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学习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着。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农业社会中,由于人们对自然的了解十分贫乏,教育的许多内容只是为少数统治者的需要服务的,这种少数特权者的文化以不容怀疑的真理或权威的面目出现,这种教育的形式是单向传递式的,学习者通过大量的诵读、记忆、模仿、操练,习得和掌握的。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相当多地只是机械记忆,并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主要呈“个体化的接受学习”。
近代工业革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学科门类大量增加,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日新月异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批各行各业的掌握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这时的学校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受教育者的数量大大增加,学校教育逐渐形成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提问、讨论、练习为特征的各种教学形式,虽然教师仍然是知识的传授者,但学生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并掌握学习内容,可以称做是“集体化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当今社会被人们称作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的知识总量及知识更新的速度使得人们即使是“胎教”加上“终身教育”也只能掌握极其有限的信息,如果仅靠某些“学习的技巧”,即便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也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竞争的需求,尤其是随着计算机内存储量的成倍增加和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的出现,知识的记忆似乎不那么重要了,人们更关注信息的分类收集、分析判断和迁移创新,“研究性学习”被认为是更加适合这种需求下的教育,研究性学习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更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学习过程中对相关知识的选择、判断、解释、运用,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它不是仅满足于概念及规则的学习,而更强调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通过“问题解决学习”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具有探究和创造潜能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本身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求知欲。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事物时,通过自己的认识逐渐了解事物表象下蕴藏的规律性信息,依靠自己主体的信息加工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认知方式和策略,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容易造成学生积极主动的知觉过程。“研究性学习”不仅在于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注重学习的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培养,并以此为主要目的,因此说“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www.xing528.com)
从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现状来看,“研究性学习”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口,最能体现教育改革的思想和方向。目前我国许多地方衡量一个学校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主要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学校一切工作都在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埋在“题海”中,应付着各科五花八门的“模拟试题”,教师和学生在做着大量重复的无效劳动,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应试”教育,助长了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结论,轻过程;重理论学习,轻动手实践;重教书轻育人,重共性轻个性,重教轻学”的现象。
21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能掌握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基础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全球基础教育领域研究的主题。在第三次全教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部门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在新教学大纲中加入“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国家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必然,同时实施起来也一定十分困难,在教育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及乡村更是如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