常成层分布。对于那些坚硬而且又致密的岩石,它们没有孔隙,或者有很少的孔隙,但是它们往往具有一些大小不同的裂隙。这些裂隙并不是在岩石形成时同时生成的,而是后来由于风、温度变化等的作用或者由于相互挤压发生破碎时形成的。如果这些裂隙还没有被其他东西充填,就成为储存水的良好场所。(www.xing528.com)
还有一种叫石灰岩的岩石,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们是怎样留住水的呢?原来,水沿着岩石的细小裂隙不断流动,把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并使其溶解于水,这一来,裂隙越来越大,这时的裂隙,我们给它一个新的名字叫溶隙。溶隙不是就不变了的,它还会进一步扩大,形成宽大的溶洞,溶洞常常相互连接,形成地下河。
现在已经明白了这样一个事实:岩体和土体都具有空隙,都可以盛水,那么是否任何岩体与土体都可以成为含水层呢?不是的。有些岩层含的空隙很少,几乎没有容纳水的空间,更不可能让水自由通过;又有一些岩层,空隙可能很多,但空隙的规模太小,虽然可以容纳一定的水,但不允许水自由通过;当然,还有些岩层,不仅具有很多空隙,而且空隙很大,彼此之间联通,不仅可容纳较多的水,而且允许水流自由通过。由此看来,并非任何岩层和土体都可能成为含水层的。到底什么样的岩层才是含水层?
石钟乳
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岩层的透水性和隔水性。透水性是指岩层允许重力水自由渗透的性能。隔水层则相反,是指岩土体不允许重力水自由渗透的性能。岩层的透水性与岩石中的孔隙大小、多少等因素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空隙的大小及其连通性的好坏。有人已通过实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黏土层含有45%~60%的孔隙,砂砾含有25%~40%的孔隙。让我们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实验:取一盆水倒在砂土层上,水很快就渗下去了,再取同样一盆水倒在黏土层上,水却停积在黏土层表面。这说明了什么呢?
就实验本身而言,砂土层和黏土层的透水性是不同的。含孔隙多的黏土层的透水性反而次于空隙少、规模大的砂砾层。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水向岩层中渗透,主要是沿着较大的孔隙进行,砂土层里砂子与砂子之间保留了又多又大的孔隙,所以水很容易从中间向下渗透,而黏土层是由很多细小的黏土颗粒组成的,虽然其中也包含了很多的孔隙,但孔隙非常细小,彼此连在一起,形成了微细的毛细管,当水进入其中时,就被紧紧吸住,所以很难向下渗透。很明显,隔水层是不能成为含水层的,只有透水层才有可能是含水层。但是,透水层不等于是含水层,透水层要成为含水层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其下部发育有隔水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流入透水层中的水滞留于其中。
常见的岩层中,透水性最好的是卵石、砾石、砂和有裂隙的岩石,其次是黄土、亚黏土和一些多孔性的砂岩、石灰岩。黏土和密实的无裂隙的岩石,透水性很小或者不透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