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隔代抚养驻守儿童社会生态系统的分析,不难发现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从历史系统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原有户籍制度使得他们的父母走进城市而又很难融入城市,但孩子价值的与时俱增造成(外)祖父母对儿童过多的保护甚至溺爱,这些又与传统价值中祖父母的角色相互叠加,致使祖父母与孙代角色的认知与承担之间的矛盾。外部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历史与文化的产物,我国长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而当社会问题出现以后,针对社会问题的制度与实践措施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也压缩了非正式组织在帮扶隔代抚养驻守儿童中的活动空间。关于微观系统,包括个人系统、家庭系统以及实践操作系统无不深受以上宏观系统的制约,但是微观系统毕竟是隔代抚养驻守儿童可以直接面对的社会互动系统,除了受到系统的制约之外,隔代抚养驻守儿童也会主动性、创造性地建构自己的社会生活空间,反过来对微观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儿童可以策略性地与祖父母、老师以及同学进行社会互动,从而改变他们的监管、教养或相处方式。
问题的分析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通过对隔代抚养驻守儿童的社会生态系统特征分析,可以看出在帮扶隔代抚养驻守儿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历史与文化系统本身就具有缓慢演进的特征,而且这种演进是建立在与其他层次社会系统不断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历史系统与文化系统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能动性不足,通过改变历史系统与文化系统对儿童帮扶属于“远水不解近渴”。但是,个人历史系统虽然无法改变,仍然可以为帮助隔代抚养驻守儿童提供借鉴,即在工作中要格外留意父母外出时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因为年龄阶段不同生活事件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也不同。(www.xing528.com)
(2)外部环境系统对帮扶隔代抚养驻守儿童起着巨大作用。首先,外部环境中的正式社会组织可以为帮扶提供政策性框架,甚至有组织可以做到亲力亲为,提供具体的帮扶行动计划,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其次,要加强社区建设,将社区管理当作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发挥社区在民生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再次,学校可以在隔代抚养驻守儿童帮扶中大有可为。学校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应加强驻守儿童包括隔代抚养驻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发展的监控,并为之构建健康的班级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实践操作系统中,应充分发挥老师作用,注意与儿童尤其是低年龄阶段隔代抚养驻守儿童建立“亲密型”的师生关系,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个人与家庭系统的特点是祖代在监管中的力不从心,以及绝大多数隔代抚养驻守儿童都处于自我概念形成并成熟时期,因此家庭中情感互动不足,因此,要对祖代进行儿童发展特点的一般知识教育。祖代与隔代抚养驻守儿童父母要进行经常性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对儿童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